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今年我國財政收入將達10萬億

從(cong) 近年來稅製改革和稅收政策調整上看,“減稅”一直是主基調。比如,2006年取消農(nong) 業(ye) 稅,2008年內(nei) 外資企業(ye) 所得稅統一,2009年增值稅轉型改革以及結構性減稅措施等,都是減稅的“大動作”,每一項減稅政策的力度,都能為(wei) 企業(ye) 和居民每年減輕稅負上千億(yi) 元。

據財政部稅政司分析,今年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物價(jia) 水平上漲、企業(ye) 效益較好等因素的綜合反映。主要是經濟增長相應帶動增值稅、營業(ye) 稅、進口環節稅收等較快增長;價(jia) 格上漲帶動以現價(jia) 計算的相關(guan) 稅收增長;去年以來企業(ye) 經濟效益較好等因素,帶動企業(ye) 所得稅收入增加較多;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對外資企業(ye) 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政策性因素,帶動非稅收入等大幅增長。

在采訪中,一些人對記者表示了對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擔心:經濟增長帶動財政收入增長很容易理解,但財政收入增長比經濟增長快這麽(me) 多,會(hui) 不會(hui) 增加百姓的稅收負擔?

相對而言,近幾年國家出台的增稅政策比較有限,除了適當擴大消費稅的征稅範圍之外,資源稅改革目前隻涉及石油天然氣和個(ge) 別礦產(chan) 品,房產(chan) 稅改革也正處於(yu) 在個(ge) 別城市試點階段,對企業(ye) 和居民的稅負沒有什麽(me) 大的影響。

然而,也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雖然近年來我國具體(ti) 稅收政策是以減稅為(wei) 主,但財政收入增長遠高於(yu) GDP增長的現狀,導致中國宏觀稅負水平上升較快。

宏觀稅負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口徑,政府財政收入包括稅收、社會(hui) 保障繳款、贈與(yu) 和其他收入。按此統計範圍,我國政府除納入一般預算管理、可以統籌安排用於(yu) 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產(chan) 品和服務的公共財政收入外,還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社會(hui) 保險基金收入。根據權威部門的數據,2010年我國GDP為(wei) 40.12萬(wan) 億(yi) 元,上述四項財政收入加起來約為(wei) 13.65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4%左右。而2009年這一比重接近30%,2007年則不足25%。

根據IMF2007年的一項計算,工業(ye) 化國家宏觀稅負的平均水平為(wei) 45.3%,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為(wei) 35.5%。總體(ti) 看,目前我國的宏觀稅負並不高,基本處於(yu) 合理的區間內(nei) 。但考慮到未來幾年稅製改革還有一些增稅因素,比如資源稅改革擴大資源品種,全國開征房產(chan) 稅等,我國財政收入仍可能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宏觀稅負水平還將會(hui) 上升,這個(ge) 問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