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場行情不好,不需要那麽(me) 多工人,所以相比往年和2011年初,招人沒有那麽(me) 困難了。”《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近期在浙江多地采訪時,不少中小企業(ye) 主如是表示。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在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產(chan) 業(ye) 轉移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ye) 近年來持續麵臨(lin) “用工荒”。記者調研發現,因為(wei) 宏觀經濟形勢下行,企業(ye) 用人需求減少,普通勞動力用工緊張得到略微緩解,但是用工結構性短缺問題依舊明顯。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種用工形勢緩解“假象”背後是沿海地區中小企業(ye) 不容樂(le) 觀的生存形勢,高人工成本已經與(yu) 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融資難等因素一起使企業(ye) “不堪重負”。“十二五”期間就業(ye) 問題將依舊突出,職業(ye) 教育“缺位”等原因致使用工結構性短缺問題依然明顯,“就業(ye) 難”和“用工荒”將長期並存。
“普工荒”略緩 技術人才缺口大
“現在招人雖然還是不容易,但比往年和2011年初好多了。”杭州拉菲雨司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奎楓說,2011年初招工自己還要拿塊牌子到勞動力市場去轉悠,年中開始倒有不少工人自己找上門來或者通過老鄉(xiang) 介紹過來。
湖北黃梅縣人王炎菊位於(yu) 杭州喬(qiao) 司街道的羽絨衣家庭作坊目前有30多個(ge) 工人,在她看來,目前用人情況不算緊張,最主要的原因是羽絨行業(ye) 行情不好。[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
“天氣熱直接減少了羽絨衣需求,總體(ti) 經濟形勢也不好,我們(men) 拿到的單子很少,跟了我幾年的老員工就夠用了。”
據了解,2011年浙江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形勢基本平穩。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月至11月,寧波11.96萬(wan) 家企業(ye) 提供了崗位213.32萬(wan) 個(ge) ,求職人數104.8萬(wan) 人,供求比基本為(wei) 2∶1。同時,高學曆、技術工相對短缺。在寧波,作為(wei) 一線工人主力軍(jun) 的外來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和無技術特長的勞動力均占了7成以上。
從(cong) 事清潔用品出口的嘉興(xing) 捷順旅遊製品有限公司現有員工800多人,管理部經理楊曉華說,公司員工相對比較穩定,流動率大約在10%左右。相對來說比較欠缺的是技術類人才“我們(men) 企業(ye) 技術工人工資在3000元以上,從(cong) 不欠薪,並為(wei) 員工交納五險,還包吃中飯,即使這樣,熟練工還是不好招。自己培養(yang) 出來的還很容易被其它企業(ye) 高薪‘挖走’。”
嘉興(xing) 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副隊長商克龔說,技術要求稍微高一點的企業(ye) 都存在技術工人缺口。為(wei) 了找人,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不惜互相抬價(jia) 搶人或者“挖人”,漲工資的“口頭承諾”紛紛開出來,甚至導致一係列的勞動糾紛。
據商克龔介紹,在“技工荒”下,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用工方式:“包流工”,即把一個(ge) 流水線包下來,成立一個(ge) 較為(wei) 固定的團隊,成員都是超級熟練工,哪裏缺人就到哪裏去。
企業(ye) 困難致用工減少 工人不安全感加劇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浙江“用工荒”局麵呈現略有緩解狀態,一方麵是受近年來“招工難”影響,浙江企業(ye) 工資大幅增長吸引了大量外來勞動力;另一方麵則是受到中小企業(ye) 訂單減少、產(chan) 量下降的影響,企業(ye) 被迫裁員或者不再招工。
溫州中小企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周德文說,相較於(yu) 2010年,2011年溫州企業(ye) 工資平均提高了15%至25%,普通小工月薪都在2000元以上。杭州宇中高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員工陳兵已經在臨(lin) 安工作十來年了,妻子和孩子都在這裏生活。陳兵在公司裏主要負責排氣工作,2010年月工資大概為(wei) 3000元,2011年提高到3500元。
