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特別是貴州、湖南、重慶三省市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七成,加之江河來水偏枯、庫塘蓄水不斷消耗,部分地區伏旱露頭並呈發展態勢。目前國家防總已派出兩(liang) 個(ge) 工作組赴貴州、湖南、湖北、重慶等省市協助指導地方做好抗旱工作。
國家防總發布的消息顯示,目前貴州省耕地受旱麵積756萬(wan) 畝(mu) (作物受旱429萬(wan) 畝(mu) 、缺水缺墒327萬(wan) 畝(mu) ),有88萬(wan) 人、52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畢節、銅仁、遵義(yi) 等地;湖南省耕地受旱麵積759萬(wan) 畝(mu) (作物受旱565萬(wan) 畝(mu) 、缺水缺墒194萬(wan) 畝(mu) ),有43萬(wan) 人、35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永州、邵陽、衡陽等地;重慶市作物受旱麵積161萬(wan) 畝(mu) ,有37萬(wan) 人、19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綦江、萬(wan) 盛、南川等地。
旱區各級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當前旱情和抗旱工作,密切監視旱情發展,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強化責任措施落實,加大抗旱資金投入,采取應急調水、引湖庫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以及修建應急水源工程等多種有效措施,努力擴大澆灌麵積,全力確保群眾(zhong) 飲水安全。截至目前,旱區各地累計投入抗旱人力89.5萬(wan) 人次,出動抗旱機具9.2萬(wan) 台(套)、運水車輛2160輛,開動抽水泵站2065處,完成抗旱澆灌麵積551萬(wan) 畝(mu) ,確保了全部因旱飲水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用水。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目前全國耕地受旱麵積6334萬(wan) 畝(mu) ,其中作物受旱5564萬(wan) 畝(mu) ,待播耕地缺水缺墒770萬(wan) 畝(mu) (水田缺水285萬(wan) 畝(mu) 、旱田缺墒485萬(wan) 畝(mu) ),有428萬(wan) 人、388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內(nei) 蒙古、甘肅、貴州、湖南、寧夏等省區市。
此外,當前全國早稻收獲進入尾聲。農(nong) 業(ye) 部有關(guan) 負責人1日說,從(cong) 各地情況看,今年早稻種植麵積穩定,單產(chan) 提高較多,主產(chan) 區普遍呈增產(chan) 趨勢,今年早稻將實現恢複性增產(chan) 。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進一步加大了對早稻生產(chan) 的支持力度,早稻良種補貼標準由每畝(mu) 10元提高到15元;最低收購價(jia) 提高至每百斤102元,增加9元;6月初針對長江中下遊持續發展的旱情,中央及時下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救災資金4億(yi) 元,有力地支持了早稻防災減災。初步統計,今年主產(chan) 省各級財政用於(yu) 早稻的補貼資金累計達46億(yi) 元,同比增加5.8億(yi) 元。
各地針對部分地區嚴(yan) 重幹旱和局部地區旱澇急轉的情況,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督導,科學抗災,努力減輕災害損失。浙江針對6月上中旬連續出現4次強降雨過程,洪澇災害較重的實際情況,迅速製定災後恢複生產(chan) 技術方案,加強田間管理,促進了受災田塊苗情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