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wei) 外向型經濟體(ti) ,容易受到外圍經濟環境的影響。其中,美國和歐洲是香港主要的出口市場,占比超過60%。目前,美國經濟低迷且失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業(ye) 率高企,同時歐洲債(zhai) 務危機也未徹底解決(jue) 。劉展灝表示,今年以來港商來自這兩(liang) 個(ge) 市場的訂單都錄得不同程度的下跌,預計歐美市場未來表現也不會(hui) 太好。
香港工業(ye) 總會(hui) 副主席兼珠三角工業(ye) 協會(hui) 主席劉展灝8日表示,香港中小企業(ye) 現在所麵對的困難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有過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之而無不及,希望特區政府能及早推出措施,幫助中小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也撰文指出,由於(yu) 歐美傳(chuan) 統市場需求大減,而開拓新興(xing) 市場仍需時間方可見效,預計香港的出口在9月份的跌幅會(hui) 進一步擴大到兩(liang) 位數,甚至到明年初的表現都不容樂(le) 觀。
劉展灝表示,傳(chuan) 統出口市場未見起色,而珠三角生產(chan) 成本不斷攀升,這將令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百上加斤,“港商營運會(hui) 越來越困難,30%的港資企業(ye) 甚至會(hui) 被迫進行業(ye) 務大幅度收縮。而其中又以從(cong) 事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議價(jia) 能力低的生產(chan) 模式的企業(ye) 最為(wei) 高危。”
特區政府財經官員近期頻頻為(wei) 明年香港經濟環境作出預警。劉展灝表示,現在港資企業(ye) 麵對的困難與(yu)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工總希望特區政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府能及早推出措施,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10月12日發表的任內(nei) 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為(wei) 支持香港企業(ye) 拓展內(nei) 地市場,建議撥款10億(yi) 港元,設立專(zhuan) 項基金,鼓勵企業(ye) 朝高附加值方向發展,並結合本地設計的優(you) 勢發展品牌。
劉展灝表示,在歐美市場訂單萎縮時,如果能成功開拓內(nei) 地市場,也能為(wei) 企業(ye) 帶來幫助。不過,在開拓內(nei) 地市場方麵,企業(ye) 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同時還需要建立銷售網絡。他希望特區政府能夠盡早公布10億(yi) 港元專(zhuan) 項基金的申請細節,讓企業(ye) 能夠及早受惠。他同時建議政府重啟“中小企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特區政府及時推出這一計劃,令許多中小企業(ye) 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