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2011/12財年錄得綜合盈餘(yu) 高達667億(yi) 元(港元,下同),麵對社會(hui) 還富於(yu) 民的呼聲,香港財政司司長在其任內(nei) 第5份財政預算案中推出合計800億(yi) 元的民生“大禮包”,分別對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教育、醫療、房地產(chan) 以及社會(hui) 福利提出一係列紓困措施保障民生。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不同於(yu) 去年的全民派發6000元,港府決(jue) 定在沿用往年退稅的基礎上提高稅務豁免的額度。包括增加個(ge) 人基本免稅額,從(cong) 現行的10.8萬(wan) 元增至12萬(wan) 元;個(ge) 人薪俸稅仍然維持自2010年執行的75%退稅率,惟退稅上限從(cong) 6000元翻倍至12000元,政府料全港150萬(wan) 名納稅人受惠,政府稅收將因此減少89億(yi) 元。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huo) 人王尹巧儀(yi) 形容這是財政司司長任內(nei) 最好的一份“財政預算案”,主要反映在預算案聆聽了大多數市民的要求,尤其在協助中產(chan) 、增加社會(hui) 福利支出和保障住房三方麵做出了響應。
安永稅務及商務合夥(huo) 人鄧卓敏表示,今年的預算案延續了往年惠及民生的整體(ti) 思路,包括電費補貼、差餉豁免及公屋租金減免都將使得廣大基層市民獲益。而繳稅最多的中產(chan) 也能從(cong) 大額退稅和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款年期中實際得利。
除去稅務減免,今年的預算案在教育及醫療落墨最重。[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新一財年的教育及醫療開支將分別同比增加7%和8%,港府亦決(jue) 定重建瑪麗(li) 醫院和廣華醫院;並承諾向撒瑪利亞(ya) 基金注資100億(yi) 元,相當於(yu) 4年前注資額度的10倍,旨在為(wei) 更多需要醫療服務的困難人士提供資助。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1日回應稱,感謝政府決(jue) 定重建兩(liang) 間醫院,醫管局將努力確保醫療服務不受重建影響,並盡快展開工程。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劉愫表示,諸多一次性的紓困措施都顯示政府希望推動香港公共醫療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包括重建兩(liang) 所公立醫院將使得醫療資源緊缺的現狀得到改善。但她強調,相比於(yu) 個(ge) 人層麵的補助,香港更需要中長期的醫療係統改革,特別在社區初級醫療層麵仍亟待加強。
談及土地供應這一香港社會(hui) 的核心問題,預算案積極落實了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所做的承諾。預計來年將總共有47幅住宅用地納入勾地表,合共提供3萬(wan) 個(ge) 私人樓宇單位。曾俊華強調會(hui) 因應市場需求,在賣地時繼續采取限量或限呎措施,為(wei) 廣大市民提供足夠的中小型單位,希望樓市平穩發展。
對此,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錦康指出,增加土地供應是政府一直以來打擊樓價(jia) 飆升的利器;很高興(xing) 看到相關(guan) 措施繼去年推出後在今年有增無減。他強調既然供應得以保證,樓價(jia) 亦會(hui) 溫和下調10%左右,有助市民置業(ye) 。
但是,黃錦康同時建議政府能在適當的時候放鬆因行政措施而壓抑的購房需求,包括調整特別印花稅及按揭成數等,讓有需要的市民能夠真正負擔首次置業(ye) 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