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周,在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35個(ge) 重點城市中,近8成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同比下跌。其中,二、三線城市領跌;京滬深等一線城市延續頹勢,成交量依然低位徘徊。[深圳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樓市深度降溫“凍壞”二、三線城市,上周成交量急轉直下,最大跌幅達74.09%。
也正是在上周,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要求繼續從(cong) 嚴(yan) 調控樓市。在此背景下,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普遍預計,拐點預期開始從(cong) 一線城市逐漸蔓延至二、三線城市,樓市寒冬全麵來臨(lin) 。
成交量斷崖式下跌
根據中國指數據研究院的統計,上周被監測的35個(ge) 城市中,27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3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其中貴陽同比降幅最大,達到74.09%。其次是蚌埠,同比降幅達72.10%。重點城市僅(jin) 北京同比微幅上漲,其餘(yu) 城市皆下跌。其中天津跌幅最大,達67.20%,杭州(不含蕭山、餘(yu) 杭)同比跌幅亦超過60%。從(cong) 監測情況來看,成交量跌幅居前的無一例外是二三線城市。
一線城市樓市成交依然處於(yu) 冰凍狀態。[青島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上海在11月底出現一波成交小高峰後,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麵積再度跌回萬(wan) 平方米,環比前周下跌37.1%。德佑地產(chan) 分析師陸騎麟認為(wei) ,11月底的成交高峰與(yu) 開發商11月底集中簽約有關(guan) ,故難以長時間維持。
在深圳,根據深圳中原地產(chan) 的監測顯示,上周新房成交套數為(wei) 505套,環比下降了9.66%;二手房則成交559套,環比下降了9.84%,除南山、鹽田區有少量成交增長外,其他各區的成交量都下降。
一線城市中僅(jin) 北京上周由於(yu) 特殊因素成交量出現階段性反彈。北京房地產(chan) 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上周商品房住宅4483套、二手房住宅8502套,創限購後新高。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張大偉(wei) 分析認為(wei) ,出現總成交量明顯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幾點:首先是二手房政策末班車集中過戶,其次是限價(jia) 房等政策性住房簽約增加。因此,北京上周的成交量突增並不能反應市場真實狀況。
全國性深度調整來臨(lin)
“如果說之前還有觀望,那麽(me) 在中央政府一再表態從(cong) 嚴(yan) 調控之下,11月份全國樓市,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成交量已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一位權威房地產(chan) 專(zhuan) 家向記者表示,全國樓市開始真正進入“冬季”的深度調整期。
一份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也指出,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為(wei) 9.0億(yi) 平方米,同比增長8.5%,增速與(yu) 1-10月相比下降了1.5個(ge) 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麵積為(wei) 8.0億(yi) 平方米,同比增長7.5%,增速也比1-10月下降1.5個(ge) 百分點,也進一步說明了上述判斷趨勢。
對於(yu)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有關(guan) 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的表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分析指出,會(hui) 議表明,中央政府對堅持樓市調控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不過,王玨林持向記者坦言,在大量居民儲(chu) 蓄資金等背景之下,房價(jia) 不太可能出現大跌,相反,政策稍有風吹草動,房價(jia) 報複性反彈的壓力卻很大。因此,調控政策絲(si) 毫不能放鬆。
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樓市調整無疑會(hui) 對地方政府形成壓力。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必須轉變觀念,不能再一味追求經濟增速,而要適時做到調整。
在王玨林看來,目前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必須改變,比如,可以考慮通過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來增加持續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