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近7成中央部門未公布三公經費 專家稱因畏懼曝光

離中國國務院規定的時限已過去半個(ge) 月有餘(yu) ,但近7成需要公布“三公經費”的中央部門至今仍未曬出“賬單”,引來各界質疑之聲。

中國人民大學製度分析與(yu)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舒可心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對於(yu) 這些部門來說,“三公賬單”應該是“今天要求公布,明天就能拿出來”,他們(men) 之所以“躲閃”,最大的可能就是畏懼將“難言之隱”暴露在陽光之下。舒可心強調,公開透明是解決(jue) 腐敗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來圍繞著“三公經費”的各種討論,料將讓相關(guan) 部門今後在“三公花銷”上“檢點”許多。

“因公出國”、“公務車”和“公款招待”被中國民眾(zhong) 俗稱為(wei) “三公消費”。在老百姓眼中,這些項目被認為(wei) 最有可能存在“貓膩”。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日前要求,在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批準中央財政決(jue) 算後,中央部門要公開2010年“三公”經費決(jue) 算支出,同時公開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支出。

科技部4月率先響應,在財政撥款指出說明中以文字形式公布了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成為(wei) 第一個(ge) 公開“三公經費”的國家部委。但這一事件隨後的進展卻並不如人意。

首先是進度緩慢。目前中央規定的公布時限已過去半月有餘(yu) ,但98家單位中有近7成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麵”;其次是語焉不詳。和審計署公布“賬單”的精細度相比,其他部門披露的“三公”數字稍顯粗略。此外,一些部門在臨(lin) 近周末時公布“賬單”做法,也被批評為(wei) 意圖“蒙混過關(guan) ”。

在這種局麵下,敢於(yu) 曬出“賬單”的部門就獲得了不少加分。在已公布數據的部門中,中國科學院的因公出國費和公務接待費均高居首位,但其對相關(guan) 開銷的解釋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理解。“正當用錢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該買(mai) 科學儀(yi) 器的錢被拿去買(mai) 了領導的數碼相機,那就肯定不行。”

對於(yu) “三公經費公開”近來引發的熱議,舒可心表示,這絕對是一個(ge) 好事,說明中國民眾(zhong) 的公民意識正在覺醒。他指出,官方隻要堅持把公開透明的道路走下去,人民監督就能在網民一次次的“圍觀”中得以實現,從(cong) 而讓“其興(xing) 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問題得到較好解決(jue) 。

舒可心表示,在“公不公開”的問題得到解決(jue) 後,“真不真實”與(yu) “合不合理”也值得考量。舒可心表示,無論是和曆史縱向比,還是其他發達國家對照,中國的公務員比例均處於(yu) 高位。“三公經費”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好鋼應用在刀刃上。未來,中國在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上也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