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借鑒美國經驗推進中國財稅體製改革

當前,地方債(zhai) 務風險已經由“遠慮”變成“近憂”。10.7萬(wan) 億(yi) 地方債(zhai) 給中國經濟敲響了警鍾,地方債(zhai) 務的根本性化解、土地財政掣肘房地產(chan) 宏觀調控、中央地方兩(liang) 級財源分配失衡,都已經到了財稅體(ti) 製改革的十字路口,而推進地方稅體(ti) 係的建立將是新一輪改革的新方向。

1994年分稅製改革搭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與(yu) 地方財政分配關(guan) 係的基本製度框架,是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的重要一步。通過此次分稅製改革增強中央政府可調控財力和財政轉移支付的能力,中央財政稅收體(ti) 係得到了加強。

然而,由於(yu) 地方政府要承擔大量的公共事務支出,財權與(yu) 事權的不匹配以及地方稅缺乏主體(ti) 稅種、稅收渠道狹窄,必然導致財政捉襟見肘,為(wei) 了平衡支出,地方政府不得不尋找另外財源以彌補收支失衡,因此,土地財政和債(zhai) 務性融資成為(wei) 地方財政的普遍模式。土地財政不僅(jin) 成為(wei) 國家房地產(chan) 調控的最大阻力,還通過以融資平台為(wei) 媒人的銀政聯姻,給銀行的貸款質量埋下隱患。

因此,化解上述風險,必須推進以健全地方稅體(ti) 係為(wei) 目的的財稅體(ti) 製改革,努力提高地方稅收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擴大地方政府理財空間和調控能力。

在地方稅製建設和中央、地方政府間稅權的劃分上,國外已有較成熟的經驗。以美國為(wei) 例,首先,美國是三級財政劃分製度。在美國聯邦製的政治架構下,政府體(ti) 係是一個(ge) 由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州以下的諸多層次和數量的地方政府組成的三級政府體(ti) 係。美國聯邦政府與(yu) 州政府、地方政府之間均沒有行政隸屬關(guan) 係,實行自主治理,各級政府都有明確的事權和財權,實行以分別立法、財源共享、自上而下的政府間轉移支付製度為(wei) 特征的分稅製。

其次,依據公共服務劃分財政支出。美國按照公共物品的功能性、層次性等特征,分別由聯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提供財政支出。聯邦政府的支出項目包括國防、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淨利息、其他用途和未分配衝(chong) 減性收入等六大項。州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公路建設、公共福利、衛生保健、公共基礎設施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分工十分明確。

最後就是在分工基礎上的“財源共享”的分稅製體(ti) 係。美國聯邦政府開征的稅種包括個(ge) 人所得稅、社會(hui) 保障稅、公司所得稅、遺產(chan) 與(yu) 贈與(yu) 稅、消費稅和關(guan) 稅。州政府開征的稅種包括銷售稅、個(ge) 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消費稅、財產(chan) 稅、遺產(chan) 與(yu) 贈與(yu) 稅、資源稅和社會(hui) 保障稅。地方政府開征的稅種包括財產(chan) 稅、銷售稅、消費稅、個(ge) 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和社會(hui) 保障稅。各級政府之間稅收收入所占比重,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情況有所不同。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以個(ge) 人所得稅和社會(hui) 保障稅等所得稅為(wei) 主,州政府的稅收收入以銷售稅為(wei) 主,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則以財產(chan) 稅為(wei) 主,這給地方政府比較穩定的征稅空間。

盡管中美兩(liang) 國的政治體(ti) 製和經濟體(ti) 製有非常大的差異,但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地方稅體(ti) 係,應該是改革的大方向。一是國家已經開始推進資源稅改革進程,為(wei) 了加強資源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功能,可以參照國際經驗,將改革後的資源稅收入由中央財政與(yu) 地方財政按照固定比例分享;二是“十二五”時期,應考慮啟動環境稅改革措施,由於(yu) 環境治理屬於(yu) 地方政府管理範疇,因此,這部分稅收所得也主要應歸屬地方;三是不動產(chan) 稅製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將原房產(chan) 稅、城市房地產(chan) 稅、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土地出讓金等項稅費合並,轉化為(wei) 房地產(chan) 保有階段統一收取的物業(ye) 稅。

最後,通過改革和完善已有稅種以及開征某些新稅種來填補目前地方稅種的缺位,把地方稅真正建立成一個(ge) 集流轉稅、所得稅、財產(chan) 稅和資源稅等為(wei) 一體(ti) ,相對獨立的稅收體(ti) 係。如果能夠實現新一輪的“放權讓利”,不僅(jin) 給地方政府開辟了新的財源,又能與(yu) 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促進經濟體(ti) 製煥發出新的活力。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