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準備金新規大幕開啟 中小銀行或將麵臨業務轉型

保證金存款上繳已吹響“集結號”。5日,工、農(nong) 、中、建、交五大行和郵儲(chu) 銀行正式向央行上繳保證金存款,其他股份製商業(ye) 銀行10天後也將開始上繳。據推算,五大行5日上繳的保證金存款額為(wei) 750億(yi) 元左右。市場人士測算,商業(ye) 銀行體(ti) 係需上繳的保證金存款累計達9500億(yi) 元左右。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準備金新規帶來的客觀效果是,年內(nei) 商業(ye) 銀行流動性將持續收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表外票據融資業(ye) 務的擴張,中小銀行或將麵臨(lin) 較大的業(ye) 務轉型壓力。但是,年內(nei) 流動性進一步收緊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數額

央行將吸納保證金存款約9500億(yi) 元

央行數據統計,今年1至7月保證金存款累計增量接近銀行存款增量的20%,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的人民幣保證金存款餘(yu) 額高達4.44萬(wan) 億(yi) 元,占存款餘(yu) 額的5.7%左右。

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根據準備金新規,保守估計,商業(ye) 銀行體(ti) 係累計需上繳的保證金存款為(wei) 9500億(yi) 元左右,相當於(yu)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30個(ge) 基點左右,接近上調存款準備金率3次的效果。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宗良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表示,“由於(yu) 貨幣政策總體(ti) 收緊,今年保證金存款出現大幅增長,而對這類存款貢獻最大的就是承兌(dui) 匯票保證金,其次為(wei) 開出信用證保證金及保函保證金。”

從(cong) 工、農(nong) 、中、建、交五大行發布的中期業(ye) 績報告來看,截至6月30日,五大行保證金存款餘(yu) 額分別為(wei) ,工行4786億(yi) 元、農(nong) 行2479億(yi) 元、中行4718億(yi) 元、建行3955億(yi) 元、交行3573億(yi) 元。其保證金存款占總存款的比例除交行超過10%外,其他四行均在6%以下。宗良認為(wei) ,“相對於(yu) 中小銀行而言,新規對於(yu) 大行的流動性衝(chong) 擊相對較小。”

央行準備金新規指出,中農(nong) 工建交及郵儲(chu) 銀行等六家國有大型銀行,按21.5%的比例分三階段計提存款準備金,第一階段是9月5日到10月4日,交納20%;10月5日到11月4日,交納40%;11月5日之後交納最後40%。由此,《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計算,未來三個(ge) 月中,五大行將上繳保證金存款4000多億(yi) 元。

由於(yu) 中小型銀行存貸比較高,保證金存款占比也相對較高,因此,這類銀行將按照19.5%的比例分6個(ge) 月計提存款準備金,即2011年9月15日至2012年1月14日每月交納15%,2012年1月15日至2012年3月15日每月交納20%。如此推算,未來6個(ge) 月中小型銀行也將上繳6000億(yi) 元左右。

一位銀行業(ye) 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按月測算,如果以7月份數據為(wei) 計算基礎,9月份起,因補繳準備金引起的資金回籠規模大約為(wei) 1500億(yi) 元、2300億(yi) 元、2300億(yi) 元、770億(yi) 元、1000億(yi) 元和1000億(yi) 元。因此,10月和11月影響最大。

衝(chong) 擊

短期內(nei) 流動性緊張局勢加劇

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ye) 拆借利率(Libor)開始全線抬頭,其中,隔夜拆借利率為(wei) 3.8892,較上周五上升了40.84個(ge) 基點,7天和14天拆借利率分別為(wei) 4.8775、5.3167,較上周五分別上升67.54和34.75個(ge) 基點。銀行間市場交易員認為(wei) ,因保證金繳款開始促使當日拆借利率上漲,對於(yu) 短期內(nei) 商業(ye) 銀行流動性收緊的趨勢也可謂“一葉知秋”。

今年,銀行流動性趨緊的局麵一直持續,作為(wei) 衡量銀行流動性的指標之一,超儲(chu) 率代表著銀行閑置資金的充裕程度,因而其變化情況也決(jue) 定了貨幣市場的資金價(jia) 格。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超儲(chu) 率)為(wei) 0.8%,延續了一季度末以來的下降趨勢,降幅甚至有所擴大,至0.7個(ge) 百分點。這意味著,“超儲(chu) 率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大了,保證金上繳加劇了流動性收緊,超儲(chu) 率還將繼續下降。”宗良認為(wei) 。

