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商務部今派員抵滬調研零售業亂收費

五部委聯合整頓中大型零售商“通道費”春節前掀開序幕後,商務部開始在全國各地展開實地考察。

最新獲悉,今明兩(liang) 天,商務部相關(guan) 工作人員將來到上海調研零售企業(ye) 的“收費問題”。

昨日,[注冊(ce) 巴拿馬公司]多家零售企業(ye) 的相關(guan) 負責人向早報記者證實,他們(men) 已接到通知,2月8日上午,將在上海市商務委參加商務部就“整頓收費”問題舉(ju) 行的座談會(hui) 。據悉,與(yu) 會(hui) 者涉及總部位於(yu) 上海的十餘(yu) 家零售企業(ye) 。

政府部門“動真格”

此次五部委清查的對象——中大型零售企業(ye) 對於(yu) “整頓”不敢怠慢。

家樂(le) 福、歐尚等多家受訪企業(ye) 相關(guan) 人士昨日稱,公司從(cong) 上至下都非常重視此次部委整頓,春節前就第一時間開始了自查自糾,對各類收費項目進行認真檢查,配合五部委的各項指示。

早報記者獲悉,今年1月時,商務部已經召集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了規範收費工作的視頻電話會(hui) 議。據透露,在此次電話會(hui) 議中,有知名外資零售企業(ye) 試圖對此次政府部門整治通知的一些規定發出挑戰,但很快就受到地方商務部門相關(guan) 人士的“提醒”。

“有地方商務部門的相關(guan) 人士告訴我們(men) ,盡管每年春節前都會(hui) 對零售商的收費事宜進行相應檢查,但今年是來真格的,讓我們(men) 不要去挑戰這些規定。”一位不願具名的相關(guan) 人士介紹說。

“這次動真格了,政府整治通道費問題從(cong) 沒有像這次這樣強勢,很有決(jue) 心。”長期關(guan) 注零供關(guan) 係問題的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稱,通道費問題雖然在過去幾年屢被提及,但多個(ge) 部委聯合行動、持續半年時間等都是以往沒有出現過的。

有分析認為(wei) ,由於(yu) 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外部需求不振,如何通過減少流通環節障礙促進國內(nei) 消費,正成為(wei) 決(jue) 策層的主要考量之一。(編注:商務部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預計“十二五”時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零售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15%。《指導意見》提出,要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ye) 利用市場優(you) 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費行為(wei) ,以及違規拖延支付供應商貨款行為(wei) ,推動建立長效機製。同時,規範發展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加快建立零售企業(ye) 對消費者“先行賠付”製度。)

去年12月底,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下發《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ye) 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方案》的通知稱,從(cong) 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五部委將在全國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ye) 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五部委重拳出擊零售企業(ye) “違規收費”,一時引發外界關(guan) 注。

據介紹,[注冊(ce) 香港公司]此次整頓的零售商主要指最大單店營業(ye) 麵積超6000平方米、門店數超20家、2010年銷售額超20億(yi) 元的企業(ye) ,如家樂(le) 福、沃爾瑪、歐尚等。通知指出,根據有關(guan) 規定,零售商可以收取促銷服務費。在以上費用之外,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的其他所有費用均應納入清理之列。

隨後的2月1日起,《人民日報》接連發布《超市亂(luan) 收費:一筒薯片六成利潤被拿走》等三篇報道,聚焦“超市亂(luan) 收費”,再次將零供關(guan) 係推向輿論焦點。

“通道費”爭(zheng) 議

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零售企業(ye) 均不願過多談及此次五部委聯合整頓,但普遍分析今年零售行業(ye) 的經營情況將受到此次整頓的極大影響,一些正在調整中國管理架構的外資零售商更為(wei) 擔心此事。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流通產(chan) 業(ye) 研究室副主任依紹華在接受《人民日報》專(zhuan) 訪時提到,中國以大型綜合超市為(wei) 主的終端零售業(ye) ,商品種類相近,各超市在商品質量和經營方式等方麵基本沒有差異,導致大打“價(jia) 格戰”並竭力擠壓供貨商利潤。

最致命的問題是,當前不少零售企業(ye) 已基本“自廢武功”。依紹華指出,目前零售業(ye) 中百貨商場、超市向供貨商收取的各種費用總額平均占到供貨商貨款的30%~40%。

也有不少零售企業(ye) 人士認為(wei) ,零售商也需要生存,向供應商收取通道費是維持其生存的必要條件,關(guan) 鍵是界定何為(wei) “合理收費”。

“有說法認為(wei) 是零售商收取過多的通道費用推高了物價(jia) ,但實際上零售商的毛利很低,大多數源自中間環節的加價(jia) ,政府應對此進行幹預。”聯商網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撰文認為(wei) ,“收費”多少,其實是零售商和供應商之間的一種博弈,並不是每家供應商都會(hui) 被收取高額的費用,比如寶潔產(chan) 品在中國任何超市賣場都是最顯著位置而較少返點。

上述文章稱,中國零供關(guan) 係應該由市場解決(jue) ,以“政府之手”調控零供關(guan) 係,欠考慮。

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同樣認為(wei) ,治理整頓是件好事,但零供矛盾的解決(jue) 沒那麽(me) 簡單。他認為(wei) ,通道費在中國之所以變異為(wei) 行業(ye) 普遍的尋租現象和腐敗,與(yu) 中國文化中的糟粕有關(guan) ,也與(yu) 國內(nei) 對於(yu) 國際市場交易規則的製定較為(wei) 落後有關(guan) ,政府部門對這些因素也應加以研究。

申銀萬(wan) 國分析,未來數年內(nei) ,零售整體(ti) 的估值水平將受製於(yu) 這種商業(ye) 模式的不確定性,從(cong) 而很難回升至過去30倍以上市盈率的平均水平。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