•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2011年商業銀行利潤超萬億

銀監會(hui) 2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銀行業(ye) 金融機構2011年總資產(chan) 113.2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8.9%。商業(ye) 銀行淨利潤超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達到10412億(yi) 元,創曆史新高。按此計算,商業(ye) 銀行去年平均每天賺得約28.5億(yi) 元。

淨利潤比去年增長近四成

按照銀監會(hui) 的分類,我國商業(ye) 銀行包括大型商業(ye) 銀行、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城市商業(ye) 銀行、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和外資銀行。

[注冊(ce) 安圭拉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商業(ye) 銀行去年的淨利潤達到10412億(yi) 元,比去年同期的7637億(yi) 元增長36.3%;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19.3%,占比較2011年前三個(ge) 季度均有所下降。按此計算,去年商業(ye) 銀行平均每天“吸金”28.53億(yi) 元。

針對這一增長速度,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微博)此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雖然商業(ye) 銀行總體(ti) 盈利很高,但從(cong) 增長速度看遠不如2005年、2006年,當時銀行業(ye) 的利潤增速達到50%-60%,有的中小銀行增幅甚至高達100%-200%。

不良貸款小幅反彈

當天公布的數據還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4279億(yi) 元,較三季度末上升了201億(yi) 元。不良貸款率也從(cong) 三季度末的0.9%上升至1%,但低於(yu) 去年的1.1%。

據悉,不良貸款中可疑類貸款和次級類貸款占絕大多數。[注冊(ce) 加拿大公司]各商業(ye) 銀行中,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和大型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wei) 1.6%和1.1%,高於(yu) 平均水平;此外,當季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撥備覆蓋率增至278.1%,核心資本充足率增至10.2%,資本充足率為(wei) 12.7%,均高於(yu) 去年同期水平。

中信建設分析師楊榮認為(wei) ,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中樞在下移,銀行監管環境需要放鬆,尤其是資本監管方麵。此前也有媒體(ti) 報道稱,銀監會(hui) 將適度放鬆原定於(yu) 2012年起執行的銀行業(ye) 資本充足率新標準。

媒體(ti) 累積計算鬧“烏(wu) 龍”

18日,有報道稱,中國商業(ye) 銀行去年淨利潤達2.65萬(wan) 億(yi) 元,在網上引發網友爭(zheng) 論。

有學者指出,該報道犯了統計錯誤,誤將全年利潤等同於(yu) 各季度末利潤之和。該報道後被刪除。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複齡昨日在微博上指出,銀監會(hui) 統計的都是各季度末利潤,其實四季度末的數據就接近全年度數據,再加上投資收益等略加調整。而該報道則將四個(ge) 季度末的數據當成四個(ge) 季度各自的利潤簡單相加,得出了全年2.65萬(wan) 億(yi) 元的驚人數字。

延伸

銀行業(ye) “暴利”再引關(guan) 注

[注冊(ce) 巴拿馬公司]商業(ye) 銀行去年利潤破萬(wan) 億(yi) 的消息再度引發了公眾(zhong) 對於(yu) 銀行業(ye) “暴利”問題的關(guan) 注。此前,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曾在“2011環球企業(ye) 家高峰論壇”上直言,銀行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shu) 長陳永傑在采訪中稱,內(nei) 地銀行的人均淨利潤是工業(ye) 企業(ye) 的12倍。

郭田勇此前曾對本報表示,從(cong) 2003年我國開始進行銀行業(ye) 改革以來,整個(ge) 銀行業(ye) 呈現高速增長。由於(yu) 準入門檻高,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業(ye) 相對處在強勢的一方,存在相對壟斷的問題,但其高盈利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相對性。

他認為(wei) ,要改變銀行業(ye) 的暴利現狀,一方麵應打破國有商業(ye) 銀行及大型銀行的壟斷局麵,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另一方麵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但在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難以一蹴而就的情形下,銀行業(ye) 可考慮適度縮減銀行利差以平衡各方利益,如通過單邊或雙邊加減息的方式將銀行利差縮小0.5%-1%,將一部分盈利轉移至企業(ye) 或居民。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