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開、公平、正義(yi) 一直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為(wei) 把保障房分給真正需要的人,北京嚴(yan) 格貫徹製度措施,認真開展專(zhuan) 項核查,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審核備案家庭24萬(wan) 餘(yu) 戶,取消5300戶騙租騙購家庭的保障房資格。其中有300多戶已經入住保障房的家庭,也已被清退。
北京市住建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本市在配租配售方麵嚴(yan) 格執行“三級審核、兩(liang) 次公示”製度,目前已審核備案家庭24萬(wan) 餘(yu) 戶,從(cong) 街(鄉(xiang) )審核部門直接查出的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約占申請家庭總量的10%。
住房保障部門還與(yu) 公安、社保、地稅、車管等部門建立聯網查詢機製,在購房者條件、房屋使用等相關(guan) 方麵設立相對嚴(yan) 格的限製。對提供虛假材料如隱瞞家庭收入、住房等,以及偽(wei) 造證明騙租騙購保障房的家庭,不論是在申請期間、輪候期間,還是已經簽訂購房或租房合同,甚至入住的,都堅決(jue) 取消資格,令其退出申購程序。
近來,各地接連曝出廉租房騙租、經適房騙購現象,源於(yu) 騙購騙租被查處後,相關(guan) 責任人除取消資格或退回房屋外,極少受到法律上的懲處。以北京為(wei) 例,騙購騙租被查處後,相關(guan) 家庭除受到“5年內(nei) 不得再申請”的懲罰外,幾乎沒有其他損失。而且,很多地方對申請人單位協助造假、資格審核不嚴(yan) 等也很少追究責任。
同樣是麵對騙租騙取保障房,石家莊市近日規定:對不符合條件的承租戶,除取消保障資格外,還將當事人的行為(wei) 記入數字住房保障信息管理係統,處3萬(wan) 元罰款,終身不再受理其城鎮住房保障申請。
專(zhuan) 家指出,目前我國信用製度尚不完善,許多申請人的收入水平無法準確統計,給保障房的公平、公正分配帶來很大困難。在巨大利潤的誘惑下,很多人不惜造假。更讓人詬病的是,造假者違法成本十分低廉。建議加強相關(guan) 政策執行力度,嚴(yan) 格動態管理,對違法者嚴(yan) 加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