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hui) “叫停”部分短期銀行理財產(chan) 品的同時,商業(ye) 銀行在相關(guan) “空子”上正被進一步控製。
而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這無疑將加大第四季注冊(ce) 德國公司度銀行存款壓力,不排除銀行會(hui) 通過其他方式予以“彌補”。
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被停
中長期產(chan) 品遭“治理”
從(cong) 最短期限的理財產(chan) 品“停”起,各家商業(ye) 銀行在理財產(chan) 品上的“治理”正不斷“上延”。
昨日,一家中外合資銀行上海某支行人士收到該行內(nei) 部轉發的《關(guan) 於(yu) 2011年11月25日暫停銷售部分理財產(chan) 品的通知》,暫停銷售部分1個(ge) 月期、2個(ge) 月期和3個(ge) 月期理財產(chan) 品;值得注意的是,更新後的中長期理財產(chan) 品,已一改原本可以提前贖回注冊(ce) 百慕大公司的條款,幾乎全部更改為(wei) “不允許提前贖回”。
“除了暫停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目前總行對中長期產(chan) 品也進行了相應治理。”上述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透露,按照該行先前的規定,中長期產(chan) 品大多可以提前贖回,比如“滿7天、不足3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達到2.70%”、“滿30天、不足6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達3.80%”、“滿60天、不足9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4.20%”等,以此類推。
該人士接著表示,在銀監會(hui) 叫停部分短期理財產(chan) 品之後,銀行實際上依然有“空子”可鑽,比如設計一些長期產(chan) 品,同時允許短期贖回且年化收益率照舊,就可以通過“化長為(wei) 短”的方式來繞開監管。“可以讓客戶簽一個(ge) 3個(ge) 月理財產(chan) 品合同,但7天就進行贖回,就相當於(yu) 7天理財。”他如是說,“而現在看起來,這部分理財產(chan) 品也受到了總行控製。”
本報記者從(cong) 多家銀行了解到,銀監會(hui) 近期通過口頭通知方式叫停了1個(ge) 月以下短期銀行理財產(chan) 品的發售。此前,新任銀監會(hui) 主席尚福林公開表態,要嚴(yan) 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chan) 品變相高息攬儲(chu) ,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
“近日已經收到總行發文,要求暫停超短期限理財產(chan) 品的銷售。”一家股份製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對本報記者證實,主要是從(cong) 風險角度考量,違反商業(ye) 銀行審慎經營原則。
而此前,每逢月度末和季度末,大部分銀行為(wei) 吸收存注冊(ce) 汶萊公司款和貸存比達標而發行各類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產(chan) 品。“為(wei) 了吸收存款,這些理財產(chan) 品實際上由銀行自己在進行財務補貼。”一位中資銀行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
今年9月30日,銀監會(hui) 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商業(ye) 銀行理財業(ye) 務風險管理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即所謂的“91號文”,強調不得通過發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產(chan) 品變相高息攬儲(chu) ,並重點加強對期限在1個(ge) 月以內(nei) 的理財產(chan) 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
此後,各銀行已經陸續減少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的發行銷售。據盛世普益統計,10月份,投資期限為(wei) 1個(ge) 月以下的超短期產(chan) 品占比下降最大,達9.25%。同時,該類產(chan) 品的發行量為(wei) 407款,環比9月份減少235款。
“事實上從(cong) 10月份以來,7天、14天等類似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已經被叫停,估計到明年春節前都不會(hui) 再發行。”另一家股份製銀行上海某支行理財經理對本報記者說。他還指出,該行中長期理財產(chan) 品也不能提前贖回。
存款壓力將加劇
“一刀切”式地叫停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隨之而來的一個(ge) 問題是:銀行存款壓力將更為(wei) 加劇。
“現在隻能根據銀監會(hui) 要求執行,對存款有多大影響還要待時點的時候再觀察。”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昨天對本報記者說,“暫時還沒有替代方法。”
而上述中外合資銀行人士則坦言:“之前,銀行壓著時點發行超短期理財產(chan) 品來吸收存款非常普遍,對存款規模的‘貢獻度’也較大。現在暫停銷售之後,預計會(hui) 較大程度上增加銀行年末存款壓力。”
事實上,上市銀行三季報已經顯示,部分銀行第三季度存款環比已經出現負增長甚至幅度較大的負增長,存款“失血”成為(wei) 今年各家銀行的巨大挑戰,同時也製約著銀行業(ye) 的資產(chan) 擴張和放貸水平。
“存款壓力加大後,銀行可能會(hui) 從(cong) 別處變通辦法,不一定在理財產(chan) 品方麵,年末為(wei) 存款返點的銀行並不少,‘費用’也總有辦法用出去。”上述中外合資銀行人士對記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