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調查稱香港公屋"上樓"難 房價飆漲加重民眾需求

   在香港引以為(wei) 傲的房屋政策中,公屋是重要組成部分。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目標為(wei) 3年,但是近日一項調查表明,許多申請人“上樓”遙遙無期,有人甚至排隊超過7年。公屋政策顯然需要檢討,否則長此以往,公屋優(you) 勢不複存在,也給社會(hui) 注冊(ce) 美國公司流程穩定帶來隱患。 

  目前全港有超過15萬(wan) 個(ge) 家庭輪候公屋,如果加上單人家庭和新移民申請個(ge) 案,總數更多。特區政府承諾,未來5年每年興(xing) 建1.5萬(wan) 個(ge) 公屋,合計7.4萬(wan) 個(ge) ,力求將民眾(zhong) “上樓”周期縮短到3年內(nei) 。

  然而香港媒體(ti) 日前報道,一組獨立調查人員在過去3個(ge) 月內(nei) ,訪問了213名輪候公屋人士。調查結果顯示,37%輪注冊(ce) 美國公司知識候公屋人士等候超過3年,仍未獲首次編配,有申請人更輪候超過7年。

  究其原因,香港近幾年房價(jia) 飆漲,低薪階層自行“上樓”無望,加重了民眾(zhong) 對公屋的需求。該項調查的組織機構呼籲,政府應盡快加緊增建公屋。

  此外,分析調查資料不難看出,有43人曾獲編配公屋1次至3次,但是其中52%因交通不方便為(wei) 由拒絕接受編配。理由不外所配公屋距離工作地點太遠,或者距離學校太遠。現有公屋不能物盡其用,也成為(wei) 延長申請家庭輪候周期的原因。

  因此,加快申請者“上樓”,除盡快增建公屋之外,也應該考慮變通方式,以免現有公屋閑置浪費。有熟悉香港政務人士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放寬偏遠地區公屋的麵積限製,來吸引更多人遷往比較偏遠的地區。此外,申請公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政府也可以考慮利用市區一些麵積較小的土地,修建單身人士公屋,既免去年輕人通勤之苦,更可以縮短其輪候時間。

  對於(yu) 輪候公屋已經超過3年的家庭,調查組織者建議,政府應向其提供過渡性租金津貼,減輕基層市民負擔。政府也應預留足夠市區公屋用地,注冊(ce) 美國公司常見問題為(wei) 未來房屋政策作出規劃,如估算未來人口、公私營房屋興(xing) 建數量等,確保資源公平及有效分配。

  房屋政策涉及方麵廣博,舉(ju) 凡政策推出之前,全盤謀劃非常重要,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勢必浪費公帑。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