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8月份國有企業(ye) 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財政部昨日發布數據顯示,前8個(ge) 月,國有企業(ye) 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278.9億(yi) 元,同比增長21.9%,8月份比7月份環比下降10.5%。
經濟增速放緩致盈利能力下降
對於(yu) 國企利潤環比下滑,高華證券宋宇表示,實體(ti) 經濟同比增速自8月份起下滑,是因為(wei) 去年8月份開始,經濟活動增長在政策悄然放鬆的背景下顯著加速。分析人士稱,受各項調控因素的影響,經濟增速放緩令國企盈利能力出現下降。此外,歐美地區債(zhai) 務危機,也讓全球經濟增速持續下滑。財政部副部長王軍(jun) 日前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國家的主權債(zhai) 務風險在加大。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唐建偉(wei) 認為(wei) ,單月的利潤增幅下降,存在一定偶然因素,並不表示企業(ye) 的生產(chan) 進入困難期,也不表明國內(nei) 經濟會(hui) 持續下滑。
創新不足製約國企利潤增長
數據顯示,中央企業(ye) 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422.4億(yi) 元,同比增長18.6%。央企利潤總額增速低於(yu) 國有企業(ye) 累計水平。
經過多年的兼並重組,我國的央企數量縮減至120家。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ye) 已增加到30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累計實現利潤24105億(yi) 元,同比增長28.7%,高於(yu) 國企和央企。
對此,國資委官員曾表示,目前國企存在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管理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現代企業(ye) 製度不完善等問題。國資研究專(zhuan) 家周放生也表示,壟斷國內(nei) 資源並不代表國際競爭(zheng) 力。
分行業(ye) 來看,有色、煤炭、商貿、石油、郵電通信等增速較快,而包括鋼鐵、電力在內(nei) 的多個(ge) 行業(ye) 利潤增幅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