同時,銀行流動性缺口也開始顯現。所謂銀行流動性缺口是指一定期限內(nei) 到期資產(chan) 與(yu) 負債(zhai) 之間的差額。從(cong) 建行的情況來看,其中期也報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30日,建行集團各期限累計缺口7386.76億(yi) 元,較上年末增加377.71億(yi) 元。

在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chan) /流動負債(zhai) )方麵,其值越高,銀行短期償(chang) 債(zhai) 能力越強,監管部門要求該比率不得低於(yu) 25%。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行人民幣流動性比率為(wei) 50.97%,較上年末下降了近1個(ge) 百分點。工行方麵認為(wei) ,截至至6月末,該行3個(ge) 月至1年的流動性負缺口有所擴大,其流動性比率30.3%,較上年末下降了1.5個(ge) 百分點。股份製商業(ye) 銀行中,民生銀行流動性比率為(wei) 25.49%,較上年末下降了7.75個(ge) 百分點,且已逼近監管紅線,其流動性壓力可見一斑。

“在結構層麵,本次上調繳存基數對於(yu) 各銀行的影響則十分不均衡,這正是風險所在。”安信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認為(wei) ,在短期,雖然拆借手段可以補充流動性缺口,但由於(yu) 部分保證金占比高的銀行所麵對的流動性缺口大於(yu) 準備金率上調,易變現資產(chan) 的拋壓不可避免。”

按照簡單的測算,保證金存款上調對於(yu) 貸款規模的影響大約擠壓6300億(yi) 元左右,對於(yu) 全年的信貸空間有所擠壓,但是幅度有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鄒平座表示,“在原本存貸比就較高、票據融資業(ye) 務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中小銀行會(hui) 加速自身業(ye) 務結構的調整,以此應對流動性緊縮。”

趨勢

調控政策或多元化

事實上,也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此次央行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到準備金存款的上繳範圍有“一石三鳥”的作用,一來明確政策方向,調整市場預期;二來豐(feng) 富流動調控渠道,加強流動性規模可控性;三來加大貨幣政策覆蓋範圍,理順調控渠道。

“央行加息受到了中外利差較大可能會(hui) 吸引熱錢流入以及可能會(hui) 影響消費和資本市場等因素製約,而在連續上調準備金率之後,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21.5%的曆史高位,部分中小銀行資金吃緊,一些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融資難,上調準備金率的空間也變得日益狹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微博)分析認為(wei) ,在這種背景下,“準備金新規”為(wei) 貨幣政策調控擴大了餘(yu) 地、拓展了空間。

央行在今年以來基本上都保持流動性收縮的態勢,但是分別在2月和6月,兩(liang) 次通過逆回購的形式來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國海證券銀行業(ye) 分析師表示:“下半年如果不存在大規模外匯占款,流動性將出現非常大的短缺,類似於(yu) 兩(liang) 次的情況應該將會(hui) 再現。”

盡管準備金新規給銀行流動性帶來了進一步收緊的客觀效果以及抑製了銀行表外票據融資業(ye) 務的擴張,但未來企業(ye) 融資成本或許也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目前,銀行轉貼現年化利率都在9%以上。鄒平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旦信貸供給方麵收縮,那麽(me) 無疑中小企業(ye) 的融資成本就會(hui) 升高,這將衝(chong) 擊中小企業(ye) 的生產(chan) 利潤,對整個(ge) 宏觀經濟而言,未來銀行流動性的緊縮空間已經不大。

農(nong) 業(ye) 銀行票據營業(ye) 部最新報告指出,近期宏觀政策不會(hui) 出現大的緊縮,票據市場利率大漲可能性不大,但由於(yu) 繳存存款準備金以及季末存款考核等因素,市場資金麵可能趨緊,票據市場利率或將維持高位盤整態勢。這意味著,企業(ye) 短期融資成本的壓力將凸顯。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wei) ,下半年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可能性較小。“由於(yu) 準備金新規推出後,中小銀行在貨幣市場上融入資金的需求增加,可能會(hui) 階段性地推動市場利率大幅走高,因此年內(nei) 加息的可能性也較小;如果外匯占款不大量增加,下半年央行票據發行量也可能減少。雖然準備金新規具有收縮流動性的作用,但未來央行還可以通過其他工具來調節流動性,甚至根據形勢變化進行反向調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