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二三線城市限購擴大 樓市投資謹慎為先

  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對已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要繼續嚴(yan) 格執行相關(guan) 政策,而房價(jia) 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調控。

  7月26日,國家住建部向各省住建廳下發一份全名為(wei) 《關(guan) 於(yu) 進一步落實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有關(guan) 問題的函》的文件。根據該文件要求,各省級住建廳在8月20日之前要向住建部提交房地產(chan) 市場上半年的調控工作情況及需要采取必要限購措施的城市名單。住建部在該文件的附件中公布了五大限購標準,為(wei) 新增限購城市名單給出建議:第一,6月份國家統計局新建住房價(jia) 格指數同比增幅或1至6月新建住房價(jia) 格指數月環比增幅較高、排名靠前的;第二,6月份新建商品住房均價(jia) 比去年年底漲幅超過或者接近全年房價(jia) 控製目標的;第三,1至6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較高的;第四,位於(yu) 已限購區域中心城市周邊,外地購房比例較高的;第五,存在房價(jia) 上漲過快、調控政策執行不嚴(yan) 格等突出問題,社會(hui) 反映強烈的。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建議,將符合上述條件較多(兩(liang) 條以上)的城市,列入此次新增限購城市名單中,並表示各省級住建廳可考慮具體(ti) 的實際情況,自行對標準作出適當修改。

  ■政策動向

  擴大限購成大勢所趨

  日前,各地已將相關(guan) 情況報告送住建部,這意味著,新一輪專(zhuan) 門指向二三線城市的限購政策即將出台。雖然住建部沒有自定限購名單直接對某些城市實行限購,具體(ti) 政策將以地方政府的意誌為(wei) 主,但其正在加大督促各省級地方政府自覺限購的力度也是不容置疑的。

  以往經驗表明,限購政策實施後,有效抑製了部分市場需求,樓市成交量的確不樂(le) 觀,多個(ge) 重點城市的庫存量保持大幅攀升。據中國指數研究院7月監測數據表明,監測的10個(ge) 重點城市中,廣州、重慶、杭州和武漢成交量皆環比下滑。其中,廣州商品住宅庫存量增量達到了21.46萬(wan) 平方米。

  據中原地產(chan) 發布的監測數據,從(cong) 最近4個(ge) 月的供求比來看,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的住宅供求比連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整體(ti) 供求比分別為(wei) 1.74:1、1.58:1、2.63:1、1.63:1,而上海、廣州、重慶的供求比相對合理,分別是1.26:1、1.03:1、1.11:1。

  從(cong) 市場的表現來看,上述供求比已達高位的城市如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其實質性降價(jia) 的樓盤正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而上海、廣州的住宅價(jia) 格目前依然比較堅挺。

  另據中原地產(chan) 研究中心提供的新建住房數據顯示,7月,14個(ge) 重點城市的新建住宅總成交麵積為(wei) 727萬(wan) 平方米,環比微漲1.31%。與(yu) 6月相比,7月成交出現明顯反彈的城市有深圳、天津、南京、青島、長春;成交與(yu) 上月基本持平的城市則是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東(dong) 莞、合肥;而成交出現明顯下滑的城市包括廣州、重慶、石家莊。7月表現較佳的城市中,天津、青島、長春延續了較好的反彈勢頭,月度成交量正逐步接近曆史平均水平。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城市限購輻射影響,加之目前針對二三線城市的新一輪限購政策出台,其房地產(chan) 的後市不看好,樓價(jia) 增幅不會(hui) 很大,不是很值得投資者加大投資力度。但是在缺乏更好的投資渠道時,對持有的房產(chan) 處理也要慎重,不要急於(yu) 拋盤。

  ■投資建議

  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之下,即將到來的傳(chuan) 統房地產(chan) 旺季是否因此受到影響,哪些二三線城市將被列入新“限購令”,逐漸成為(wei) 房地產(chan) 不同投資人士共同關(guan) 注的焦點。有人認為(wei) ,在嚴(yan) 厲的限購及信貸政策環境下,市場成交量難言樂(le) 觀,房價(jia) 下行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大。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對目前的房地產(chan) 投資有不同的意見看法。

  投資應轉向寫(xie) 字樓等優(you) 質物業(ye)

  ◎世聯地產(chan) 首席技術官黎振偉(wei) :

  “這一次的限購政策其實是明確指向打擊房地產(chan) 投機的,如果由於(yu) 一線城市投資者的幹預,推高了二三線城市房地產(chan) 價(jia) 格,這將不利於(yu) 二三線城市房地產(chan) 的健康發展。”世聯地產(chan) 首席技術官黎振偉(wei) 表示,對於(yu) 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大城市,住宅投資應該進行轉移。

