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召開 體製改革迎時間窗口

時隔5年之後,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即將於(yu) 2012年 1月6日~7日召開。

接近監管層的權威人士表示,金融監管體(ti) 係的重塑,金融市場 的效率以及央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等可能都未被列為(wei) 本次會(hui) 議的議題。

[注冊(ce) 香港公司]作為(wei) 中國金融界最高規格的會(hui) 議,自1997年開始隔5年舉(ju) 行一次,每次都推動國內(nei) 金融領域重要改革。

金融體(ti) 製改革仍是焦點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原副司長,現任國家行政學院決(jue) 策谘詢部副主任的陳炳才參加了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他透露,此前幾次會(hui) 議內(nei) 容主要都是總結過去工作的成就、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部署下階段的金融重大工作[香港公司注冊(ce) ]而銀行改革和金融監管是曆屆會(hui) 議的討論重點。

“從(cong) 每次開會(hui) 的時間上看,正好都是遭遇外部重大衝(chong) 擊與(yu) 內(nei) 部重大調整關(guan) 鍵時期。”他說。

1997年,首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時逢“亞(ya) 洲金融危機”爆發,會(hui) 議確立了金融分業(ye) 、經營分業(ye) 監管的大方向;2002年,第二次會(hui) 議之後,銀監會(hui) 成立,金融領域“一行三會(hui) ”架構形成;2007年第三次會(hui) 議上,加強各部門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提高監管效率成為(wei) 重要的課題,此次會(hui) 議之後成立了中投公司,掌管著中國數額龐大的外匯投資。

而此次會(hui) 議召開的時期同樣特殊,2011年,溫州等地爆發的大規模資金鏈斷裂事件引發了社會(hui) 對於(yu) 民間信貸和小額信貸監管的關(guan) 注。這在金融領域專(zhuan) 家看來,正是目前我國金融體(ti) 係建設不完善的必然後果之一。多數機構預期,2012年中國經濟外部環境將因為(wei) 歐美經濟陷入危機而充滿不確定性。而在國內(nei) ,經曆長達10年低通脹、高增長之後,政治、經濟也雙雙進入調整周期。因此,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的議題將更加引人矚目。

陳炳才表示,由於(yu) 遭遇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及歐債(zhai) 危機愈演愈烈,有些上次會(hui) 議提出的議題已經降低了執行的緊迫性。例如建立存款保險機構以覆蓋所有的存款類機構,加快風險救助製度建設和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機製建設等。

另一項“欠賬”則在農(nong) 村金融改革和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建設上體(ti) 現得更為(wei) 明顯。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按照2007年第三次會(hui) 議提出的加快農(nong) 村金融改革和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建設規劃,推動農(nong) 村小額信貸組織的發展和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重點要抓五個(ge) 環節:一是農(nong) 村金融組織體(ti) 係,農(nong) 行、農(nong) 發行要成為(wei) 骨幹支柱,通過改革完善網點。農(nong) 發行要適當擴大政策性業(ye) 務,郵政儲(chu) 蓄要為(wei) 三農(nong) 服務,資金回流農(nong) 村;二是抓農(nong) 村金融組織創新,解決(jue) 機構不足,放寬準入政策,發展多種所有製的合作組織,多種小額信貸組織,積極引導民間信貸;三是積極發展農(nong) 業(ye) 保險;四是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服務創新,滿足微小企業(ye) 的貸款需求;五是加大對農(nong) 業(ye) 企業(ye) 的政策扶持。

然而,目前的現狀是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獲得巨額注資,國家開發銀行轉身為(wei) 長期信貸銀行,而唯一的的農(nong) 村政策性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至今仍受製於(yu) 資本金嚴(yan) 重不足。這直接導致農(nong) 村地區政策性金融供給不足。

據調查,雖然全國已組建新型農(nong) 村金融機構數百家,新設立“隻貸不存”的小額貸款公司3700多家,但農(nong) 民貸款需求約三分之二得不到滿足,農(nong) 村市場存在著強烈的金融壓抑。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盡管過去5年中,銀行業(ye) 取得很多進步,但銀行與(yu) 政府之間的關(guan) 係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jue) ,這引發了信貸資源配置不均、中小企業(ye) 金融服務缺乏等一係列的問題。未來5年這一體(ti) 製性的問題的解決(jue) 能否在會(hui) 議上有所突破備受期待。

從(cong) 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的曆史來看,參會(hui) 主體(ti) 涵蓋央行(包括外匯管理局)、銀監會(hui) 、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等部門;這些部門內(nei) 設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其下屬一級機構的主要負責人都需列席;包括國務院相關(guan) 部委的主要負責人也將參會(hui) 。

監管體(ti) 係重塑有爭(zheng) 議

“雖然曆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都對金融監管提出了重要方案,但對於(yu) 金融監管體(ti) 係的重塑,一直被刻意回避。”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丁建臣說。

作為(wei) 一直在持續研究金融監管體(ti) 係的學者,他的研究顯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國金融業(ye) 由於(yu) 開放程度不深而未受到太大影響,在金融全球化和風險傳(chuan) 遞國際化日益增強的當下,如果不進行金融監管改革,一旦危機在國內(nei) 爆發,後果不但將把中國經濟摧毀,全球也將被拖入深淵。

然而,金融監管是彌補金融市場的缺陷,而它最大的挑戰者卻是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分業(ye) 經營管理受到衝(chong) 擊,我國若仍套用以往的分業(ye) 經營管理模式,人為(wei) 地將資本市場與(yu) 貨幣市場,銀行與(yu) 證券、保險市場隔斷,將導致我國金融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下降。”丁建臣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國剛則指出另一個(ge) 引起關(guan) 注的改革要點:由於(yu) 美國次貸危機是金融監管盲點引致,而非監管不力,目前國際上金融監管改革明顯地反映出要著重加強全麵覆蓋的監管理念。這一觀念如何體(ti) 現在未來5年的金融監管體(ti) 係改革中也成為(wei) 本次會(hui) 議的另一亮點。

“一行三會(hui) ”的監管體(ti) 係的建立,在一段時間內(nei) 能夠防範金融風險,但不可否認的是,重複監管和監管真空並存,分業(ye) 監管麵臨(lin) 挑戰,各監管部門之間急需協調。

據了解,曾有觀點主張為(wei) 應對全方位監管金融風險,應成立“一行三會(hui) 一部一委”的“超級”監管機構(即央行、銀監會(hui) 、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以及財政部、發改委),但這種觀點很快被否決(jue) ,其原因很簡單,如果再增設一個(ge) 超部委的金融監管協調機構,將不可避免地與(yu) 中央銀行代表國家從(cong) 事金融業(ye) 協調和宏觀管理、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相衝(chong) 突。 中央銀行權威性和充分彰顯央行運用金融工具維護金融穩定的作用將大打折扣。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微博認為(wei) ,目前的監管框架肯定需要做出調整,現在金融活動麵臨(lin) 著部門利益衝(chong) 突。

但在陳炳才看來,目前階段看不出實行混業(ye) 監管的緊迫性。“西方分業(ye) 監管也才100多年的曆史。分業(ye) 監管與(yu) 協調機製的建立還需要一段時間。這種方式目前總體(ti) 上符合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狀況和要求。”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