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北京GDP增速全國倒數第一 破解慢速挑戰

北京,糾結在新舊GDP指標的反差之中。

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速8%,在全國31個(ge) 省區市(不含港澳台)中倒數第一。與(yu) 之相伴,北京市財政收支正麵臨(lin) “最為(wei) 尖銳的局麵”。

從(cong) 2006年至今,伴隨北京的第三產(chan) 業(ye) 占比超過70%,北京市GDP增速排名便連年排在後十位以內(nei) ,2008年也曾倒數第一。

然而,在國家統計局內(nei) 部一項各省市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北京從(cong) 2000年到2009年,已經連續10年位列第一。

反差背後,是理想與(yu) 現實間更深層次的矛盾:中國經濟要想健康可持續發展,增速放緩大勢所趨,轉型陣痛不可避免;然而,各地仍然千帆競流。

當GDP增速事實上仍是考核地方官員政績最有威力的指揮棒的時候,數據“落後”就可能麵臨(lin) 強大的隱形壓力,麵臨(lin) 慢速增長的挑戰與(yu) 考驗。

作為(wei) 中國的“心髒”,北京的一舉(ju) 一動牽動著各省區市的目光。邁入人均GDP1萬(wan) 美元城市之後,北京的下一步走向、所麵臨(lin) 的境遇、如何破解“慢速挑戰”這一曆史必答題,將再度成為(wei) 整個(ge) 中國經濟轉型的風向標與(yu) 焦點。

“該舍的我們(men) 舍了”

北京上半年8%的經濟增長,完全吻合北京給整個(ge) “十二五”期間確定的增長目標。

“敢不敢把經濟增速放在一個(ge) 合理的水平上,其實反映的是對經濟規律的把握,調結構轉方式的巨大決(jue) 心。”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說。

多年的結構調整與(yu) 今年宏觀 調控政策集中發力相疊加,催生了北京上半年經濟增速墊底的現實。

汽車對北京市消費的支柱作用達到了60%以上,是全市消費的最大支柱。房地產(chan) 投資多年占到全部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半壁江山,稅收占地方稅收20%以上。“而這兩(liang) 方麵,北京市都主動采取了最嚴(yan) 厲的調控政策。”張工說。

北京市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市房地產(chan) 業(ye) 增加值下降5.5%,影響經濟增速0.7個(ge) 百分點;汽車類零售額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額比重由30%左右降至20%左右,影響經濟增速1個(ge) 百分點。

另一顯著事件是首鋼在今年上半年搬遷調整完畢,對全市的經濟增速影響是0.4個(ge) 百分點。

粗略計算,上述三項調整,累計影響了北京-2.1個(ge) 百分點的增速。

用張工的話說,“該舍的我們(men) 舍了,舍是為(wei) 了更好地得”。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市一直在進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1994年三產(chan) 首次超過二產(chan) ,2006年到70%,2010年實現了75%,今年上半年占比已經達到了76.9%。北京市“十二五”期間三產(chan) 的發展目標是80%。

“與(yu) 其他省份對比來看,北京的轉型其實是結構調整的必然。環境、資源等方麵的約束,早就在逼迫北京轉型。”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北京市政府專(zhuan) 家顧問團顧問趙弘對記者說。

北京市還將調整自身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在京津冀的區域定位聯係在一起。

從(cong) 以往的京津冀區域格局中不難看出,北京一直是絕對的核心城市,京城周邊地區的“燈下黑”則是外界對首都發展指責最多的地方——未能實現輻射,反而更多產(chan) 生虹吸效應。

張工說,北京將在這方麵做出重大調整,即從(cong) 過去更多關(guan) 注功能向北京積聚,向功能的適度積聚和適度疏解並重來轉變;從(cong) 過去的更多單方麵關(guan) 注外圍的城市保障北京,朝實現雙向共贏的方向轉變;從(cong) 更多地關(guan) 注於(yu) 服務北京自身的範圍,到服務區域,服務全國,甚至逐步影響和服務世界的方向轉變。

