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購萬元以上預付卡擬實名 違規發卡擬最高罰三萬

商務部表示,未來將建立“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業(ye) 務信息係統”,並通過12312商務舉(ju) 報投訴服務平台接受與(yu) 本辦法有關(guan) 的舉(ju) 報和投訴。對於(yu) 違反上述規定的發卡企業(ye) 或集團控股企業(ye) ,最高將處以1萬(wan) 元以上3萬(wan) 元以下罰款。《管理辦法》征求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wei) 2011年12月23日,並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實行。

昨日,商務部網站公布《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該辦法,購買(mai) 1萬(wan) 元(含)以上單用途預付卡的單位或個(ge) 人,需進行實名登記。

違規發卡最高罰3萬(wan) 元

“公款消費進一步受打擊”

此前,由於(yu) 《關(guan) 於(yu) 規範商業(ye) 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中對於(yu) 實名登記、餘(yu) 額贖回等問題缺少明確的實施細則和執法部門,各地對於(yu) 商業(ye) 預付卡的管理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和執法遭遇了“落實難”的尷尬。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昨日表示,此次的《管理辦法》基本上是對此前頒布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正式頒布後對於(yu) 上述行為(wei) 的查處將有法可依,將進一步打擊公款消費、請客送禮、偷逃稅款等一係列不法行為(wei) 。他還表示,能否切實有效地規範單用途預付卡市場,關(guan) 鍵還是要看相關(guan) 部門的監管力度。

一,購買(mai) (充值)記名卡和一次性購買(mai) (充值)不記名卡的單位和個(ge) 人,達一萬(wan) 元即需實名登記。

二,不記名商業(ye) 預付卡麵值不超過1000元。

三,記名商業(ye) 預付卡麵值不超過5000元。

——《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管理辦法》

焦點1

記名卡麵值禁超5千元

按發卡人不同,商業(ye) 預付卡可為(wei) 分兩(liang) 類:一類是專(zhuan) 營發卡機構發行,可在商場、便利店、餐館等多個(ge) 簽約客戶處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如“商通卡”和“福卡”;另一類是商業(ye) 企業(ye) 以預收款形式發行,在本企業(ye) (集團)或同一品牌連鎖企業(ye) 兌(dui) 付商品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和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如“家樂(le) 福卡”、“美容卡”和“健身卡”等。本次頒布的《管理辦法》即針對單用途預付卡予以規範。

《管理辦法》中進一步明確了實名登記的“門檻”是1萬(wan) 元,包括購買(mai) (充值)記名卡和一次性購買(mai) (充值)不記名卡的單位和個(ge) 人。其中,不記名商業(ye) 預付卡麵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商業(ye) 預付卡麵值不超過5000元。此外,對單位一次性購卡(充值)金額達5000元(含)以上或個(ge) 人一次性購卡(充值)金額達5萬(wan) 元(含)以上的,發卡企業(ye) 應通過銀行轉賬方式,不得收取現金。

《管理辦法》還規定,上述登記信息發卡企業(ye) 應保存5年以上。

分析:中投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各商家發卡中占比最高的是1000元左右的卡;實行實名製後,預付卡變為(wei) “記名卡”,麵值不超過5000元,也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客戶所需。此條規定旨在為(wei) 大額送禮增加複雜程度,並不會(hui) 對預付卡市場產(chan) 生根本性影響。

焦點2

未到期餘(yu) 額可免費贖回

除了實名登記外,《管理辦法》還對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收費、投訴、保密、贖回、掛失、清退等內(nei) 容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要求發卡企業(ye) 終止受理未到期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時,應允許持卡人免費贖回預付卡資金餘(yu) 額。其還規定,禁止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套現。

此前,常有消費者遇到消費卡或提貨券到期,但其中還有餘(yu) 額卻無法兌(dui) 現的困擾。此次《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記名卡可掛失,不設有效期;不記名卡不能掛失,有效期不得少於(yu) 3年。

對於(yu) 超過有效期尚有資金餘(yu) 額的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發卡企業(ye) 應提供激活、換卡服務;如不能正常使用,發卡企業(ye) 應換發新卡。

此外,因發卡企業(ye) 單方變更經營服務主體(ti) 、經營內(nei) 容或範圍、營業(ye) 地址等,影響持卡人利益的,發卡企業(ye) 應提前30天公示,並向持卡人提供贖回服務。

分析:中投證券援引專(zhuan) 家觀點稱,對單用途卡來講,實名製後掛失也是不現實、不可行的,因為(wei) 商家很難判斷其丟(diu) 失的真實性,操作成本難以控製,容易引發消費糾紛損害企業(ye) 形象。而有效期越長,丟(diu) 失概率越大,發行方獲取沉澱資金的概率也就越大。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