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多項經濟指標紛紛出現了增幅回落態勢,惹人關(guan) 注的是,作為(wei) 經濟先行指標的匯豐(feng) 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P M I)9月預覽值再度回落。在短暫反彈了一個(ge) 月後,該指數較8月終值回落0.5個(ge) 百分點。加之近期世界經濟的波動有可能進一步衝(chong) 擊中國,當前市場對四季度中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減速的預期有所增強。
遇冷
匯豐(feng) 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9月匯豐(feng) 製造業(ye) P MI預覽值降至49.4,低於(yu) 上月終值49.9,在8月短暫反彈後再次回落。而且如果9月終值不出現大的變化,匯豐(feng) 製造業(ye) PM I就已連續三個(ge) 月處於(yu) 榮枯分水嶺線50下方。
另外,9月製造業(ye) 產(chan) 出指數初值也從(cong) 8月份的50.2下降至49.2,這是該指數在公布預覽值以來首次位於(yu) 50以下。
匯豐(fen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表示“匯豐(feng) 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預覽數9月的回落與(yu) 之前的情形類似。對於(yu) 經濟可能硬著陸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外部需求僅(jin) 略有放緩,官方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增長仍然強勁。由於(yu) 中國經濟對淨出口的依賴有所減弱,今年上半年淨出口對G D P貢獻率接近零,因而即便出口大幅下滑,國內(nei) 需求仍足夠支持8.5%至9%左右的G D P增速。”
不過作為(wei) 先行指標,PM I回落更讓人關(guan) 注的是———它可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PM I的下調與(yu) 經濟的走勢是一致的。目前,我國還處在經濟增長減速的趨勢當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谘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jun) 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說。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也表示,PM I的下降和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大勢的惡化有關(guan) ,它標誌著國內(nei) 經濟增速的重新回落。但是他強調,這種二次回落並不是一些人所說的二次探底,隻是增長速度再度放緩。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表示:“PM I指數下降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趨緩的征兆,與(yu) 國內(nei) 外發展大勢一致,希望宏觀調控政策有所警惕。”
PM I連續3個(ge) 月低於(yu) 50
警惕
多項指標出現減速
其實不隻是剛發布的PM I預覽值,實際上除了1日公布的8月PM I數據,9月公布的幾乎所有反映宏觀經濟形勢的指標都難言樂(le) 觀。
9日國家統計局:8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增幅比7月份下降了0.5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比7月下降0 .2個(ge) 百分點;1至8月全社 會(hui) 固 定 資 產(chan) 投 資 累 計 同 比 增 長25 .0%,比7月下降0 .4個(ge) 百分點。10日中國海關(guan) 公布:月度貿易順差為(wei) 177.5億(yi) 美元,較上月回落137.4億(yi) 美元。
隨後在1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用電量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速與(yu) 上月相比出現同比增幅的大幅下滑,從(cong) 7月的11.81%下滑到9.1%左右。有分析人士表示,工業(ye) 增長速度同比下降是用電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樣在15日,人民銀行發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企業(ye) 家問卷調查綜述和儲(chu) 戶問卷調查報告。從(cong) 結果來看,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比上季回落2.1個(ge) 百分點;企業(ye) 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較上季分別下降3和2.5個(ge) 百分點,企業(ye) 家信心指數較上季下降5.6個(ge) 百分點;全國50個(ge) 城市的2萬(wan) 戶城鎮儲(chu) 戶的當期收入感受指數較上季回落1.8個(ge) 百分點,未來收入信心指數較上季回落1個(ge) 百分點。
國企利潤也在下降。財政部19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e) 實現利潤和應交稅費連續兩(liang) 個(ge) 月環比下降,降幅分別為(wei) 10 .5%和1.1%。
還有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中金公司報告表示,上市公司車流量數據更能反映實體(ti) 經濟的真實情況,車流量同比增速與(yu) 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存在一定相關(guan) 性,車流量增速一般領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一個(ge) 月,由此預示著工業(ye) 增加值在未來一段時間也將呈現下滑趨勢。贛粵高速披露的數據顯示,2011年8月份車輛通行服務收入2.3億(yi) 元,環比下降4.4%,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 .35%;2011年1至8月份車輛通行服務收入18.76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36%。
