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0028.43億(yi) 元,同比增長29.6%,相當於(yu) 去年全年稅收收入的68%。專(zhuan) 家指出,在上半年的稅收中,消費稅、營業(ye) 稅等間接稅的占比高達46.6%,且絕大多數稅收由企業(ye) 繳納,這種不合理的稅製結構已成為(wei) 我國宏觀稅負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並導致稅收增長和物價(jia) 高度正相關(guan) ,不利於(yu) 通脹管理,亟需改變。
稅收快速增長有四原因
數據顯示,主要稅種方麵,1-6月,國內(nei) 增值稅完成12431.30億(yi) 元,同比增長19.7%;國內(nei) 消費稅完成3760.75億(yi) 元,同比增長20.2%;企業(ye) 所得稅完成11175.36億(yi) 元,同比增長38.3%;營業(ye) 稅完成7150.8億(yi) 元,同比增長24.4%;個(ge) 人所得稅完成3554.78億(yi) 元,同比增長35.4%。
財政部認為(wei) ,稅收快速增長有四方麵原因:一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企業(ye) 效益提高;二是物價(jia) 上漲帶動了以現價(jia) 計算的稅收收入增長;三是受上年企業(ye) 所得稅和去年末進口環節稅收跨年匯算清繳和年初集中入庫的影響;四是加強稅收征管。
稅製結構不合理性凸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為(wei) 204459億(yi) 元,據此測算,僅(jin) 稅收帶來的宏觀稅負就已經達到24.4%,這還不包括行政收費等增加的宏觀稅負。
進一步分析財政部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上半年個(ge) 人所得稅這一由居民直接繳納的稅種大增35.4%,但其在整個(ge) 稅收收入中的占比僅(jin) 為(wei) 7.1%,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e) 稅漲幅雖然遠低於(yu) 個(ge) 稅增幅,但這些間接稅的占比卻高達46.6%。
“我國的稅收製度有一個(ge) 特點,那就是由企業(ye) 繳納,走價(jia) 格通道。”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道出了我國宏觀稅負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上述數據凸顯出我國稅製結構的不合理。據高培勇介紹,中國的全部稅收收入中,90%以上的稅收都是由企業(ye) 繳納的,並由企業(ye) 通過價(jia) 格通道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便形成了稅收增長和物價(jia) 之間的高度關(guan) 聯。即物價(jia) 上漲,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e) 稅的稅基相應擴大,稅種收入增加;反過來,相關(guan) 稅率提高、征收力度加強,企業(ye) 為(wei) 了轉嫁成本,提高商品價(jia) 格,物價(jia) 上漲。
間接稅比重應進一步降低
在這種稅製結構下,僅(jin) 僅(jin) 對個(ge) 稅這一直接稅稅種減稅,對整體(ti) 稅負的減輕效果並不那麽(me) 明顯。6月30日,全國人大通過了個(ge) 稅法修正案,調整後,全年個(ge) 稅將減收1600億(yi) 元。但是,很顯然,在物價(jia) 高企的大背景下,這1600億(yi) 元的減稅對於(yu) 基數龐大並且還在持續上升的間接稅來說,隻是杯水車薪。
高培勇指出,要想擺脫或弱化稅收和價(jia) 格之間的高度關(guan) 聯,就要增加直接稅的占比,降低間接稅的占比,平衡稅製結構。
業(ye) 內(nei) 人士也表示,一方麵,降低間接稅不僅(jin) 可以弱化稅收和價(jia) 格之間的關(guan) 聯度,同時還可以為(wei) 企業(ye) 減負,有利於(yu) 企業(ye) 的投資發展;另一方麵,合理增加直接稅有助於(yu) 調節收入分配。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也多次呼籲降低間接稅比重。他表示,我國已經采取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應當得到進一步的貫徹落實和細化優(you) 化。在完善增值稅等間接稅種,發揮稅收杠杆作用,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同時,還要降低間接稅的比重,強化和優(you) 化直接稅,促進稅收結構自身的優(you)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