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支持香港經濟社會(hui) 持續發展,深化內(nei) 地與(yu) 香港的經貿金融合作,中央政府本月17日在香港宣布推出一係列新措施,而在支持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方麵可謂“著墨”最多。
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
“著墨”之處多是引人注目的“大動作”,包括支持香港企業(ye) 使用人民幣赴內(nei) 地直接投資(即人民幣FDI)、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即RQFII)投資境內(nei) 證券市場、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增加赴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的境內(nei) 機構規模與(yu) 發債(zhai) 規模、中央政府在港發行國債(zhai) 將作為(wei) 長期製度安排、開展外資銀行以人民幣增資試點等。
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ye) 務以2004年2月香港銀行正式開辦人民幣業(ye) 務為(wei) 起點,在過去7年中逐步發展成熟,其間經過人民幣業(ye) 務擴大、境內(nei) 外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建立與(yu) “擴容”等關(guan) 鍵性節點。而此次推出的多項新政因其意義(yi) 重大、影響深遠,被業(ye) 界視為(wei) 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的又一裏程碑。
香港人民幣存款找到“出路”
在人民幣直接投資方麵,匯豐(feng) 中國區經濟學家郭浩莊的研究團隊認為(wei) ,今後境外企業(ye) 投資內(nei) 地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改變了目前需要逐個(ge) 審批的局麵。這將鼓勵境外企業(ye) 在跨境交易中選擇使用人民幣,由此可能加速人民幣資金進出中國內(nei) 地。
渣打銀行亞(ya) 洲區經濟師劉健恒的研究團隊說,以人民幣直接投資內(nei) 地的“大門”敞開,為(wei) 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找到了“出路”。而其審批程序的精簡也讓境內(nei) 機構可以更加便捷地把通過離岸人民幣債(zhai) 券(俗稱“點心債(zhai) ”)募集到的資金轉回內(nei) 地。
在資產(chan) 投資方麵,郭浩莊團隊認為(wei) ,RQFII的出現是香港市場期盼已久的事情。此外,新措施中也提到,允許內(nei) 地企業(ye) 來港發行“點心債(zhai) ”,而不再局限於(yu) 內(nei) 地金融機構,這將有利於(yu) 香港人民幣債(zhai) 券市場的發展。
劉健恒團隊認為(wei) ,RQFII的推出有利於(yu) 鞏固香港作為(wei) 離岸人民幣資產(chan) 管理中心的地位。
人民幣投資等成為(wei) 香港增長點
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麵,郭浩莊團隊認為(wei) ,新措施宣布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這固然十分重要,但鑒於(yu) 目前試點的20個(ge) 省區市的出口量占到全國總量的90%以上,因此這項決(jue) 定的象征意義(yi) 更大一些。
此外,新措施中還提出,在內(nei) 地推出港股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以間接形式允許內(nei) 地投資者購買(mai) 港股,可謂替代版的“港股直通車”。而財政部也表示,將把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zhai) 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製度安排,這將有利於(yu) 香港市場形成零風險投資的基準利率。
大和資本市場經濟學家賴誌文團隊的研究報告則預測,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潛力將為(wei) 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未來五年香港的三個(ge) 增長點包括: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心;包括債(zhai) 券、貸款和首次公開募股(IPO)在內(nei) 的人民幣資本中心;人民幣投資和財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