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96萬(wan) 旅客到訪香港,其中內(nei) 地旅客達到70萬(wan) 。購物加旅遊是慣常模式,因此內(nei) 地人赴港遊也成了香港媒體(ti) 關(guan) 注的經濟熱點之一。香港旅遊業(ye) 議會(hui) 主席胡兆英指出,春節期間,內(nei) 地購物團帶動商場的人流和生意,分別上升了20%和30%,人均消費超過6000港元。
赴港遊是內(nei) 地人春節出行的首選之一,[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絕對不是虛言。然而,赴港遊對內(nei) 地人而言卻也有糾結。內(nei) 地一些旅遊業(ye) 者和機構在春節前發布了赴港遊的攻略,支招民眾(zhong) 如何避開消費陷阱。香港消委會(hui) 統計也顯示,去年收到內(nei) 地個(ge) 人遊投訴1649宗,較前年增加了43%,其中涉及旅行社服務不佳、購物欺詐等方麵。
當然,投訴的增加有客觀因素。近年內(nei) 地訪港旅客增長迅速,單是去年就約有4000萬(wan) 內(nei) 地旅客訪港。不過,確實也存在少數不良業(ye) 者“壞一鍋粥”的現象。導遊強迫購物、安排旅店與(yu) 事先約定有差距,這些都多少讓內(nei) 地遊客赴港有了糾結。
為(wei) 了讓赴港遊少些糾結,香港旅遊業(ye) 一直在努力加強監管措施。為(wei) 迎接春節赴港遊的內(nei) 地客,香港旅遊事務署春節前就做足準備,協調有關(guan) 部門和當地旅遊業(ye) 界製定多項措施,推廣“誠信旅遊”。香港海關(guan) 及旅遊業(ye) 議會(hui) 還加強巡查專(zhuan) 門接待內(nei) 地團體(ti) 旅客的店鋪,嚴(yan) 查導遊是否有違行程表及強迫購物等情況。
事實上,[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如何規範旅遊市場,從(cong) 源頭上加強規管,香港和內(nei) 地的旅遊業(ye) 者可以共同探討。因為(wei) 香港旅遊中出現的消費陷阱,內(nei) 地旅遊市場也同樣存在。春節假期剛結束,一則“在三亞(ya) 海鮮排檔吃3個(ge) 菜花費4000元”的微博,再次點燃了公眾(zhong) 對內(nei) 地旅遊市場亂(luan) 象的怒火。春節期間,香港居民熱衷內(nei) 地遊,出行人數較去年增加近10%,雙方共同探討,改善旅遊環境,也會(hui) 讓香港遊客少些糾結。
旅遊,就是為(wei) 了看不一樣的風景、體(ti) 驗不一樣的文化。兩(liang) 地的差異客觀存在,或許正是赴港遊的魅力所在。赴港遊在某種意義(yi) 上成了兩(liang) 地對比彼此的一麵鏡子,該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讓遊客看到更加真實和善意的彼此。赴港遊,少些糾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