國際銅價(jia) 近期的回落同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減速。倫(lun) 銅19日跌至每噸8400美元,突破了每噸85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年內(nei) 交易區間。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孔慶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中國消費的銅占世界產(chan) 量的40%,由於(yu) 中國的宏觀經濟依然存在下行風險,中國需求的支撐力度減弱是銅價(jia) 走軟的重要原因。
環境
外部波動衝(chong) 擊國內(nei)
展望未來的中國經濟走勢,近來世界經濟形勢的波動更讓人擔憂,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歐債(zhai) 問題。
《經濟學人》首席經濟學家R obinBew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歐洲債(zhai) 務危機將嚴(yan) 重的衝(chong) 擊中國。因為(wei) “經濟不景氣必然導致歐盟國家在中國進口數額減少,對華投資減少,而出口和投資的減少又肯定會(hui) 使得中國在相關(guan) 領域經濟發展減緩。”
更大的問題是,R obin B ew認為(wei) ,歐洲債(zhai) 務危機如果隻是試圖通過救助解決(jue) ,對於(yu) 歐盟國家來說今後隻有兩(liang) 種可能性,一種是歐元區瓦解,另一種是主權債(zhai) 務蔓延到歐元區的其它國家。
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左小蕾(微博)同樣認為(wei) ,現行政策解決(jue) 不了歐元區國家的債(zhai) 務問題。她說,現在的救助機製就是把資金分批給這些出問題的國家,同時要求這些國家縮減財政開支。但是國民反對縮減福利,結果財政開支就降不下來,國家財政就缺少盈餘(yu) ,債(zhai) 務就繼續上升,形成惡性循環。左小蕾認為(wei) ,當前世界經濟已觸到二次探底的邊緣。雖然美國、歐洲、日本目前都還是正增長,但是一旦美國或歐洲在應對目前形勢中出現問題,就可能會(hui) 重新導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
如果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那對中國的衝(chong) 擊將很大。“當前中國的貿易、投資都是融入世界一體(ti) 化當中的,如果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都是非常糟糕,中國不可能受益,到時經濟可能會(hui) 出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增長速度快速下滑的狀況。”R obinBew說。
實際上現在市場已經普遍認為(wei) 第四季度中國的出口將麵臨(lin) 考驗。作為(wei) 先行指標,8月PM 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自2009年5月份以來的首次回落到50以內(nei) 。在9月匯豐(feng) 製造業(ye) PM I預覽值中,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是加速萎縮。
預期
四季度可能繼續減速
鑒於(yu) 當前國內(nei) 經濟指標缺乏亮點,國際經濟形勢又劇烈波動,國內(nei) 市場普遍預期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放緩。
“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國際上的經濟形式有很大關(guan) 係,受全球經濟危機的衝(chong) 擊很大,很難實現率先複蘇。”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他表示,中國經濟現在還處於(yu) 一個(ge) 複蘇的階段,經濟的發展有時候不僅(jin) 僅(jin) 靠客觀因素,還依賴主觀的市場預期和社會(hui) 政策的積極程度。但是,過分的唱衰我國經濟實際上是不利於(yu) 經濟的複蘇和發展的。這個(ge) 時候政府必須要有所作為(wei) ,承擔起穩定經濟發展的責任。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劉霞輝也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是平穩中略有回落的局麵。”不過劉霞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cong) 絕對數字來看,現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是很快的。中國經濟存在著很強的內(nei) 生增長動力,隻要貨幣政策不進一步緊縮投資就會(hui) 加速增長。盡管下半年外部經濟形勢不太明朗,但是全年增長速度也不會(hui) 低於(yu) 9%。
基於(yu) 四季度經濟將繼續放緩但幅度有限的判斷,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周景彤建議政府穩住貨幣政策,同時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目前經濟增速不高,資產(chan) 價(jia) 格基本穩住,物價(jia) 上漲的壓力也將不斷減輕。而且當前市場上的流動性實際上已經很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再收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大大降低。
同時為(wei) 了保證經濟增長,可以考慮在社會(hui) 保障、就業(ye) 、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麵增加投入力度,並給個(ge) 人和企業(ye) ,尤其是中小企業(ye) 減稅。“中小企業(ye) 在資金的利用效率、經濟增長、就業(ye) 等方麵優(you) 勢比較明顯。”周景彤說。
屈宏斌則強調:“在增長溫和放緩的背景下,沒有必要出台新的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