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前8個(ge) 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yi) 元,同比增長30.9%。由此測算,今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wan) 億(yi) 。多位專(zhuan) 家昨日表示,在關(guan) 注財政收入的同時還要注重財政支出,未來減稅是稅製改革的目標。
財政收入增速過快引發國富民窮之憂
財政部年初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財政收入89720億(yi) 元,增長8%。從(cong) 目前財政收入狀況來看,財政收入增速已經遠遠超出8%,前8個(ge) 月的財政收入總額達到全年目標的83%。
據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測算,2010年全國財政收入為(wei) 83080.32億(yi) 元,加上今年前8個(ge) 月比去年同期增加的17533.97億(yi) 元,即使後4個(ge) 月財政收入同比零增長,全年財政收入也將超過了10萬(wan) 億(yi) 元。
財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過10萬(wan) 億(yi) 的預期使很多人擔憂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過快,或將抑製居民和企業(ye) 的積極性。並導致國富民窮。多位專(zhuan) 家表示,減稅應當成為(wei) 未來稅製改革的目標。
劉桓表示,減稅應當成為(wei) 稅製改革的目標,包括增值稅、營業(ye) 稅等稅種從(cong) 總體(ti) 上說,都應當減少。他認為(wei) 企業(ye) 要獲得發展除了具備優(you) 秀的團隊和正確的產(chan) 品市場定位外,良好的外部環境必不可少,而減稅就是為(wei) 企業(ye) 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增值稅等間接稅更有減稅空間
劉桓指出,稅收應進行結構性調整,在減稅的同時,對於(yu) 汙染環境產(chan) 業(ye) 的征稅要增加,這樣才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劉桓認為(wei) 總體(ti) 上來講稅收要有所降低。
劉桓認為(wei) 在關(guan) 注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也應該關(guan) 注財政支出,國家的財政支出是否多用於(yu) 改善民生。財政支出需要建立有效機製,公開透明,能夠讓納稅人監督。“北歐的稅負比我們(men) 重,但公眾(zhong) 抱怨卻少,主要是因為(wei) 財政收入多用於(yu) 民生。”劉桓稱。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同意結構性減稅,他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指出,要進行結構性減稅,對於(yu) 小企業(ye) 、企業(ye) 的創新活動還要給予稅收優(you) 惠要盡量減稅;但同時也要有結構性增稅,最典型的一個(ge) 是資源稅;此外,特定稅種也要有增有減,比如個(ge) 稅具有明顯的是有減稅的特色,但高收入階層要多交一些稅。
社科院財貿所財政室主任楊誌勇認為(wei) 減稅時要與(yu) 整個(ge) 財稅體(ti) 製改革結合起來,他表示雖然如個(ge) 稅等直接稅有減少的必要,但增值稅等間接稅更有減稅的空間,他認為(wei) 在減稅之前可以先考慮在支出結構上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