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破900公斤 為世界首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mu) 產(chan) 900公斤高產(chan) 攻關(guan) 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mu) 試驗田畝(mu) 產(chan) 達到926.6公斤。當天下午,湖南省農(nong) 科院舉(ju) 行發布會(hui) ,農(nong) 業(ye) 部高產(chan) 攻關(guan) 驗收組組長程式華宣布,經專(zhuan) 家組驗收,由袁隆平研製的“Y兩(liang) 優(you) 2號”百畝(mu) 超級雜交稻試驗田平均畝(mu) 產(chan) 926.6公斤。

據了解,實現雜交水稻大麵積畝(mu) 產(chan) 900公斤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尚無人登臨(lin) 的一個(ge) 高峰。

■ 焦點

靠什麽(me) 突破900公斤

袁隆平說,此次畝(mu) 產(chan) 突破900公斤,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良種、良法和良田,缺一不可。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三良必須配套。在良法上,除了栽培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今年有個(ge) 特別的地方,使用了專(zhuan) 門的超級稻專(zhuan) 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畝(mu) 產(chan) 840公斤的時候,沒有使用這種肥料。

除了這三點,袁隆平還強調天氣因素也很重要。

900公斤的超級稻推廣耕種的話,也需要良種、良法和良田這三個(ge) 條件。

中國水稻所所長、研究員程式華坦言,該品種水稻目前隻能在得到驗收的湖南境內(nei) 推廣,由於(yu) 全國水土、氣候差異較大,因此大麵積推廣還有相當的難度。

產(chan) 量怎樣算出來的

9月18日,在邵陽隆回縣羊古坳鄉(xiang) 雷鋒村,由農(nong) 業(ye) 部組織專(zhuan) 家,對袁隆平院士研製的“Y兩(liang) 優(you) 2號”百畝(mu) 超級雜交稻試驗地進行現場測產(chan) 驗收。

此次驗收由中國水稻所所長、研究員程式華掛帥,成員來自江西農(nong) 業(ye) 大學、江蘇農(nong) 科院、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等單位。

專(zhuan) 家組將107.9畝(mu) 等待驗收的試驗田分18組並編號,再從(cong) 中選取三塊田進行檢測。其中一塊由高產(chan) 攻關(guan) 示範小組推薦,其他2塊則由專(zhuan) 家組成員抽簽後確定。

經隨機選擇,最終確定了2、5、8號片區作為(wei) 現場測產(chan) 地。“一般按高中低標準,選3塊區進行現場測產(chan) ,到時取平均值算產(chan) 量。”程式華說。

由於(yu) 在山區,還沒有實現機械化收割。村民用鐮刀收割水稻後,拿到打穀機上脫粒,然後把穀子裝進蛇皮袋。專(zhuan) 家組成員用紅筆在已編號的蛇皮袋上畫圈確認,防止有人從(cong) 別的地方搬來稻穀作弊。

程式華介紹,脫粒完成後,還要將稻粒篩選幹淨,最後進行水分檢測與(yu) 稱重。由於(yu) 收割前晚下了一場大雨,致使雜交稻含水量超出可準確檢測的範圍。“

三塊試驗田的水稻,經烘幹、除雜等計算後,加權平均百畝(mu) 片平均畝(mu) 產(chan) 926.6公斤。

之前,袁隆平根據公布的畝(mu) 產(chan) 的稻穗量、每一株稻穗的接穗率、每一粒稻穀的粒重數據,預測出的畝(mu) 產(chan) 量為(wei) 930公斤。

為(wei) 何追求更高畝(mu) 產(chan)

在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jue) 的今天,為(wei) 什麽(me) 還要不斷追求更高畝(mu) 產(chan) ?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國輝介紹,當前國家下大力氣來確保18億(yi) 畝(mu) 耕地的紅線,在我國現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提高水稻單產(chan) 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

據袁隆平介紹,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wei) 主食,現在每公頃生產(chan) 的稻米可養(yang) 活27人,到2050年,每公頃必須養(yang) 活43人。袁隆平告訴記者,中國雜交水稻在世界許多國家都適合種植,如果世界上雜交稻種植麵積增加7500萬(wan) 公頃,每公頃按增產(chan) 2噸計算,可增產(chan) 糧食1.5億(yi) 噸,能多養(yang) 活四五億(yi) 人口,有效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為(wei) 幫助人類告別饑荒,中國科技人員已做好準備。

■ 聲音

雜交水稻沒有轉基因

超級雜交稻和普通水稻在口感上有何不同?在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上有何不同?

對於(yu) 這些普通消費者關(guan) 注的問題,袁隆平表示,在80、90年代,主要解決(jue) 溫飽問題,追求產(chan) 量,品質和口感是第二位的。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滿足於(yu) 吃飽,而是要吃好,所以我們(men) 也做了戰略調整,既要高產(chan) ,又要優(you) 質。但有一條原則,不以犧牲產(chan) 量為(wei) 代價(jia) 求優(you) 質,我們(men) 做到了超級稻口感好得不得了。

對於(yu) “雜交水稻中有沒有轉基因技術”的疑慮,袁隆平明確表示“沒有”。此外,曾有人對雜交水稻是否有副作用也抱有疑問,袁隆平說,我們(men) 推廣雜交水稻時是1976年,已經35年了,並沒有出現副作用。

■ 現場

等到“90後”衝(chong) 上千公斤

9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ju) 行的“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攻關(guan) 重大突破記者見麵會(hui) ”上,袁隆平一襲白色西裝“亮相”。麵對記者們(men) “長槍短炮”的圍攻,老先生抑製不住內(nei) 心的激動和興(xing) 奮。

“昨天一天我都在辦公室裏等著,晚上也很焦急,睡不著覺。直到零點三十分,接到專(zhuan) 家組發來的測產(chan) 數據後,我心裏的一塊石頭才終於(yu) 放了下來。”袁隆平說。

“實現畝(mu) 產(chan) 700公斤的目標,我們(men) 用了4年時間;實現畝(mu) 產(chan) 800公斤的目標,我們(men) 又用了4年。這次畝(mu) 產(chan) 900公斤目標獲得重大突破,我們(men) 用了7年。”袁隆平說,“Y兩(liang) 優(you) 2號”衝(chong) 擊畝(mu) 產(chan) 900公斤的成功,再次證明隻要有好的品種、好的種植栽培方法和優(you) 質耕地,我國水稻仍有較大的增產(chan) 空間和提升潛力。

“這一次的成功突破意味著這個(ge) 目標完全有可能實現。”袁隆平說,下一步他將把奮鬥目標設定為(wei) 畝(mu) 產(chan) 1000公斤。

“也許十年左右時間,等我變成‘90後’時,中國超級稻就可以實現畝(mu) 產(chan) 1000公斤的目標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