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別國拉進投資黑名單為(wei) 美國市場臉上再貼金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公司今年以來四處出擊,頻頻動用下調評級的利器,在下調歐洲多國主權信用評級後,最近又揚言,可能在兩(liang) 年內(nei) 調降中國信用評級。惠譽亞(ya) 太評級主管安德魯·卡胡恩表示,中國本幣債(zhai) 信評等可能在未來12至24個(ge) 月麵臨(lin) 下調。
中國經濟影響力增大
今年以來,惠譽相繼下調了對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希臘的評級。對於(yu) 惠譽輪番降級的原因,北京大學國際人力資源EMBA客座教授武欣欣對記者說,這是正常的,因為(wei) 現在全球經濟都在下滑。但有一點與(yu) 以往不同,就是過去經濟不好時,評級公司並沒有大範圍下調評級,原因在於(yu) 當時大家能看到經濟下一複蘇周期在哪裏,有希望,有信心,而這次大家還沒有看到複蘇點在哪裏,希望和信心都不夠。
惠譽還將目光投向中國和日本。9月8日惠譽警告,若中國銀行資產(chan) 質量出現實質性惡化,可能會(hui) 在兩(liang) 年內(nei) 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此外,惠譽還指出下調日本信用評級的可能性高於(yu) 50%。
“評級機構現在對中國如此關(guan) 注,是因為(wei) 我們(men)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武欣欣說:“過去中國經濟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大家很少關(guan) 注,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民幣越來越強勢,特別是在東(dong) 亞(ya) 、南亞(ya) 等地區,人民幣影響力很大,已成為(wei) 區域性國際貨幣,在這種利好形勢下,評級機構會(hui) 警示風險,提醒投資者防範風險。同時,也提醒中國銀行業(ye) 在一到兩(liang) 年內(nei) 解決(jue) 自身問題。”
誇大中國金融風險有違事實
今年以來,惠譽一直對中國金融穩定性存在擔憂,稱中國銀行業(ye) 在平台貸款、房地產(chan) 貸款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資產(chan) 質量麵臨(lin) 嚴(yan) 重惡化風險。同時,對中國地方政府債(zhai) 務也表示了擔憂。
對惠譽的質疑,專(zhuan) 家們(men) 認為(wei) ,其提醒有積極意義(yi) ,可以促使中國加強對銀行業(ye) 的風險管理和對地方投資的監管,但其描述的情況誇大了風險,與(yu) 事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