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房產稅及地方債等收入將優先用於保障房建設

    保障房建設資金渠道再度拓寬。財政部6日發文明確,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現有資金來源基礎上,將增加的地方政府債(zhai) 券收入、個(ge) 人住房房產(chan) 稅試點地區取得的房產(chan) 稅收入、部分國有資本收益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用於(yu) 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設,確保不留資金缺口。

  接受《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表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需求壓力或比往年大,應創新機製積極引導社會(hui) 資金投入保障房建設。

  新規 多措並舉(ju) 拓寬資金渠道

  [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根據這份名為(wei) 《關(guan) 於(yu) 切實做好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資金安排等相關(guan) 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做好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資金安排等相關(guan) 工作,並加強資金監督管理,確保資金專(zhuan) 款專(zhuan) 用。

  按照《通知》確定的思路,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2012年住房保障任務,測算需要政府出資數額,按照規定渠道落實資金。除通過加大公共預算安排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規模,確保土地出讓收益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按規定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外,還明確了新的資金來源渠道,以確保保障房建設資金的落實:一是2012年增加的地方政府債(zhai) 券收入要優(you) 先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地方政府債(zhai) 券收入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二是個(ge) 人住房房產(chan) 稅試點地區取得的房產(chan) 稅收入,要專(zhuan) 項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三是各地可從(cong)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適當安排部分資金用於(yu) 支持國有企業(ye) 棚戶區改造;四是各地要從(cong) 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公用事業(ye) 附加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安排資金,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區外配套基礎設施投入,完善配套功能。

  通知強調,各地要保證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省級財政部門要於(yu) 2012年5月底前將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市縣;市縣財政部門要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合同(協議)約定的期限和工程進度撥付財政資金,確保資金及時到位。

  “和去年相比,今年對資金落實時間的要求提前了,這有利於(yu) 更主動地來安排年度保障房建設”,中國房地產(chan) 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陳國強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說。在他看來,一係列資金渠道的拓寬表明,有關(guan) 部門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政策要求也更明確和具體(ti) 。“中央政策明確之後,接下來就是各地如何抓落實。”

  事實上,部分地方已著手落實上述政策要求。最新消息披露,江西省明確地方政府債(zhai) 券資金優(you) 先用於(yu)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此前,海南省、湖北省也宣布獲準發行地方政府債(zhai) 券中相當一部分比例用於(yu) 保障房建設。

  在重慶,財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在不久前結束的地方兩(liang) 會(hui) 上披露,重慶房產(chan) 稅征繳基本做到“應收盡收”,征收率在99%以上,征收金額超過9000萬(wan) 元,如今已達1億(yi) 元。重慶房產(chan) 稅收入全部用於(yu) 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維護。

  壓力 保障房建設資金需求大

  “資金是一個(ge) 瓶頸,今年要突破這個(ge) 瓶頸,[注冊(ce) 盧森堡公司]所以財政部下發這個(ge) 文件。”上海易居房地產(chan) 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說,今年保障房的在建量遠遠超過去年。

  2010年保障房建設在全國範圍內(nei) 獲全麵啟動,從(cong) 中央到地方紛紛加大 了 保 障 房 的 建 設 和 投 入 力 度 。2011年,保障房進入了更大規模的建設階段。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薑偉(wei) 新去年底在全國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要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2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700萬(wan) 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wan) 套以上,竣工量要高於(yu) 2011年。

  “今年保障房新開工數量雖然有所下調,但實際的年度在建規模以及竣工規模會(hui) 超以往年份,相對應的對資金的需求也會(hui) 創曆史紀錄。”陳國強說。在他看來,與(yu) 2011年相比,2012年的保障房建設在資金配套上的壓力將更為(wei) 嚴(yan) 峻。據測算,明年實際在建工程量有1800萬(wan) 套左右,媒體(ti) 援引一位參加全國保障房座談會(hui) 知情人士的觀點認為(wei) ,明年保障房資金壓力可能會(hui) 攀升到1 .8萬(wan) 億(yi) 至2萬(wan) 億(yi) 元之間。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一直備受期待,“保障房建設資金的主體(ti) 來源是財政,”但各級財政壓力較大也是一個(ge) 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財政部部長謝 旭 人 在 全 國 財 政 會(hui) 議 上 表 示 ,2011年中央財政大幅增加資金投入,共下達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1709億(yi) 元。上述通知明確,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將大於(yu) 2011年。中央財政分擔更多是地方政府的普遍希望。對此,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保障性安居工程,按照現有的事權劃分和財政體(ti) 製規範,應該是地方事權,就是省級負總責,市縣抓落實,中央給予適當補助。