  對此,黎振偉(wei) 給投資者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投資者應該選擇並未限購的城市,對於(yu) 進行異地投資的投資者,要注意謹慎,應該保持冷靜,絕對不能盲目跟風。其次,投資應轉向優(you) 質物業(ye) ,如寫(xie) 字樓,投資者不能饑不擇食,應該綜合考慮樓盤品牌、地段、商業(ye) 效益等。另外,在物業(ye) 升價(jia) 形勢下,其實投資者還可以轉向投資較為(wei) 穩定的物業(ye) 投資基金。

  對於(yu) 二三線樓市,據中國指數研究院2011年7月中國房地產(chan) 百城價(jia) 格指數顯示,2011年7月全國100個(ge) 城市住宅平均價(jia) 格是8874元/平方米,較6月上漲0.21%,其中66個(ge) 城市的價(jia) 格環比上漲,大多是二三線城市。

  黎振偉(wei) 表示,雖然目前的針對性調控的確加快二三線城市房價(jia) 增長,但其房價(jia) 其實不可能像一線城市市場那樣快速、長期增長,投資者不妨選擇一些經營性、出租性的物業(ye) 來投資。

  廣州二手樓市可降價(jia) 5%-8%出售

  ◎滿堂紅廣州市場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

  “目前,剛性需求購房者可以考慮處於(yu) 中心區外圍與(yu) 郊區之間過渡帶的樓盤。”滿堂紅廣州市場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表示,以廣州的二手房地產(chan) 市場為(wei) 例,總體(ti) 來說上半年的二手房成交量不大,但基本上已經到達了萎縮的底線。

  周峰認為(wei) ,對於(yu) 帶有投機性質的持有多套物業(ye) 的小業(ye) 主來說,應該可以試著降價(jia) 5%致8%放手出售。因為(wei) 截至目前二手樓房價(jia) 較去年同期已經上漲30%以上,此時放手是有一個(ge) 可觀的盈利空間的。

  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2011年7月全市10區的二手住宅登記量為(wei) 47.66萬(wan) 平方米,同比減少17.9%。當月二手樓市場呈現構築底部跡象,地產(chan) 中介行促成的買(mai) 賣交易量與(yu) 6月持平,租賃交易量環比減少6.5%。

  滿堂紅研究部對其促成的交易數據分析顯示,7月份廣州總體(ti) (不含南沙)二手住宅成交均價(jia) 為(wei) 13882元/平方米,環比上升2.8%,同比上升29.5%。

  有更好投資渠道才能放手賣盤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

  “總體(ti) 來說,一線城市房價(jia) 將會(hui) 有小幅下調,整體(ti) 態勢還是比較平穩,未來預計不會(hui) 有大漲大跌的趨勢。”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表示,上半年房地產(chan) 調控在控製成交量方麵雖然取得了顯著效果,但各大城市房價(jia) 依然保持高位。在這樣的市場預期下,一手市場目前顯然不適合有剛性需求的老百姓。

  “在目前通脹的大背景下,必須要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才值得投資者放手樓盤。”劉淵認為(wei) ,網絡傳(chuan) 言的溫州樓市崩盤傳(chuan) 聞有一定誇大,因為(wei) 集體(ti) 拋售樓盤的情況在一線城市都沒有出現過。如2008年曾出現過連續9個(ge) 月的房價(jia) 下跌,但是當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投資者都沒有將手中的樓盤大量拋售。

  “而對於(yu) 尋求長期投資的人士來講,其實此次針對二三線城市的新一輪限購政策對其投資產(chan) 生的影響並不大。”劉淵表示,新樓盤將有減價(jia) 趨勢,是比較看好的投資對象。

  新樓短期投資者應適當回避

  ◎滿堂紅中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曉華:

  滿堂紅中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曉華表示,以中山的二手樓市場為(wei) 例,據目前中山市的市場情況來看,短期內(nei) 實行限購的可能性不大。中山市二手樓市場成交量在限購政策出台以前就開始下跌。截至8月15日,比上個(ge) 月同期下跌近兩(liang) 成,預計下半年成交量還將繼續下跌,而價(jia) 格將微量回調。

  這對於(yu) 長期投資者其實影響並不大,在住宅限購的大背景下,租金回報率相對較高且穩定的寫(xie) 字樓成了投資者新的目標。目前中山的租金回報率是比較理想的,年回報率達到5%,相比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2%已經很理想,投資者可繼續持有或加大投資。

  陳曉華表示:“而對有剛性需求的改善需求型購房者來說,下半年將是購房的好時機。中山市場在珠三角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中屬於(yu) 價(jia) 格低位,價(jia) 格繼續下降的空間並不大,加之考慮今年來交通帶動等因素,我們(men) 對下半年中山市二手樓市場的展望還是樂(le) 觀的。”

