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家通信公司昨日一紙公告,宣示著2012年第一部國資整合大戲由此拉開帷幕;鹽田港與(yu) 特區建發集團的整合,透露出深圳國資整合的新動向;而山西煤運與(yu) 山西國電的“聯姻”,也顯示山西“煤並電”漸成趨勢……
2012年伊始,各地國資重組已胎動連連。種種跡象表明,2012年地方國資重組有望掀起新一輪熱潮。
[注冊(ce) 百慕大公司]值得提醒的是,往年因重組預期落空致使上市公司深陷泥潭的個(ge) 案屢見不鮮,因此,在重視地方國資重組帶來機會(hui) 的同時,也應高度關(guan) 注地方國資啟動整合的深度、廣度及最終效果。
各地國資競相釋放重組信號
昨日,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長江通信三家武漢上市公司集體(ti) 發布公告稱,光迅科技和烽火通信的實際控製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已與(yu) 武漢國資委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進行戰略合作,最終前者將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烽火科技間接持有長江通信股份。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的話來說,就是武漢國資委將長江通信這個(ge) “雞蛋”,放進了烽火科技的“籃子”裏。而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dong) 變成同一個(ge) “老板”,意味著2012年第一部國資整合大戲由此拉開帷幕。
值得關(guan) 注的是,近期深圳、山西等地的國資整合也動作頻頻。深圳國資委旗下的鹽田港從(cong) 1月4日就因籌劃重大資產(chan) 重組事項而開始停牌,公司2月8日公告顯示,深圳國資委持有的鹽田港集團100%股權已劃轉至國資委全資企業(ye) 深圳市特區建發集團名下。分析人士認為(wei) ,鹽田港與(yu) 特區建發集團的整合透露出了深圳國資整合的新動向。與(yu) 此同時,深圳國資委還出手“急救”深振業(ye) ,深圳國資委旗下的深振業(ye) 和深長城2月8日同時公告稱,深振業(ye) 擬將所持深長城7.05%股份轉讓給控股股東(dong) 深圳市國資委,深振業(ye) 坦言,在目前宏觀調控較嚴(yan) 峻的情況下此舉(ju) 能緩解資金壓力。此外,山西“煤並電”也漸成趨勢,通寶能源1月31日的公告顯示,繼去年10月大同煤業(ye) 重組漳澤電力之後,山西省政府再次主導了山西煤運與(yu) 山西國電的“聯姻”。
警惕重組“雷聲大雨點小”
武漢三家上市公司重組,令通信板塊近日異動連連,[注冊(ce) 汶萊公司]昨日板塊個(ge) 股九成逆勢上揚,明顯強於(yu) 大市。
不過,雖然國資重組完成後股價(jia) 一飛衝(chong) 天的不斷上演,令無數投資者趨之若鶩,但是這種追捧本身就存在相當的風險。比如對於(yu) 川化股份來說,2012年的開局就多少有些艱難。2008年,同屬四川國資委旗下的川化股份與(yu) 瀘天化開始重組,按照當時業(ye) 內(nei) 的分析,應該會(hui) 將其中一家公司的殼資源賣掉,然後將另外一家有投資潛質的留下來。然而如今已近四年,重組未竟川化股份卻步入下行軌道,從(cong) 2007年9.4億(yi) 的曆史最高盈利開始,淨利潤連年下滑,到2011年度虧(kui) 損額在1.35億(yi) ~1.65億(yi) 之間。分析人士認為(wei) ,川化股份重組之所以擱淺,除了市場因素之外,公司的國企性質也會(hui) 受到行政等方麵的幹預。
川化股份並非個(ge) 案,2011年武漢國資委與(yu) “銀泰係”的舉(ju) 牌大戰也曾成為(wei) 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而最終的結果是鄂武商A錯過配股時點未能拿到核準發行的批文,最終被迫放棄配股計劃;而中百集團吸收合並武漢中商,卻導致兩(liang) 家公司股價(jia) 一路下挫,遠低於(yu) 當初方案定出的資產(chan) 價(jia) 格。
與(yu) 此同時,國資重組一度被視為(wei) 2011年A股市場的重頭戲,但最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有鑒於(yu) 此,分析人士也提醒,投資者在重視地方國資重組帶來機會(hui) 的同時,也應高度關(guan) 注地方國資啟動整合的深度、廣度及最終效果。
粵滬渝三地國資整合最受關(guan) 注
