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8月份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CPI)將出現回落,但幅度有限。未來的貨幣政策仍然將穩定物價(jia) 總水平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並堅持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以穩定物價(jia) 為(wei) 主要任務的央行需要較長的時間對未來CPI的發展態勢進行充分的評估、觀察與(yu) 確認,因此貨幣政策難言放鬆,仍將延續管理通脹的宏觀調控思路。
CPI料高位回落
根據目前我們(men) 能夠觀測到的消費品價(jia) 格數據,結合翹尾因素逐步回落的影響,筆者預計8月份的CPI同比上漲約為(wei) 6.2%,9月份則繼續回落至6%以下。因此,7月份CPI同比上漲6.5%基本上可以確認為(wei) 本輪通脹的峰值。
做出上述判斷主要是基於(yu) 以下兩(liang) 個(ge) 因素:一是翹尾因素快速回落,在8月份的CPI構成中翹尾因素將比7月份下降0.6個(ge) 百分點,這是造成CPI見頂回落的主要因素;二是在CPI構成中占重要因素的豬肉價(jia) 格在8月份停止了上漲步伐,與(yu) 上個(ge) 月基本持平,這將直接削弱CPI構成中的新漲價(jia) 因素。統計數據表明,8月份豬肉價(jia) 格環比上漲僅(jin) 0.1個(ge) 百分點,遠低於(yu) 7月份環比11.7%的上漲幅度。
從(cong) 8月份物價(jia) 上漲的具體(ti) 情況來看,截至8月底,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數據顯示,除了8種水產(chan) 品平均批發價(jia) 格小幅度下降外,主要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仍然延續7月份的上漲趨勢。其中,雞蛋價(jia) 格漲幅最大,月環比接近4%;大米、麵粉的價(jia) 格比7月份同期分別上漲2.3%和0.8%;而牛肉、羊肉、白條雞價(jia) 格則比7月份同期分別上漲1.3、2.5和1.5個(ge) 百分點,豬肉價(jia) 格在經過了前期的快速上漲後,8月份價(jia) 格與(yu) 7月份基本持平。食用油價(jia) 格在消除了前期價(jia) 格管製的影響後上漲幅度明顯,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價(jia) 格分別比7月份上漲2.5、1.2和1.1個(ge) 百分點。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價(jia) 格的繼續上漲除了替代效應造成的價(jia) 格輪動因素外,中秋節的臨(lin) 近也是8月份主要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的重要因素。
從(cong) 農(nong) 業(ye) 部發布的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格指數來看,8月下旬以來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格總指數仍然呈現快速上漲趨勢。截至8月底,農(nong) 業(ye) 部菜籃子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格指數8月份均值較7月份均值上漲0.8%。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預計8月份CPI環比仍保持上漲勢頭,但是同比將開始回落。我國的整體(ti) 物價(jia) 水平經過近20個(ge) 月的持續上漲之後,在持續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下,CPI在8月份終於(yu) 見頂回落。
回落幅度有限
但是,未來一個(ge) 時期,無論從(cong) 環比還是從(cong) 同比因素來看,CPI回落的幅度都非常有限,尤其是環比仍處於(yu) 上漲的過程中,因此未來幾個(ge) 月的CPI依舊會(hui) 高位運行,物價(jia) 總水平的回落幅度非常有限。尤其是受全球流動性泛濫、輸入型通脹、國內(nei) 貨幣超發、成本推動、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本輪通脹持續的時間可能更為(wei) 長久。
另外,從(cong) 8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來看,盡管中采聯與(yu) 匯豐(feng) 發布的PMI數據都顯示,經過4個(ge) 月的持續回落之後,8月PMI出現小幅反彈,經濟發展態勢出現回穩的良好局麵;但是,PMI中的購進價(jia) 格指數卻持續走高,8月為(wei) 57.2%,較7月回升0.9個(ge) 百分點。尤其是原材料與(yu) 能源類購進價(jia) 格明顯上升,表明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趨勢仍未改變,未來通脹壓力仍然嚴(yan) 峻。
當然,未來有利於(yu) 通脹壓力緩解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增加。比如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累積效應使貨幣供應量逐步回落,從(cong) 而使物價(jia) 上漲的貨幣基礎在減弱;而美國和歐洲複蘇乏力,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利比亞(ya) 局勢趨於(yu) 穩定對大宗商品和石油價(jia) 格的上漲具有一定的抑製作用,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nei) 未來的通脹壓力。
反通脹仍將是政策首選
21世紀以來短短10多年的時間我國已經發生了3次程度不同的通脹。開始於(yu) 2010年初的這一輪通脹到目前為(wei) 止已經持續了20個(ge) 月,與(yu) 前幾次通脹相比較,本輪通脹具有以下三個(ge) 鮮明的特點:第一,物價(jia) 上漲具有普遍性。本輪通脹的一個(ge) 重要特征就是CPI統計中的8大類商品基本上呈現出普漲的特點,而前兩(liang) 次通脹主要是食品價(jia) 格的上漲,非食品價(jia) 格基本上保持相對穩定。其次,本輪通脹中食品價(jia) 格漲幅具有持久性並遠遠超過其他類商品。以7月份為(wei) 例,食品價(jia) 格上漲14.8%,影響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約4.38個(ge) 百分點;非食品價(jia) 格上漲2.9%,影響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約2.12個(ge) 百分點。再次,當前廣義(yi) 的通脹率更為(wei) 嚴(yan) 重。本輪通脹是在城市樓房等資產(chan) 價(jia) 格快速上漲之後發生的,與(yu) 一般消費品價(jia) 格的上漲相比較,資產(chan) 價(jia) 格在最近3年多的時間漲幅更是驚人。2008年以來我國許多城市的房價(jia) 高速上漲,短短幾年的時間,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價(jia) 幾乎上漲了1倍;而玉石、文物、古董、名酒、名畫等可以收藏的商品價(jia) 格也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從(cong) 投資品到消費品的物價(jia) 普漲表明,當前貨幣推動物價(jia) 上漲的因素比以往任何一個(ge) 時期更為(wei) 明顯。
溫總理近期在《求是》雜誌上撰文表示,穩定物價(jia) 總水平仍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宏觀調控的取向不能變。並明確表示要盡可能使物價(jia) 漲幅在下半年降得多一些,保持物價(jia) 總水平基本穩定,並為(wei) 明年穩定物價(jia) 打下好的基礎。
盡管當前的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已經連續3個(ge) 月控製16%的調控目標範圍以內(nei) ,而且7月份的廣義(yi) 貨幣供應量(M2)比上個(ge) 月減少7883億(yi) 元,同比僅(jin) 增長14.7%,但是央行在控製流動性方麵絲(si) 毫沒有鬆懈。並在貨幣政策分析報告發布不久果斷地繼續收縮貨幣信貸,從(cong) 9月5日起將商業(ye) 銀行的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以及銀行承兌(dui) 匯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這意味著商業(ye) 銀行體(ti) 係累計需上繳的存款準備金達到9500億(yi) 元左右,相當於(yu) 未來6個(ge) 月內(nei) 上調兩(liang) 至三次存款準備金率。
總之,長期居高不下的物價(jia) 和房價(jia) 仍然是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持續關(guan) 注的重點。目前中央政府穩定物價(jia) 、保障民生的決(jue) 心很大,而這一切都需要反通脹的政策體(ti) 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