而上述戰略,一定時期內(nei) 都將影響到北京GDP的現實增速。

財政:繃得最緊的弓

“轉方式過程中,要處理好長痛和短痛的關(guan) 係,早調整,早主動,早見效,目標是去搶占下一個(ge) 城市競爭(zheng) 中的製高點。”張工說。

最現實的痛,就是財政收入增速的銳減。

上半年,北京市財政收入實現1654億(yi) 元,增長27.9%,這個(ge) 數字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將前6個(ge) 月的增速進行解析,也經曆了從(cong) 1月份的43.3%到6月份27.9%的明顯回落。

與(yu) 此同時,北京市上半年一般預算支出1175.2億(yi) 元,而在諸多民生方麵都實現了財政支出的全麵增長,教育支出204億(yi) 元,同比增長26.3%;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167.3億(yi) 元,同比增長28.5%;醫療衛生支出74億(yi) 元,同比增長21.3%。

“我從(cong) 事財政工作也有很多年了,現在是財政收支矛盾最為(wei) 尖銳的時候。”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對記者說。

楊曉超認為(wei) ,下一步影響北京市財政支出矛盾的因素,包括新個(ge) 人所得稅法、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實施,加之房、車調控效果不斷顯現,特別是在控製通脹任務緊迫、總體(ti) 流動性不斷收緊的背景下,全市房地產(chan) 業(ye) 、金融 業(ye) 稅收後續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而替代的產(chan) 業(ye) 和消費熱點的成長尚需時日。

“接下來,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還要繼續加大對教育、醫療、社會(hui) 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以及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發展給予引導和扶持,收支矛盾繼續加大。”楊曉超說。

北京財政正麵臨(lin) 著深度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中淘汰落後、傳(chuan) 統、高汙染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帶來的是原來的支柱產(chan) 業(ye) 稅收的減少;此外,收入分配結構正在進行調整,據《財經國家周

刊》記者了解,北京市正在醞釀一份增加全市居民收入的實施意見。 “現在表麵看財政收入很大,但要求支出的方麵越來越多。”楊曉超說,“此前曾有過北京發地方債(zhai) 試點的動議,但現在來看尚沒有進展。現在大的背景是中央在清理融資平台,但總要給我一個(ge) 資金的出口,讓我有地找錢去。”

政績考核新命題

在北京市公布上半年數據7天後的7月29日,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排名給了正在為(wei) 調結構而經曆GDP困惑的北京一個(ge) 較大的安慰。

中科院首次完成了中國大陸各地區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質量內(nei) 涵與(yu) 排序,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江蘇位列中國各地區GDP質量排行前五。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在國家統計局做的一項各省市發展的綜合指數中,北京從(cong) 2000年到2009年,都位列第一。北京市統計局局長蘇輝說,其實核心是不應該用GDP這一個(ge) 單一標尺來衡量地方的發展。

這個(ge) 綜合指數從(cong) 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hui) 發展、生態建設、科技創新等幾個(ge) 維度,分析了31個(ge) 省市9年的發展。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鮮祖德在評述此指數時指出,開展綜合發展指數研究,是為(wei) 了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弱化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評價(jia) 考核”的要求,涵蓋經濟、民生、社會(hui) 、生態、科技、民意等領域。

北京市統計局局長蘇輝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透露,北京統計局正在與(yu)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進行聯合研究,試圖建立一個(ge) 更為(wei) 立體(ti) 全麵的指標體(ti) 係,能更準確地反映北京的綜合發展水平。北京市統計局建言,針對北京這樣發展階段的特大城市的特點,可在“十二五”期間公布數據時,進行更為(wei) 綜合立體(ti) 化的經常性公布。

蘇輝注意到,東(dong) 京、香港等世界城市的發展都有些相類似的規律,在進入人均GDP突破一萬(wan) 美元後,會(hui) 進入一個(ge) 發展速度放緩的時期,將經曆服務和消費主導的一個(ge) 階段,通過三產(chan) 占比不斷提高,提高服務的效益,提高智力的效益來實現,而不再是靠大量的項目投資來拉動經濟發展。

GDP的核算主要以第二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來反映,如何考核評價(jia) “調整減速期”?留給北京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發展命題,同時也要思量外界如何看待自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