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動車追尾事故將重創中國經濟增長速度

  2010年我國鐵路投資達到史無前例的8426億(yi) 元,龐大的投資也催生了股市上蔚為(wei) 可觀的高鐵板塊。“十二五”高鐵規劃則把2015年的高鐵目標新線投產(chan) 總規模控製在3萬(wan) 公裏以內(nei) ,安排基建投資2.8萬(wan) 億(yi) 元,到2015年全國快速鐵路4.5萬(wan) 公裏左右。麵對如此龐大的投資,其身後是一條龐大的產(chan) 業(ye) 鏈。

  高鐵事件不僅(jin) 使得昨日整個(ge) 股市大幅震蕩,同時也對整個(ge) 高鐵產(chan) 業(ye) 鏈帶來巨大的影響。高鐵建設若放緩,對相關(guan) 設備需求也將放緩。從(cong) 鐵路建設、機車製造、電器設備、通訊係統等大設備,到小小一個(ge) 刹車片、減震膠,高鐵追尾事故,撞擊的是上下遊眾(zhong) 多企業(ye) 的心跳。

  牽連高鐵建設產(chan) 業(ye) 鏈放緩

  過去半年裏,原鐵道部長劉誌軍(jun) 因“嚴(yan) 重違紀”而被免職,新任鐵道部長盛光祖出於(yu) 安全方麵的顧慮,宣布大幅調低高鐵列車運行的最高速度。而新建成的京滬高鐵已多次受到停駛困擾。追尾和頻繁的京滬高鐵故障給整個(ge) 高鐵產(chan) 業(ye) 敲響警鍾。

  鐵路高負債(zhai) 、發債(zhai) 成本高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數據顯示,鐵道部的債(zhai) 務在兩(liang) 年間增加了兩(liang) 倍,達到1.98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上周四,鐵道部剛剛遭遇多年來罕見的一次“失利”———其招標發行的今年第三期短期融資券出現流標。追尾事故後,鐵道部再次陷入市場的多方質疑中,對鐵道部債(zhai) 券而言,無異於(yu) 雪上加霜。

  大公國際在該期債(zhai) 券的評級報告中,提到了鐵道部麵臨(lin) 的不利因素:“隨著鐵路建設規模的擴大,鐵道部負債(zhai) 規模將不斷擴張;同時,鐵路運價(jia) 整體(ti) 水平不高,在成本上漲等因素的作用下,鐵道部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限製。”

  國泰君安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高鐵營運商將受到最嚴(yan) 重的打擊,預計鐵道部會(hui) 更加重視鐵路運行安全問題,鐵路建設節奏將進一步放緩,相關(guan) 鐵路設備企業(ye) 的成長性會(hui) 受到影響。

  如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追尾事故牽連出龐大的高鐵產(chan) 業(ye) 鏈。有分析師稱,目前追尾事故的原因未落實,導致高鐵產(chan) 業(ye) 鏈中的每個(ge) 環節都受到懷疑。

  據記者了解,參與(yu) 到中國高鐵鏈條中的有32家上市公司。創業(ye) 板三家上市公司特銳德、世紀瑞爾、佳訊飛鴻因作為(wei) 事故發生線路的係統和設備供應商,昨日開盤之前已被深交所臨(lin) 時停牌。特銳德午間澄清事故與(yu) 公司產(chan) 品無關(guan) 後,下午仍然大跌8.93%。

  高鐵概念股昨日全體(ti) 強震,大幅下挫,整體(ti) 跌6.67%,居各板塊之首,中國北車、中國南車跌幅也在9%左右。而數據顯示,基金早已在二季度大舉(ju) 撤出高鐵概念板塊。

  高鐵產(chan) 業(ye) 將嚴(yan) 重受損

  追尾事故從(cong) 天而降,橫亙(gen) 在中國的高鐵出口夢前。

  據國際鐵路聯盟統計,除中國外,現有10多個(ge) 國家正在建設高速鐵路,預計未來10年間的新增裏程將達到1萬(wan) 公裏左右。如果以海外高鐵單位基建成本折合人民幣3億(yi) 元/公裏計算,未來10年的海外高鐵基建市場容量將達到3萬(wan) 億(yi) 。

  據原先預計,中國的高鐵影響力能夠逐步擴大到世界各國,尤其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南車希望通過10年的發展時間與(yu) 高鐵鼻祖阿爾斯通、西門子爭(zheng) 奪世界市場。7月初,中國南車城際動車組,首次批量出口馬來西亞(ya) ,成為(wei) 一種突破,卻在幾日後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追尾事件,爭(zheng) 奪世界市場必將受到影響。如今隻是對動車質量的質疑,即便沒有確切的證據,也足以帶來取消定單的擔憂。

  “期待問題的真實揭露,”孫立堅表示,目前市場陷入惶恐, 短期內(nei) 市場會(hui) 持續觀望,之後根據事故的原因,市場會(hui) 有一個(ge) 理性的走向,短期的影響會(hui) 消失。

  事故質疑經濟質量起飛

  除了產(chan) 業(ye) 即將受到的影響,高鐵追尾事件或還將對整個(ge) 宏觀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讓中國經濟放慢步伐,轉向更注重質量上”外媒昨天的一篇報道引發了無數人的呼聲。中國經濟或許真的應該實現從(cong) 拚速度到拚質量的轉變了。

  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wei) ,這次高鐵事故是否具有轉折的代表性,還需要看信息的披露,能否完全透明地揭露事件發生的原因。信息披露得越晚,民眾(zhong) 對高鐵產(chan) 業(ye) 的懷疑就開始蔓延,直至懷疑到每個(ge) 方麵,導致全線看空。

  “要追究不隻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問題,還有管理的問題。” 孫立堅表示,一旦問題出現在質量上,可能對高鐵產(chan) 業(ye) 的影響就比較大。它反映了好大喜功,不抓質量隻抓速度。在長期發展中,要放緩腳步,重抓質量。如果是發生在管理問題上,那要充分認識到高科技小概率事件的重大殺傷(shang) 力,重視管理,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小概率事件很容易釀成大禍。”孫立堅認為(wei) ,此次動車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經濟高速發展僅(jin) 僅(jin) 是硬件跟上,管理係統卻沒有很好的完善“硬件的大力發展使得人們(men) 太迷信和依賴高科技,而人的主動性沒有很好地發動起來”。

  孫立堅表示,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套完善的雙保險係統,一旦自動化失靈,人工高速節能夠緩解危機。

  從(cong) 產(chan) 業(ye) 上看,高鐵建設本身是一個(ge) 巨大的產(chan) 業(ye) 鏈,就建設過程而言,涵蓋了基建、鋪軌、車輛生產(chan) 購置和運營管理等諸多階段,巨額投資和集中大規模建設使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集中受益、輻射長遠,涉及廣泛的利益主體(ti) 和大量行業(ye) 與(yu) 人群。

  從(cong) 戰略角度上看,中國高鐵在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規劃中具有舉(ju) 重若輕的地位。孫立堅亦表示,這次高鐵板塊的集體(ti) 重創,對經濟的影響目前看還是短期性的行為(wei) 。孫立堅認為(wei) ,市場會(hui) 回歸正常情況“我對高鐵的發展依然是看好的,尤其是同城化的趨勢,高鐵產(chan) 業(ye) 是具有潛力和發展意義(yi) 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