廣東(dong) :證券化目標較高最值得期待
在“十二五”規劃中,廣東(dong) 國資委需要將目前不足20%的證券化率提高至60%,廣東(dong) 國資也為(wei) 此搭建了廣晟、廣弘、廣業(ye) 、廣新四大國資重組平台。五年證券化率增三倍,80%以上國資委下屬集團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新增20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這是廣東(dong) 國資委立下的“軍(jun) 令狀”。與(yu) 此同時,廣東(dong) 省屬企業(ye) 擁有的國內(nei) 上市公司平台並不多,隻有粵電力、粵高速、粵水電、白雲(yun) 機場、星湖科技、佛塑科技、省廣股份、風華高科、中金嶺南、廣晟有色、廣弘控股等11家,這也讓業(ye) 界對此興(xing) 起了諸多期待。
長江證券認為(wei) ,相對於(yu) 其他各省,廣東(dong) 存在證券化起點較低但目標較高的情況,因此其動作幅度或許最大。其中,作為(wei) 單一主業(ye) 且擁有唯一的上市公司平台的省屬國資企業(ye) 未來證券化發展方向最為(wei) 明確,該類國企應當會(hui) 向其所屬上市平台注入優(you) 質資產(chan) 以期整體(ti) 上市;多種業(ye) 務經營且已有多個(ge) 上市公司平台的國資集團企業(ye) ,其未來證券化發展思路及方向也較清晰,因此投資機遇也較明確;此外,可關(guan) 注擁有較好潛在“殼資源”的省屬企業(ye) 。
上海:投資標的將更加明確
與(yu) 廣東(dong) 的剛剛起步不同,上海國資重組幾乎已進行了一半。上海國資委日前要求,今年將繼續推進國企集團整體(ti) 上市或者核心資產(chan) 上市,提升國有資產(chan) 證券化率,地方經營性國資證券化率將從(cong) 34.7%提高至38%。分析人士認為(wei) ,由於(yu) 上海國資係統豐(feng) 富的企業(ye) 資源、以及國資資本化率距離要求仍有相當距離,2012年國資委在推進重組方麵仍將不遺餘(yu) 力。興(xing) 業(ye) 證券就表示,上海國資重組棋過中盤,隨著一大批標的上市公司已經實現了資產(chan) 重整,剩餘(yu) 公司的重組思路會(hui) 更加清晰,投資標的會(hui) 更加明確。
安信證券梳理了有較強整合預期的上市公司,認為(wei) 可從(cong) 剩餘(yu) 的20多家公司中找尋機會(hui) :首先關(guan) 注集團核心主業(ye) ,對於(yu) 那些主業(ye) 定位清晰的集團,整合進程相應會(hui) 更快,整合預期也更加強烈;其次是對殼資源進行挖掘,對於(yu) 那些已經整合過的集團,其中的未進行重組或與(yu) 集團主業(ye) 南轅北轍的上市公司成為(wei) 殼資源的機會(hui) 較大;第三,是符合集團主業(ye) 規劃來進行重組,以及與(yu) 國資委產(chan) 業(ye) 政策契合度高的上市公司,在優(you) 良資產(chan) 的注入後,未來經營業(ye) 績提升的可能性更大。
重慶:未整體(ti) 上市國企可作投資重點
2012年重慶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點已經敲定,國有資產(chan) 證券化率今年要從(cong) 30%提高至40%,力爭(zheng) 到2015年實現70%左右的國資證券化率目標,從(cong) 而使上市公司市值與(yu) GDP的比例達到1∶1。
華龍證券認為(wei) ,上半年機會(hui) 最多最大,下半年應謹慎,要重點關(guan) 注有重組題材的個(ge) 股,隨著股價(jia) 走低,重組成功的概率就會(hui) 越高。國資係重組是促進重慶大型國企集團上市優(you) 化資源,這是一直以來的方向。目前還沒有實現整體(ti) 上市的重慶國企是未來重組的目標。比如化醫集團係(渝三峽、建峰化工)、輕紡集團(上海三毛)。另外太極係和涪陵電力屬於(yu) 涪陵國資,其旗下四家公司的重組預期也非常迫切。
海通證券則認為(wei) ,重慶路橋的實際控股股東(dong)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是總部設在澳門的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ye) ,重組預期強烈。南光集團入主國信控股是重慶國資整合浪潮中一種較為(wei) 典型的模式,其後期動向值得關(guan) 注,資產(chan) 注入或其它重組可能會(hui) 引發市場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