  對於(yu) 地方政府來說,在中央代發地方債(zhai) 或自行發行地方債(zhai) 規模有限、個(ge) 人住房房產(chan) 稅試點地區取得的房產(chan) 稅收入較低的情況下,還不得不麵對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的現狀。2011年5月財政部和住建部發文要求各地嚴(yan) 格按照土地出讓淨收益的10%計提保障房建設資金。但由於(yu) 土地市場低迷,相當一部分熱點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全國130個(ge) 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wei) 19052.3億(yi) 元,同比減少11%。其中住宅類用地12666.8億(yi) 元,同比減少23%。四大一線城市中,上海土地出讓金雖均過千億(yi) ,但比2010年分別減少16.1%和35.7%,降幅非常明顯。廣州和深圳的土地出讓金則分別為(wei) 303 .5億(yi) 元和192 .4億(yi) 元,位列榜單前十之後。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牛鳳瑞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目前的曆史階段,不僅(jin) 保障房建設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很多領域的建設都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要考慮在有限公共財政資金範圍內(nei) 如何合理地分配財力,使社會(hui) 效益最大化。

  關(guan) 鍵 資金投入須形成製度化體(ti) 係

  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金參與(yu) 保障性住房建設也不可或缺。記者了解到,在去年的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中,除中央政府、省級人民政府以及市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來籌集外,相當一部分資金通過社會(hui) 機構投入和籌集。專(zhuan) 家認為(wei) ,除了政府主導之外,還要積極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保障房的投資。

  陳國強表示,今年按1.8萬(wan) 億(yi) 的資金需求計算,中央和各地方投入的比例大概在30%到40%左右,所以,保障房建設還要引導企業(ye) 來參與(yu) 、引導社會(hui) 資本進入保障房建設領域。

  對此,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去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曾提出,經濟適用住房和“兩(liang) 限房”的建設,主要由社會(hui) 機構通過市場運作方式來解決(jue) 。在公共租賃住房投資建設的主要模式中,除政府出地、政府投資、政府管理的模式外,還要采取“政府出地、企業(ye) 出錢”模式,即政府劃撥土地,吸引社會(hui) 機構來參與(yu) 建設。另外,有些地方正在嚐試另一種模式,即政府供應土地時確定其用於(yu) 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各類企業(ye) 通過市場方式獲得相應地塊後建設公租房並擁有其所有權。

  此次財政部發布的《通知》明確提出,各地要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引導社會(hui) 資金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成立專(zhuan) 門企業(ye) 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引導企業(ye) 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企業(ye) 債(zhai) 券、吸收社會(hui) 投資等籌集建設資金;通過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現有企業(ye) 進行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運營和管理;各地對商業(ye) 銀行發放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貸款可按規定予以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5年。另外,還將落實稅費優(you) 惠政策,努力降低保障性安居工程成本。

  陳國強認為(wei) ,提舉(ju) 體(ti) 現了推動企業(ye) 參與(yu) 投資保障房建設的製度創新,以後還應有更多的突破,更多的創新機製和配套條件。“引導企業(ye) 參與(yu) 保障房建設一個(ge) 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jue) 企業(ye) 參與(yu) 動力,保障房本身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對企業(ye) 要有相應的激勵,要保證其投資有一定收益,這是很基本的。”

  此外,各地已開始紛紛探索保障房建設的資金難題解決(jue) 途徑,其中一個(ge) 典型類型就是通過設立平台公司推進保障房建設。將土地和啟動資金注入該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獲得金融機構貸款、吸收社會(hui) 投資。這一做法也得到有關(guan) 主管部門的鼓勵。去年銀監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銀監會(hui) 將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力度,支持設立省級、計劃單列市政府保障性住房融資平台,督促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抓緊放貸。

  陳國強表示,保障房建設將是將來政府住房政策中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環節,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在保障房建設資金投入上需要形成製度化的體(ti) 係,否則隻能是一個(ge) 短期行為(wei) 。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