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由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負責起草製定的《事業(ye) 單位崗位績效工資製度》將於(yu) 近期出台。同時,人社部相關(guan) 部門已經開始著手調研公務員的津補貼情況,調研結束後將開始起草製定《公務員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方案》,為(wei) 下一步公務員工資改革做準備。
甩掉兩(liang) 頭 留下中間
據悉,《事業(ye) 單位崗位績效工資製度》涉及到的主要是那些在分類改革中得以保留的公益類事業(ye) 單位。按照國務院3月發布的《分類推進事業(ye) 單位工資改革實施指導意見》,公益性質的事業(ye) 單位被細分為(wei) 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有關(guan) 人士說,上述製度出台後,在這兩(liang) 類公益性事業(ye) 單位中,將全麵推行崗位績效工資製度。也就是說,以後公益類事業(ye) 單位的工資將由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兩(liang) 部分組成。據了解,即將出台的“崗位績效工資製度”根據不同單位,基本將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的比例整體(ti) 確定為(wei) 7:3、6:4和5:5三檔,公益性質越強,其崗位工資占比越大。
在公益性事業(ye) 單位中,承擔義(yi) 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根據國務院2009年出台的事業(ye) 單位改革時間表,此次即將發布的“崗位績效工資製度”進行的改革,隻針對除義(yi) 務教育學校和基層衛生機構和鄉(xiang) 鎮衛生院兩(liang) 類事業(ye) 單位的其他類事業(ye) 單位,也就是事業(ye) 單位改革的第三步。
盡管如此,《事業(ye) 單位崗位績效工資製度》涉及的人員和事業(ye) 單位依然不在少數,並且情況更為(wei) 複雜。目前,中央各部委所屬事業(ye) 單位、其在地方的派出和衍生事業(ye) 單位、以及地方所屬事業(ye) 單位等均在下一步改革之列,這些事業(ye) 單位獲得財政補貼的來源各不相同。以高等院校為(wei) 例,高校既有地方院校,又有教育部直屬院校,同時還有一些部屬院校、省部共建院校等。有關(guan) 人士說,上述情況中,推動事業(ye) 單位改革和績效工資改革的原則是,事業(ye) 單位直屬於(yu) 誰、誰管理,就由誰來負責,多部門共管的,多部門協商推進。具體(ti) 到事業(ye) 單位人員的績效工資,也是根據這一原則,單位屬於(yu) 誰,績效工資就由誰的財政來負擔。
國務院此前有關(guan) 分類推進事業(ye) 單位改革的做法,被評價(jia) 為(wei) 是“甩掉兩(liang) 頭,留下中間”,除公益性事業(ye) 單位得以保留外,一部分被推向社會(hui) ,朝著“自收自支”的企業(ye) 方向改革,另一部分則被納入政府機構序列。從(cong) 中央事業(ye) 單位層麵看,被劃入行政係統的事業(ye) 單位並不多,有消息稱,隻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編譯局等少數幾家劃入了政府機構。日前,各部委相關(guan) 事業(ye) 單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改革。
據了解,在此輪改革中,被推向社會(hui) 企業(ye) 性質的事業(ye) 單位,其工資待遇將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間逐步過渡”的原則推進。而被納入政府機構的事業(ye) 單位,其工資將直接參照政府公務員工資確定。
調研公務員津補貼改革
隨著一部分事業(ye) 單位被納入政府機構,全國公務員隊伍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擴充。在一些已經開始推進事業(ye) 單位改革的地方,主要事業(ye) 單位都在爭(zheng) 取納入政府機構、享受公務員工資待遇。湖北省黃岡(gang) 市就將大批政府係統的事業(ye) 單位納入了參照公務員管理,據其披露,截止到去年8月,全市政府係統共有145個(ge) 事業(ye) 單位納入了參公管理。有關(guan) 人士解釋說,地方事業(ye) 單位數目眾(zhong) 多,工資待遇也不一樣,這主要跟地方的財政實力以及補貼實力有關(guan) 。
有關(guan) 人士說,在上輪公務員工資改革中,基本工資被確定下來,但是對津補貼的清理和規範並沒有明確規定。此外,上輪方案中雖然提出要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製度,但是相關(guan) 方案卻是要“另行製定,並適時出台”。據了解,日前,人社部有關(guan) 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在北京、雲(yun) 南等地開始調研公務員津補貼情況,並根據調研結果著手起草《公務員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方案》。
有關(guan) 人士介紹說,由於(yu) 基本工資被確定,公務員的津補貼便成為(wei) 一筆看不見的收入,目前在有的地方,津補貼已經被規範,但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規範,在一些地方,除了人社部和財政部規定的津補貼外,當地又額外自行出台了津補貼,而且東(dong) 中西部差異巨大,部門之間差異巨大。
人社部有關(guan) 人士說,此次著手調研公務員津補貼,就是為(wei) 了要搞清楚目前地方發放津補貼的大致情況和具體(ti) 差距,將來起草製定的《公務員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方案》會(hui) 確定不同地區、不同崗位的公務員的津補貼標準,同時盡量縮小地區公務員的收入差距。據悉,地區附加津補貼標準,將根據不同地方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等差異,區別製定。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發達地區的公務員津補貼就會(hui) 一定會(hui) 比欠發達地區的高,因為(wei) 政策製定時,還將考慮對邊緣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適當增設津補貼類別,並由中央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