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近日通過了一個(ge) 縮小城鄉(xiang) 、區域、貧富差距的共同富裕決(jue) 定,當地試圖用4年時間來推進一個(ge) 總額可能超過1萬(wan) 億(yi) 元的一攬子計劃,促進“共富”。
12條“富規”
“對發展中出現的重大的、基礎性問題的苗頭,早解決(jue) 比遲解決(jue) 要好。”重慶市社科院研究院李勇7月25日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分蛋糕”重要,還是“先做大蛋糕重要”的爭(zheng) 論之後,重慶市決(jue) 定,一邊要把“蛋糕”做大,一邊要把“蛋糕”分好。
當地為(wei) 此出台了旨在縮小城鄉(xiang) 、區域、貧富差距的12條措施。
這12條“富規”分別有新增33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發展微型企業(ye) 15萬(wan) 個(ge) ,個(ge) 體(ti) 工商戶增加到150萬(wan) 個(ge) ,有效增加普通勞動者收入;通過戶籍製度改革實現農(nong) 民工500萬(wan) 轉戶進城;發展農(nong) 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個(ge) ,實現農(nong) 村“三權”抵押融資1000億(yi) 元以上;利用“地票”交易製度等辦法拓寬農(nong) 民財產(chan) 性收入渠道等。
重慶市決(jue) 定,到2015年,全市經濟總量與(yu) 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5∶1。
重慶市還提出,用2年時間消除絕對貧困,3年實現2000個(ge) 貧困村整村脫貧(有媒體(ti) 估算需投資3000億(yi) 元);建成4000萬(wan) 平方米公租房(需投資1000億(yi) 元);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yu) 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jia) 上漲“雙聯動”;5年投入3000億(yi) 元,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和目標;以及把31個(ge) 遠郊區縣城打造成區域經濟中心,建設500個(ge) 現代化小城鎮,加快縮小區域差距等。
萬(wan) 億(yi) 國資助力
本次重慶市推出的12條共富規定中,明確提出“確保國有資本收益的30%用於(yu) 民生”,“將國有資本收益的30%上繳財政,用於(yu) 民生,服務社會(hui) ,充分體(ti) 現國有企業(ye) 全民所有的社會(hui) 屬性”。
這是該市本次提出的共富措施中的最大亮點之一。當地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者稱,重慶市的該條規定,給被譽為(wei) “共和國長子”的央企未來如何回報“股東(dong) ”,兌(dui) 現“全民所有”的投資回報規則,提供了一個(ge) 可資借鑒的樣板。
本報記者了解到,至2010年末,重慶市市屬國資企業(ye) 已經擁有總資產(chan) 1.25萬(wan) 億(yi) 元,是全國國資係統第四個(ge) 跨進“萬(wan) 億(yi) 國資”的省市。
重慶國資於(yu) 2002年開始進行改製重組,當時的市屬國有企業(ye) 的國資總量不足2000億(yi) 元,此後,該市政府通過賦予政府特許經營權(政策注入)、土地注入、中央撥款及地方財政的資金注入,成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重慶市渝富國有資產(chan) 經營管理公司用6年時間剝離、打包處理掉300多億(yi) 元不良資產(chan) ,當地國企經營狀況此後出現反轉,淨資產(chan) 每年達到30%。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此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這些公共資源進入當地國企後,國企理應回報社會(hui) 。
“基尼”挑戰
重慶市本次提出的共富計劃的另一大亮點是,給自己上了一道基尼係數“緊箍咒”:該市計劃在2015年將基尼係數縮小到0.35左右。
經濟學家們(men) 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這個(ge) 指數在零和一之間,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hui) 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反之亦然。
通常,學術界把0.4作為(wei) 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
重慶市目前沒有官方公布的基尼係數數據,當地媒體(ti) 今年曾在該市“兩(liang) 會(hui) ”期間公布過一個(ge) 0.42的數據。這意味著,重慶市將用4年時間,來將該市的“收入差距較大”狀態,調整至“收入相對合理”狀態。
重慶市本次將“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將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單列為(wei) 一條共富措施,並提出“工資增長與(yu) 勞動生產(chan) 率、企業(ye) 利潤、高管薪酬‘三掛鉤’,按上年全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月平工資的30%動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不過本報記者注意到,重慶方麵本次沒有觸及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與(yu) 居民收入的增速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