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調整改造起著引領和支撐的重要作用。黑、吉、遼和內(nei) 蒙古四省區於(yu) 日前共同簽署了《推進東(dong) 北地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合作協議》,計劃打造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為(wei) 支撐的東(dong) 北中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隆起帶。
東(dong) 北四省區一致同意,加強省區之間規劃對接,利用東(dong) 北地區科技、人才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通過合力推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調整、共建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和載體(ti)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重點領域合作等務實措施實現共贏發展。
東(dong) 北四省區注意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須瞄準國內(nei) 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選擇重點方向加快合作。
“東(dong) 北地區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ye) ,重點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提出建議,東(dong) 北四省區應圍繞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重點方向,建立區域技術創新聯盟。
根據協議,東(dong) 北四省區將在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等領域開展攻關(guan) 合作。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將與(yu) 包頭稀土研究院開展合作,提升稀土應用技術及產(chan) 品研發水平,延長產(chan) 業(ye) 鏈;依托鞍鋼、本鋼、中科院在長春和沈陽的兩(liang) 個(ge) 研究所,以及長春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區等機構,將開展三代汽車鋼、高速軌道客車轉向架等方麵的聯合開發。
內(nei) 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表示,內(nei) 蒙古將加強與(yu) 黑、吉、遼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合作,加快建設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示範園區,共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相互開放市場。
“十二五”期間,東(dong) 北四省區均強調依靠自主創新打造新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特別是在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製造業(ye) 上,要從(cong) “製造”向“智造”和“創造”轉變。遼寧省省長陳政高說,東(dong) 北四省區科教實力雄厚,應積極支持科研院所間的學術交流合作,促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齊心協力將東(dong) 北建設成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yu) 創新基地。
為(wei)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東(dong) 北四省區政府約定,將按照大體(ti) 對等原則,設立跨省區合作專(zhuan) 項,每年支持一批急需突破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等。
同時,東(dong) 北四省區還計劃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建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技術轉移中心和技術交易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和生產(chan) 要素跨省區流動。
“東(dong) 北地區產(chan) 業(ye) 、研發、資源等基礎條件好,共同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集聚東(dong) 北整體(ti) 能力,聯手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共建一批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和載體(ti) ,從(cong) 而形成全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吉林省常務副省長竺延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