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國內(nei) 對汽柴油零售價(jia) 下浮300元/噸的價(jia) 格幅度,比國際市場的油價(jia) 下滑幅度要小,這主要是定價(jia) 機製還不夠靈活、兩(liang) 大央企控製銷售渠道和生產(chan) 造成的。
發改委日前宣布,自10月9日淩晨起汽、柴油價(jia) 格每噸均降低300元,相當於(yu) 每升分別降低0.22元和0.26元。辛塔、布倫(lun) 特等原油產(chan) 品10月7日報價(jia) 為(wei) 106.79美元/桶和105.88美元/桶,相比4月7日(上一輪發改委調整汽柴油零售價(jia) 時)120.48美元/桶、122.67美元/桶的價(jia) 格,跌幅為(wei) 11%和13%左右。而我國這一輪汽柴油零售價(jia) 降幅僅(jin) 在3%到4%,降幅明顯低於(yu) 國際原油在這6個(ge) 月期間的降價(jia) 幅度。
對此,發改委方麵稱,“漲多跌少”、“漲快跌慢”等問題並不存在。成品油價(jia) 格形成機製和調價(jia) 操作方法比較複雜,計價(jia) 周期為(wei) 22個(ge) 工作日移動平均價(jia) 格,雖然熨平了油價(jia) 變化的波峰波穀,客觀上導致國內(nei) 外價(jia) 格變化不同步。
部分地區批發價(jia) 上漲
“別看下調了汽柴油零售價(jia) ,但是對於(yu) 我們(men) 零售商而言,從(cong) 央企那裏拿到的汽油批發價(jia) 反而上漲了。”一位華東(dong) 地區零售公司的總經理楊先生昨天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成品油資源從(cong) 今年下半年起開始緊張,因而部分地區的批發價(jia) 並沒有調低。
按照常理,汽柴油批發價(jia) 也應順勢下滑,但楊先生告訴記者,在調價(jia) 之前,某央企給予他的汽油內(nei) 部批發價(jia) 是9300元/噸,而昨天報價(jia) 則為(wei) 9400元/噸。“國際原油價(jia) 格在跌,但央企給予零售商的汽油報價(jia) 反而高了。”
“主要是資源比較緊張。”他表示,由於(yu) 今年5月中石化湖南地區在汽油外采時出現了質量問題,因而中石化總部對外采的汽油標準和供貨商資質都提出了嚴(yan) 格的審查要求。記者獲悉,如果非中石化係統的外部石油生產(chan) 企業(ye) 不在其采購目錄範圍內(nei) 的、質量檢測報告不合格的,中石化都停止向其采購成品油。這一變化造成了中石化的部分地區汽柴油供應量不足,反而要從(cong) 中石油等大公司調貨,所以導致兩(liang) 大石油集團的資源都出現了緊張。
楊先生所遇到的情況,並不是個(ge) 別情況。石化谘詢機構“生意社”的成品油分析師李宏舉(ju) 例道,國慶節前山東(dong) 地煉的汽油批發均價(jia) 為(wei) 8723元/噸,而10月9日報價(jia) 為(wei) 8650元/噸;柴油方麵,節前和節後的報價(jia) 分別為(wei) 8338元/噸和8346元/噸,節後反而漲了8元/噸。“之所以該地區汽油批發價(jia) 跌不下來,是因為(wei) 在節前曾有過一輪下跌,如果繼續調低價(jia) 格,將會(hui) 降低其盈利空間。對於(yu) 柴油而言,終端市場對柴油的需求還是比較堅挺的,因而該產(chan) 品的售價(jia) 得到了足夠支撐,而且市場庫存也處於(yu) 較低位置,柴油的整體(ti) 資源是偏緊的。因此國家下調汽柴油零售價(jia) 對地煉柴油市場影響不大。”
下調幅度是否足夠
前述楊先生表示,從(cong) 消費者角度看,300元/噸的降幅確實並不算很高。
記者查詢到,辛塔、布倫(lun) 特等原油產(chan) 品在4月7日(上一輪發改委調整汽柴油零售價(jia) 時)為(wei) 120.48美元/桶、122.67美元/桶,而10月7日兩(liang) 種產(chan) 品的報價(jia) 為(wei) 106.79美元/桶和105.88美元/桶,跌幅為(wei) 11%和13%左右。而我國這一輪汽柴油零售價(jia) 格下滑之後,汽柴油的降幅僅(jin) 在3%到4%左右。降幅比例顯然要低於(yu) 國際原油在這6個(ge) 月期間的降價(jia) 幅度。
楊先生說,汽柴油零售價(jia) 格的降幅,之所以要慢於(yu) 國際原油價(jia) 格的整體(ti) 降幅,主要是因為(wei) 國內(nei) 市場的定價(jia) 機製問題。
發改委也表示,8月初以來由於(yu) 美國和歐洲債(zhai) 務危機日益加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加之市場擔憂歐美經濟二次探底,國際市場油價(jia) 震蕩回落,“如果單純從(cong) 時點價(jia) 格比較,國際市場油價(jia) 從(cong) 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確實早就超過了4%,但從(cong) 連續22個(ge) 工作日移動平均價(jia) 格看,有一個(ge) 逐步回落的過程,近日才達到4%的調價(jia) 邊界條件,國家因此決(jue) 定適當降低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
“定價(jia) 機製也存在不合理性。”楊先生說,“如果跌幅大一點,消費者也願意購買(mai) 汽柴油,對企業(ye) 來說未必是壞事。”
李宏和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鋒也都認為(wei) ,國家在確定調價(jia) 幅度的時候,仍然會(hui) 將兩(liang) 大石油公司的經濟效益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調價(jia) 心理影響大於(yu) 實際影響是肯定的。但煉油企業(ye) 的虧(kui) 損局麵暫時無法扭轉。假設發改委對汽柴油的零售價(jia) 格大幅下調,那麽(me) 兩(liang) 大石油企業(ye) 也會(hui) 進一步收緊汽柴油的市場供應,反而會(hui) 引發油荒。”因而,油價(jia) 問題,不僅(jin) 與(yu) 定價(jia) 機製有關(guan) ,還與(yu) 目前國內(nei) 汽柴油供應商被幾大公司所控製有關(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