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擴大進口工作會(hui) 議召開時間遲遲未定。
這一會(hui) 議被認為(wei) 是商務部擴進口戰略的重頭戲,伴隨會(hui) 議的召開,決(jue) 策層可能還將繼續出台配套的促進口政策。
接近商務部的消息人士9月19日介紹,關(guan) 於(yu) 該如何擴進口,具體(ti) 怎麽(me) 降稅,商務部的擴進口文件早已遞送到決(jue) 策層手中,而財政部反對奢侈品降稅的表態也已擺在決(jue) 策層麵前。
接近財政部的人士也透露,關(guan) 於(yu) 奢侈品是否降稅一事——各方都認可應將目前納入奢侈品進行進口環節征稅的商品應重新分類、分級,一些與(yu) 生活必需品接近的部分化妝品等所謂“奢侈品”可考慮調整出奢侈品征稅範疇。
但他也承認,具體(ti) 的操作細則確定將是一個(ge) 漫長的過程。
著重推裝備和技術設備的進口
當前國內(nei) 奢侈品征稅範疇需要重新界定,要啟動更細化的分類、分級
根據參與(yu) 了促進口政策論證的消息人士介紹,依照重要性排序,一攬子的促進口政策將主要涵蓋三個(ge) 層麵:將首先推動裝備和技術設備的進口,包括降低這一類別商品的關(guan) 稅,以及對重點行業(ye) 重點企業(ye) 的先進技術設備進口提供優(you) 先貸款或是貸款貼息;其次是降低資源型產(chan) 品的進口關(guan) 稅稅率;最後才是推動以化妝品等部分仍被列為(wei) 奢侈品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降稅。
該人士說,最初的促進口政策論證曾經就政策的著力點有過分歧,在財政支持盤子有限的前提下,究竟是更傾(qing) 向於(yu) 推動包括部分奢侈品在內(nei) 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關(guan) 稅下調,還是增加對企業(ye) 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最初存在爭(zheng) 議。
不過最後商務部內(nei) 部的討論也最終認可應將著力點放在後者。“從(cong) 政策的重要性排序來看,終端消費品進口的降稅僅(jin) 僅(jin) 隻會(hui) 是促進口的一小部分內(nei) 容。”他說。
前述幾位受訪人士都提及,上述促進口的三個(ge) 層麵政策建議,前兩(liang) 項在幾部委間基本形成共識,財政部也並無異議;分歧的焦點正是落在第三項,究竟要不要推動包括部分奢侈品在內(nei) 的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降稅?
前述接近財政部的人士說,財政部反對此降稅的理由主要是兩(liang) 條:
一是需要減稅的商品類別很多,而整體(ti) 的降稅空間有限,這種情況下,奢侈品不該降稅或者說不該成為(wei) 降稅重點,奢侈品降稅利好的是流通企業(ye) 的利益,相比較而言,那些設計研發、生產(chan) 、流通、消費全在境內(nei) 發生的商品更應該獲得減稅支持。
二是此輪擴進口推動的奢侈品進口環節稅下調,實際可能會(hui) 調整的僅(jin) 僅(jin) 隻有進口關(guan) 稅,而進口消費稅和進口增值稅並不會(hui) 有調整。測算下來,進口環節的稅率下降非常有限,相比較境外免稅店的全退稅,中國奢侈品仍然沒有優(you) 勢可言,很難寄望通過這一調整實現境外消費回流。
貝恩谘詢高級合夥(huo) 人布魯諾·蘭(lan) 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將奢侈品巨頭在中國的定價(jia) 普遍高於(yu) 其在歐美市場的銷售價(jia) 格的原因歸因為(wei) 中國較高的進口關(guan) 稅和消費稅。他提醒,中國大陸地區的店鋪租金以及員工工資普遍低於(yu) 香港地區,但是終端零售價(jia) 格卻比香港高出不少。
貝恩的報告顯示,中國2009年1560億(yi) 人民幣的奢侈品消費中,有55%是在境外發生。
清華大學中美關(guan) 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jian) 也提醒,將很多生活日用品納入奢侈品討論實際是在混淆視聽,他個(ge) 人常用的一種染發膏在北京的售價(jia) 是69元人民幣,香港的售價(jia) 是25港幣,美國的售價(jia) 僅(jin) 為(wei) 3.5美元,他說這類在上個(ge) 世紀八九十年代列入奢侈品征稅範疇的商品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而商務部試圖推動的日用消費品降稅,並非頂級富豪們(men) 消費的名車名表,而正是這類已不該再被納入奢侈品征稅範疇的日用消費品。
不過前述接近財政部人士透露,當前國內(nei) 奢侈品征稅範疇需要重新界定,要啟動更細化的分類、分級,部委間當前也基本達成共識。
擴進口政策懸空
關(guan) 稅的下調和對高新設備進口的貸款貼息才是擴進口有效措施
上述人士分析,商務部力推包括奢侈品等終端消費品降稅在內(nei) 的係列擴進口措施,大致有三方麵考慮——削減貿易順差、啟動流通且不會(hui) 對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造成損害。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與(yu) 全國商務工作會(hui) 議的定調,2011年外貿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出口與(yu) 進口並重,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在外需市場仍有諸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促進口”取代“壓出口”成為(wei) 中國削減貿易順差的首選路徑。
參與(yu) 了促進口政策論證的人士介紹,原本預計今年上半年一攬子促進口的政策能夠悉數出台,事實上,促進口的政策出台力度和速度都遜於(yu) 此前的市場預期,由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海關(guan) 總署牽頭的全國擴進口工作會(hui) 議原本也初定在4月末召開,這一被視為(wei) 擴進口政策的標誌性事件會(hui) 議召開時間一再後延,至今仍未確定。
廣東(dong) 省一位外貿係統人士說,按照此前各省接到的知會(hui) ,擴進口會(hui) 成為(wei) 未來外貿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真正做到和出口並重,而各省的任務分解有望在這場會(hui) 議上明細。
目前已經出台的擴進口政策中,包括適度放鬆外匯管製等進口的便利化措施已陸續兌(dui) 現,汽油、柴油等資源類產(chan) 品的進口關(guan) 稅也在7月1日實現了大幅下調。前述參與(yu) 政策論證的人士說,關(guan) 稅的下調和對高新設備進口的貸款貼息才是擴進口有效措施。
記者獲悉,商務部在上月底已經在新疆召開了一場擴大進口的座談會(hui) ,本月底還將召集企業(ye) 在上海繼續就擴進口座談,會(hui) 議形成的報告將提交至國務院。上述人士說,這其實也是在為(wei) 擴進口造聲勢。
他提醒,如果後續貿易順差惡化,可能會(hui) 刺激決(jue) 策層盡快下決(jue) 定全麵啟動擴進口措施。1-8月,中國實現貿易順差927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不過外貿係統原本寄望全年順差能控製在1000億(yi) 美金左右,目前看來這一目標恐難兌(dui)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