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時間表或許不太可能了,一方麵,這兩(liang) 年來,國內(nei) 市場老是出現當調不調、漲多跌少;另一方麵,有關(guan) 部門始終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存在密切的聯係,未完全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調整價(jia) 格。”
“中國成品油定價(jia) 機製中,國家發改委《石油價(jia) 格管理辦法(試行)》中22天和4%的調價(jia) ‘必要條件’確實可能成為(wei) 相關(guan) 部門的改革方向。”8月21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但目前最關(guan) 鍵的問題不是‘怎麽(me) 改’,恰恰是‘何時改’。”
日前,有消息援引國家發改委內(nei) 部人士的話稱,政府正加緊改革試行的成品油定價(jia) 機製,“內(nei) 部討論中承認了定價(jia) 機製的不成熟,將調價(jia) 參考周期的22個(ge) 工作日縮短至10天的呼聲比較高,但放權的可能性不大”。
“不得不承認,10天或14天,及縮短4%的調價(jia) 幅度均是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有益建議。”林伯強解釋稱,“尤其是,與(yu) 2009年和2010年相比,國際油價(jia) 2011年的波動幅度一直較大,這直接影響到了國內(nei) 成品油的調價(jia) 。一個(ge) 典型案例是,隨著國際油價(jia) 在今年走勢的反反複複,國內(nei) 油價(jia) 從(cong) 4月7日開始就再沒有調整過。但做個(ge) 假設,如果變為(wei) 10天和2%的調價(jia) 條件,就不會(hui) 出現長時間不調整國內(nei) 油價(jia) 的情況。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國內(nei) 成品油定價(jia) 機製或需要加速改革。”
在林伯強看來,一旦截至本月底國內(nei) 汽、柴油價(jia) 格仍沒有下調,那麽(me) 相關(guan) 部門就很有可能在壓力下加速定價(jia) 機製改革的步伐。大宗電子商務平台金銀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8月24日至8月28日期間,國際油價(jia) 的變化幅度就可能達到“-4%”的調價(jia) “紅線”。
但曾有能源專(zhuan) 家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改革不是說加速就加速的。“這個(ge) 時間表或許不太可能了,因為(wei) 相關(guan) 部門已沒有當初這麽(me) 有公信力了。”對此,中國價(jia) 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一方麵,這兩(liang) 年來,國內(nei) 市場老是出現‘當調不調’、‘幹脆不調’或‘漲多跌少’的情況;另一方麵,有關(guan) 部門始終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存在密切的聯係,未完全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調整價(jia) 格。”
崔新生還表示,即使能在年內(nei) 推出,其又能體(ti) 現怎樣的意義(yi) ?“比如,有關(guan) 部門的改革仍盯著國際油價(jia) ,而不是切實考慮到國內(nei) 的實際情況,改革的效果就可能打折扣。”崔新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