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試圖依靠增加土地供給,來降低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對地方財政和經濟的影響。為(wei) 此,今年1~10月,上海出讓的各類經營性開發用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4%。但因為(wei) 成交均價(jia) 的下跌,收入依然銳減306.71億(yi) ,下滑幅度達到23%。
在樓市調控之下,不僅(jin) 個(ge) 別樓盤的價(jia) 格在下降,注冊(ce) 香港公司上海的土地出讓價(jia) 格也在“打折”。根據同策谘詢機構的統計數據,截至昨日 (10月27日),上海已成交的土地均價(jia) ,每公頃僅(jin) 為(wei) 4583.34萬(wan) 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成交均價(jia) 是6445.36萬(wan) 元。
土地出讓單價(jia) 的下滑和香港公司注冊(ce) 收入的銳減,給新買(mai) 土地的開發商預留了未來低價(jia) 銷售的空間,但也讓行業(ye) 擔心保障住房和其他城市設施開工、建設資金是否能夠得到有力的保障。
土地溢價(jia) 率降至1.22%
根據同策谘詢機構的統計,今年上海土地出讓價(jia) 格一直處於(yu) 比較低的水平。除10月外,其他各月的土地樓板價(jia) 從(cong) 未超過4000元/平方米,4月成交的土地樓板價(jia) 甚至隻有994.31元/平方米。
與(yu) 此同時,曾經居高不下的土地拍賣溢價(jia) 率也在一路下跌。1月份上海的土地溢價(jia) 率曾經達到54.66%。但是10月份溢價(jia) 率已降至1.22%。
地價(jia) 走低的趨勢在上海10月26日舉(ju) 行的世博地塊集中拍賣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在當日拍賣的10宗土地中,成交樓板價(jia) 最高的B03A-02地塊,因無人參與(yu) 競拍而流標,其他地塊則出讓成功。上述高價(jia) 地塊也因此成為(wei) 整個(ge) 上海今年以來第一幅流標土地,成交的土地價(jia) 格也隻有1.7萬(wan) ~1.9萬(wan) 元/平方米。而2009年9月17日,海航集團旗下3家公司聯合以18.24億(yi) 元競得黃浦江中心段E18單元1-10地塊,樓麵價(jia) 為(wei) 36481元/平方米。
目前上海商品房的低迷成交情況,顯然是造成土地市場成交低迷的一大原因。上海錢生輝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生輝曾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流行在中小地產(chan) 商中的一句最新行業(ye) 諺語是“不拿地,緩賣房,廣積糧”。
不單是中小開發商,大開發商今年拿地的舉(ju) 動也少了很多,甚至連行業(ye) 領頭的大企業(ye) 也不例外。此前,恒大地產(chan) 董事長許家印就曾向媒體(ti) 透露,下半年不會(hui) 大規模拿地,而明年甚至會(hui) 暫停拿地。
業(ye) 內(nei) 人士:地價(jia) 並未真降
雖然平均出讓土地價(jia) 格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但上海中原物業(ye) 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宋會(hui) 雍認為(wei) ,實際的降幅遠遠沒有那麽(me) 多。這是因為(wei) 今年出讓的土地較去年同期質量有明顯下滑。很多優(you) 質的高價(jia) 地塊並未出現在今年的土地市場上,目前下跌的僅(jin) 僅(jin) 隻是統計意義(yi) 上的價(jia) 格下跌。
同策谘詢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價(jia) 格相對較低的工業(ye) 用地成交比重增加,由去年占出讓用地麵積43%上升到今年的53%;而經營性用地,如商辦用地出讓麵積同比下滑28%,住宅用地也下滑了7個(ge) 百分點。住宅地塊中配套房、經適房等保障房用地比例占大多數,無疑也拉低了價(jia) 格。
同策谘詢機構分析師許之靜表示,土地市場的低迷,有可能會(hui) 影響到上海保障房的建設。不過,根據上海市政府此前向媒體(ti) 的介紹,上海保障房的建設資金的來源不僅(jin) 僅(jin) 是地方財政,還采取了發行企業(ye) 債(zhai) 等方式,並將探索社保基金、企業(ye) 年金、房地產(chan) 信托基金等多渠道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