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布由發改委、財政部和衛生部聯合製定的《關(guan) 於(yu) 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zhai) 務意見的通知》(以下稱“通知”)。
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誌剛談及通知背景時強調,隨著基本藥物製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失去了主要的償(chang) 債(zhai) 來源,債(zhai) 務問題影響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轉和綜合改革的推進。
按照通知的要求,在嚴(yan) 格製止新債(zhai) 的基礎上,我國將用2年左右時間全麵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債(zhai) 務的清理化解工作。
90%縣級醫院負債(zhai)
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負債(zhai) 。
此前,中國醫院協會(hui) 會(hui) 長曹桂榮也曾在公開場合披露,全國90%的縣級醫院負債(zhai) 經營。
此次國家三部委在清理醫療機構的債(zhai) 務問題時,選擇了基層醫療機構作為(wei) 著手點。據衛生部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長期負債(zhai) 分別為(wei) 55億(yi) 元和3.5億(yi) 元。
“基層醫療機構債(zhai) 務的產(chan) 生,主要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醫療設備的購置等支出造成的。” 一位醫改智囊團人士向記者分析道。
據本報記者了解,2011年初,湖南省新邵縣政協曾對鄉(xiang) 鎮衛生院做過一次摸底調查。調查發現,前幾年國債(zhai) 項目資金和新農(nong) 合的運行啟動,促使不少鄉(xiang) 鎮衛生院千方百計籌資搞基礎設施建設,造成了連年負債(zhai) 。
據統計,新邵縣鄉(xiang) 鎮衛生院2008年收支相抵後虧(kui) 負208.9萬(wan) 元,2009年收支相抵後虧(kui) 負333.5萬(wan) 元。截止到2010年6月底,全縣鄉(xiang) 鎮衛生院累計負債(zhai) 4017萬(wan) 元,少數衛生院債(zhai) 務仍在繼續追加。
快速增加的負債(zhai) ,也使新邵縣擔憂在當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基本藥物製度的實施效果。
“基層醫療機構負債(zhai) 過多,如果沒及時償(chang) 付藥款,很有可能影響藥企對基本藥物的供應。”北京大學醫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告訴記者。
在這種情況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長期債(zhai) 務作為(wei) 此次債(zhai) 務清理的重點。主要包括發生於(yu) 業(ye) 務用房、輔助用房建設維修和醫療設備購置等與(yu)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建設直接相關(guan) 的債(zhai) 務。
按照通知要求,各地方要在意見印發60個(ge) 工作日內(nei) ,上報本省(區、市)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zhai) 務的實施方案,今年10月31日前各地要完成債(zhai) 務清理核實工作,並在12月31日前要完成債(zhai) 務認定工作。
多渠道籌資化解債(zhai) 務
此次基層醫療機構的債(zhai) 務清理,與(yu) 正在各地推廣實施的基本藥物製度關(guan) 係緊密。
基本藥物製度實施以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失去了主要的償(chang) 債(zhai) 來源。基本藥物製度要求零差率,基層醫療機構無法在按照原來的藥品加成獲得收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往形成的債(zhai) 務問題進一步顯現。
2010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chang) 機製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chang) 機製”,基層醫療機構的人員支出和業(ye) 務支出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補償(chang) 。
但政府的補償(chang) 情況似乎並不樂(le) 觀。
新邵縣在對相鄰的邵陽縣一家規模較大的鄉(xiang) 鎮衛生院進行調查時發現,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前該院年收入達600餘(yu) 萬(wan) 元,2010年2月份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後,前半年收入僅(jin) 100萬(wan) 元。醫務人員領到的僅(jin) 是1000元左右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沒有到位。
“過去鄉(xiang) 鎮衛生院60%-70%的收入來源於(yu) 藥品,藥品實施零差率銷售後,其業(ye) 務收入大大滑坡。個(ge) 別地方的財政補貼不能如期、如數到位,影響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調查執筆人新邵縣政協主席周少臣在調查報告中指出。
針對政府投入不到位的問題,通知要求政府投入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等各項經費,不留經費缺口。
而籌集用於(yu) 償(chang) 還債(zhai) 務資金的渠道則主要包括地方財政和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實施基本藥物製度“以獎代補”資金和化解債(zhai) 務的專(zhuan) 項補助資金,基層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前的收支結餘(yu) 資金等六個(ge) 渠道。
政府財政成為(wei) 化解基層醫療機構債(zhai) 務的主要資金來源,雖然此次清理的前提是“嚴(yan) 格製止發生新債(zhai) ”,但並未化解基層醫療機構債(zhai) 務產(chan) 生的根源,仍有可能產(chan) 生新的債(zhai)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