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負利率已經持續了20多個(ge) 月,一年期存款利率和同期CPI相比較有大約2個(ge) 百分點的缺口。長期負利率不僅(jin) 導致大量資金“脫媒”,而且還會(hui) 誘發新的物價(jia) 上漲。適度上調基準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其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明顯小於(yu)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同時,調控必須兼顧經濟增長,這就要求調控政策盡量做到合理的鬆緊搭配。在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同時,應當輔之以相對寬鬆的財政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了2011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認為(wei)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複蘇進程還很脆弱的情況下,我國經濟仍然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並繼續朝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在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中,居民收入和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較快,進出口總體(ti) 平穩較快增長。但是,經濟運行中物價(jia) 上漲較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因此穩定通脹及其預期仍然是下一階段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未來物價(jia) 仍處較高水平
受貨幣超發、成本推動、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物價(jia) 上漲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過。1月和2月的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CPI)均為(wei) 4.9%,3月份為(wei) 5.4%,4月份為(wei) 5.3%,5月份為(wei) 5.5%,6月份為(wei) 6.4%,7月份為(wei) 6.5%。前7個(ge) 月我國CPI總體(ti) 上漲了5.6個(ge) 百分點。
從(cong) 環比因素來看,物價(jia) 上漲的動力一直在強化。今年以來CPI環比基本上呈逐月上漲趨勢,7月份CPI環比更是大幅度上漲0.5個(ge) 百分點。CPI環比持續上漲表明,未來一個(ge) 時期,受新漲價(jia) 因素逐步加強的影響,我國的物價(jia) 總水平仍將持續在高位運行。未來5個(ge) 月,在翹尾因素減弱的情況下,新漲價(jia) 因素將成為(wei) 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動力。
受翹尾因素回落的影響,盡管本輪通脹在7月份可能見頂,但是未來通脹壓力仍然很大。從(cong) 最近兩(liang) 周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來看,主要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如肉類、禽蛋、食用油、糧食等都呈現出價(jia) 格穩步上漲的發展態勢。從(cong) 非食品領域的價(jia) 格走勢來看,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美債(zhai) 危機和美國經濟疲軟的衝(chong) 擊,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走低,除黃金以外的大宗商品基本上呈現普跌格局;其中,紐約原油期貨跌至8個(ge) 月來新低。此外,國內(nei) 貨幣緊縮效果逐步顯現也使得非食品領域通脹壓力逐步緩解。結合曆年下半年CPI走勢,筆者預計7月份的6.5%可能是全年CPI同比漲幅的最高點,但是未來幾個(ge) 月份的CPI同比上漲仍會(hui) 在6%以上,物價(jia) 總水平的回落幅度非常有限。
通脹的貨幣基礎正在弱化
通脹已經成為(wei) 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持續的物價(jia) 上漲,不僅(jin) 抬高了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增加了居民的消費負擔,嚴(yan) 重影響了低收入群體(ti) 的基本生活,而且影響了社會(hui) 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給經濟運行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為(wei) 了治理通脹,年初以來央行事實上一直執行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央行綜合、交替使用數量和價(jia) 格型工具以及宏觀審慎政策工具,6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共計3個(ge) 百分點,4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製,加強流動性管理。在多項調控措施的綜合作用下,貨幣信貸增長逐漸向常態回歸。7月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77.2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2.9個(ge) 百分點;狹義(yi) 貨幣(M1)餘(yu) 額27.0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6%,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和11.3個(ge) 百分點。
在多次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所產(chan) 生的累積緊縮效應的影響下,貨幣供應量上漲的動力在逐步減弱,M2同比增長已經連續4個(ge) 月回落到16%以下,引致物價(jia) 上漲的貨幣因素正在逐步弱化。今後,貨幣供應量仍將是一個(ge) 逐步回落的過程,預計今年年底廣義(yi) 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將回落至12%附近。
在貨幣供應量已經逐步回落,通脹壓力在今後的幾個(ge) 月明顯緩解的情況下,央行的貨幣政策或將采取“定向寬鬆”方式,即對保障房建設、中小企業(ye) 融資、三農(nong) 等領域給予融資政策傾(qing) 斜。但是在目前經濟增長穩定,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尚不具備顯著放鬆的條件。
靈活運用價(jia) 格型工具
通脹是央行宏觀調控政策關(guan) 注的首要問題。央行報告指出,為(wei) 了實現保持物價(jia) 總水平基本穩定這一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今後要加強對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的觀察和分析,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提高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之間的關(guan) 係。央行還特別強調,應合理運用利率等價(jia) 格調控手段,調節資金需求和投資儲(chu) 蓄行為(wei) ,管理和引導通脹預期。
相對於(yu) 當前的利率水平和通脹發展趨勢,我國的基準利率仍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我國的負利率已經持續了20多個(ge) 月,一年期存款利率和同期CPI相比較有大約2個(ge) 百分點的缺口。長期負利率不僅(jin) 使居民儲(chu) 蓄受到嚴(yan) 重損失,導致大量資金“脫媒”,而且還會(hui) 誘發新的物價(jia) 上漲。目前一般企業(ye) 的貸款利率基本上都上浮了30%,部分中小企業(ye) 貸款利率甚至上浮了70%。在這種情況下,適度上調基準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其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明顯小於(yu)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而且,加息具有宣示作用,對於(yu) 管理和引導通脹預期意義(yi) 重大。因此,今後央行應該更加注重利率工具的作用,在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應通過加息來穩定通脹預期。
當然,宏觀調控必須兼顧治理通脹與(yu) 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之間的平衡,這就要求調控政策盡量做到合理的鬆緊搭配。在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同時,應當輔之以相對寬鬆的財政政策,如擴大對保障房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針對中小型企業(ye) 的結構性減稅與(yu) 融資扶持等,以防止未來經濟出現下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