同時,因為(wei) 受到經濟形勢影響,部分企業(ye) 減產(chan) 、停產(chan) ,這直接導致了企業(ye) 用工需求減少,周德文說,目前溫州企業(ye) 中20%已經處於(yu) 停產(chan) 或者半停產(chan) 狀態。嘉興(xing) 市食品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周家浩也說,嘉興(xing) 食品企業(ye) 一共有720多家,目前起碼有20%處於(yu) 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我們(men) 2011年七八月份開始就沒再招工,9月份的時候還裁了70多個(ge) 工人。”溫州金蜻魚鞋業(ye) 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吳明耀說,2011年鞋業(ye) 形勢不好,訂單比2010年足足減少了三分之一,即使有訂單也不敢接,原材料都要用現金付款,鞋款又怕拿不回來。
同樣位於(yu) 餘(yu) 杭區喬(qiao) 司街道的沈寶琴的鎖訂加工廠已經處於(yu) 半停產(chan) 狀態,原先10多個(ge) 工人隻留下了3個(ge) 。
記者在溫州多家鞋廠走訪時發現,一半以上鞋廠已經放假。“往年是老板拖著員工不放假,現在很多鞋廠早就放假了,剩下的基本是外貿鞋廠,怕鞋子要返工,一下子招不到人,就把工人留著。”溫州豪特鞋業(ye) 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陳上軍(jun) 說。
部分企業(ye) 生存狀況惡化、生產(chan) 情況不穩定加劇了員工的不安全感。見到溫州正得利鞋業(ye) 有限公司員工餘(yu) 樟生的時候,他正忙著打電話為(wei) 自己找“下家”。“昨天生產(chan) 線還在轉,老板突然跳樓了,轉眼就人去樓空。溫州很多企業(ye) 都在倒閉或者停產(chan) ,找了下一家也不知道能做幾天,心裏挺著急的。”他說。
來自貴州畢節的王英平剛剛因為(wei) 原先工作的鞋廠放假,來到溫州玉百合鞋業(ye) 有限公司做分碼工。在她看來,現在的工作是做一天算一天,也不知道企業(ye) 什麽(me) 時候會(hui) 倒,不知道什麽(me) 時候會(hui) 因為(wei) 沒有訂單賺不到錢。
而員工的不安全感可能導致用工人員回流或分流。在溫州雙嶼鎮一帶鞋廠工作的殷立平、萬(wan) 亮武、何勇、劉永萍等多位工人表示,回家過完年,就不一定過來了。“這邊生意淡、訂單少,收入跟2010年相比下降了不少。而且生活成本這麽(me) 高,過完節想去其它省份看看。”何勇說。
“用工荒”“就業(ye) 難”將長期並存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對於(yu) 沿海地區,隨著企業(ye) 形勢好轉,“用工荒”又會(hui) 冒頭。就全國範圍來說,“十二五”期間就業(ye) 問題將依舊突出,用工結構性短缺問題依然明顯,而企業(ye) 完成轉型升級卻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就業(ye) 難”和“用工荒”將長期並存。
2011年12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十二五”時期的就業(ye) 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勞動者技能與(yu) 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勞動力供給與(yu) 企業(ye) 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就業(ye) 任務艱巨繁重。
“在沿海地區,勞動力緊缺將會(hui) 是個(ge) 長期趨勢。”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社會(hui) 學家楊建華分析,隨著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逐步改善,產(chan) 業(ye) 工人“回流”會(hui) 更加明顯。同時,因為(wei) 職業(ye) 教育“缺位”,浙江省內(nei) 勞動力平均年齡為(wei) 43歲,相較於(yu) 省外勞動力32歲的平均年齡,已經出現老齡化趨勢,產(chan) 業(ye) 工人“後繼乏力”。
專(zhuan) 家同時分析認為(wei) ,沿海地區通過大幅提高工資吸引工人的持續性將減弱。浙江省工商聯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說,浙江中小企業(ye) 在第三季度增長頹勢已經顯現,無論生產(chan) 效益、速度等各項指標都在回落。浙江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仍處產(chan) 業(ye) 鏈低端,利潤空間將繼續被壓縮,這意味著工資繼續提升可能性很小。
記者采訪了解到,人工成本高已經成為(wei) 大部分企業(ye) 生存和發展的負擔。浙江省長城建築有限公司嘉興(xing) 金都夏宮項目負責人葉學平說:“2011年和2010年比工資支出上漲了20%到30%,同行競爭(zheng) 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2011年七八月份的時候,嘉興(xing) 幾個(ge) 工程同時上馬,工人本來就短缺,相互之間加價(jia) 漲工資。目前工人支出大概占到工程造價(jia) 的30%,比2010年上漲了10%,光人工成本已經讓企業(ye) 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