  而說到新樓市場,他表示,上半年價(jia) 格已經有超20%的大幅度下調,而下半年新樓價(jia) 格明降、暗降成為(wei) 趨勢,因此投資者要保持謹慎,對於(yu) 炒樓、賺差價(jia) 的短期投資者,陳曉華建議:“應該適當回避。”

  ■投資警示

  房地產(chan) 信托

  高收益恐難持續

  在銀行全麵收緊房地產(chan) 信貸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需要將融資的觸角伸向成本更高的房地產(chan) 信托。為(wei) 防止信貸政策進一步收緊,不少中小型放房企寧願承受接近20%的高成本,換取過冬的救命流動資金。然而,房地產(chan) 政策加速收緊,在“金九銀十”到來之前二三線城市開始限購,這個(ge) “冬天”或許比各大地產(chan) 商想象的更為(wei) 漫長。房地產(chan) 信托的高收益兌(dui) 付風險開始大幅度上升。

  房企大量借道信托 監管嚴(yan) 控資金隱患

  中國銀監會(hui) 授權中國信托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中國信托資產(chan) 規模達37420億(yi) 元,比上季度末增長14.5%,約17%投向了房地產(chan) 領域。上半年投向房地產(chan) 領域的新增信托資金累計達2077.7億(yi) 元,比一季度末金額大幅增長近兩(liang) 倍。

  由於(yu) 房地產(chan) 信托發行過快,以銀行信貸投向限製為(wei) 主的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大受影響,麵臨(lin) 著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困局。加上房地產(chan) 企業(ye) 在調控下風險劇增,不少房地產(chan) 信托經營不規範,從(cong) 4月份開始市場傳(chuan) 出“叫停”房地產(chan) 信托的傳(chuan) 聞,5月份更是一片風聲鶴唳。

  盡管一次次的“喊停”隻是虛驚一場,但是銀監會(hui) 收緊房地產(chan) 信托的決(jue) 心已經非常明確。銀監會(hui) 主席劉明康曾多次強調要對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的一些新苗頭密切監測、加強研判,加強房地產(chan) 信托業(ye) 務的監管。而銀監會(hui) 目前更要求信托公司每月上報《房地產(chan) 信托業(ye) 務風險監測表》,匯報每一個(ge) 房地產(chan) 信托項目的資金投向、資金運用方式、風險控製措施等信息,並要求信托公司都要詳細說明抵押或擔保措施。對於(yu) 三個(ge) 月內(nei) 到期兌(dui) 付的房地產(chan) 信托項目,要求填列第一、第二及其他還款來源,並根據5級風險進行自評。除了信托公司自己的判斷,《監測表》還要求各地銀監局對三個(ge) 月內(nei) 到期兌(dui) 付的房地產(chan) 信托項目逐一出具“對項目到期兌(dui) 付風險的判斷意見”。此外,還要求信托公司在《監測表》列明“資金來源有無銀行理財資金”。

  樓市成交在下滑 房地產(chan) 信托收益風險徒增

  然而,目前房地產(chan) 信托仍然以超過10%的收益率吸引著市場大量的資金。根據用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截至18日)房地產(chan) 信托收益率達10.41%,比7月份10.38%略有上升,而信托產(chan) 品整體(ti) 收益率達9.54%,比7月份9.23%高約3個(ge) 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chan) 信托的平均年收益率為(wei) 9.81%,比2010年全年房地產(chan) 信托8.92%的平均年收益率上升了一成多。自2010年10月份起,房地產(chan) 信托收益率一路走高,特別是今年5至6月份,房地產(chan) 信托的平均收益率超過了10%,從(cong) 而拉動信托產(chan) 品整體(ti) 收益率超過9%。與(yu) 其他信托產(chan) 品相比,房地產(chan) 信托收益普遍比其他產(chan) 品高出1.5個(ge) 百分點。

  然而,在房地產(chan) 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情況下,如此的高收益是否能夠兌(dui) 付或者持續將成為(wei) 一個(ge) 很大的疑問,10%以上的超高收益同時也意味著超高風險。業(ye) 內(nei) 人士對媒體(ti) 表示,監管層目前對這部分業(ye) 務如此緊張監控,主要是擔心目前商品房成交量下降,造成的房地產(chan) 信托資金兌(dui) 付問題。一旦市場上有項目無法如期兌(dui) 付,對信托業(ye) 造成的影響將較大。

  此前,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暘對南方日報記者分析表示,如果監管部門真的要再次出緊縮政策,估計是會(hui) 暫停房地產(chan) 新增信托業(ye) 務。不過一旦真的實施,將給信托企業(ye) 帶來較大的影響。整體(ti) 上來看,從(cong) 緊的預期也會(hui) 影響未來發行的房地產(chan) 信托的資金募集情況。

  此外,由於(yu) 信托相對流動性差,目前房地產(chan) 信托期限長,相對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在外部宏觀動蕩的情況狹隘,投資風險也在增加。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