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戶並未悲觀 海南香蕉賤賣到底虧(kui) 了誰
持續兩(liang) 個(ge) 多月的香蕉賤賣被媒體(ti) 炒翻了天,海南的香蕉種植大戶李強(微博)(化名)卻沒怎麽(me) 關(guan) 注新聞報道。在他看來,今年的香蕉價(jia) 格走低是早已注定的,唯一的意外是“有些太低了”。
李強種香蕉已有10多年。目前,他與(yu) 合夥(huo) 人在海南、廣西、雲(yun) 南等地租用種香蕉的土地已達2萬(wan) 多畝(mu) ,是名副其實的種蕉大戶。今年年初,李強仍然延續著最近幾年來的樂(le) 觀心態,前3個(ge) 月的海南每公斤平均蕉價(jia) 分別為(wei) 4.4元、5.2元、5.6元。4月15日,海南香蕉的綜合平均價(jia) 達到6.2元/公斤的頂峰,樂(le) 東(dong) 黎族自治縣等個(ge) 別地區甚至出現了7.6元/公斤的“天價(jia) ”,這樣高的價(jia) 格是李強從(cong) 來沒有見過的。
雖然如此,李強還是認定,從(cong) 全年看,海南香蕉的價(jia) 格應該比往年低,因為(wei) “種香蕉的人太多了”。
4月23日,某媒體(ti) 一則關(guan) 於(yu) 香蕉使用化學劑乙烯利催熟的報道迅速發酵,最終被演繹為(wei) “乙烯利香蕉”對人體(ti) 有害的謠言。香蕉價(jia) 格開始坐上過山車,5月上中旬,田間收購價(jia) 不到8角錢一斤。乙烯利香蕉的謠言雖然很快被相關(guan) 部門澄清,但不到一個(ge) 月時間裏,李強還是損失了幾百萬(wan) 元。
李強的朋友、同樣是香蕉種植大戶的趙明(化名)看到,5月20日之後,集中上市的海南香蕉價(jia) 格直線跳水,最低時每公斤僅(jin) 有0.4~0.6元。這一價(jia) 格遠遠低於(yu) 成本。多年種植香蕉的經驗告訴李強、趙明,此時的香蕉市場完全被“供求”這隻無形的手左右,有人賺錢、有人虧(kui) 錢是再正常不過的。
香蕉賤賣不隻是謠言惹的禍
在鋪天蓋地的報道中不難發現,有關(guan) 香蕉賤賣的原因被歸結為(wei) 幾條:一方麵是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有毒的謠言影響,一方麵是由於(yu) 海南年初長達3個(ge) 月的低溫寡照天氣導致“冬蕉”集中上市期延後,同“春蕉”上市期重疊,導致大量香蕉集中上市,市場供大於(yu) 求,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共同促成6月以後海南香蕉價(jia) 格“大跳水”。
在李強看來,謠言及延期上市確實對近期以來的香蕉賤賣產(chan) 生了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幾年來,海南的香蕉越種越多,供大於(yu) 求才是香蕉賤賣的根本原因,“95%是‘多’造成的”。
李強說:“10多年前很少有大規模種香蕉的,大多是海南本地農(nong) 戶零散種植,產(chan) 多少就能銷多少,直到2006年,還可以100多元租一畝(mu) 地種一季香蕉,現在漲到1200元還租不到,一些不適合種植香蕉的土地也被利用起來。”
農(nong) 業(ye) 主管部門的統計數字也印證了種植大戶的直觀感受,海南省農(nong) 業(ye) 廳市場與(yu) 經濟信息處處長張健向媒體(ti) 提供的數字顯示,2009年6月海南香蕉的出島量為(wei) 27萬(wan) 噸,2010年6月的出島量為(wei) 28萬(wan) 噸,而今年6月海南香蕉的出島量為(wei) 40萬(wan) 噸,同比猛增42%以上。
海南當地媒體(ti) 也發現了近些年來香蕉種植麵積直線上升這一顯著變化。1997年海南的香蕉種植麵積僅(jin) 有38萬(wan) 畝(mu) ,2006年海南的香蕉種植麵積達到了69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108萬(wan) 噸,占熱帶水果總量的57%;產(chan) 值達26億(yi) 元,占全省熱帶水果的53%,香蕉已成為(wei) 海南省高效農(nong) 業(ye) 中的支柱產(chan) 業(ye) ;2007年達80萬(wan) 畝(mu) ,產(chan) 量200萬(wan) 噸;2010年達到87萬(wan) 畝(mu) ,產(chan) 量約190萬(wan) 噸。
早在2005年8月23日,在臨(lin) 高縣召開的海南省香蕉工作現場會(hui) 上,海南省農(nong) 業(ye) 廳更曾底氣十足地宣布,到2010年,海南香蕉種植麵積要達到100萬(wan) 畝(mu) ,產(chan) 量250萬(wan) 噸。
海口的時評家矢弓感慨:“《海南日報》的報道給出的數字是海南香蕉種植麵積1999年是41萬(wan) 畝(mu) ,2010年達到87萬(wan) 畝(mu) 。人們(men) 似乎在接近事實的真相,頭一次將香蕉種植麵積與(yu) 香蕉滯銷聯係起來,開始從(cong) 源頭上找原因了。”
賤賣的香蕉到底有多少
很多人在看完香蕉賤賣的新聞後,對香蕉有了新的認識,它不僅(jin) 是一種美味的水果,更是在海南省占有重要位置的熱帶經濟作物,甚至了解到一斤香蕉的種植成本是0.7至1元錢。
“這是好事,但香蕉種植哪有這樣簡單?僅(jin) 種植成本就會(hui) 因為(wei) 種植模式、季節、產(chan) 量、病蟲害的不同而產(chan) 生很大的差異。如果隻是農(nong) 民用自己的土地種香蕉,一斤的成本最低隻有兩(liang) 毛多錢。”看到新聞中傳(chuan) 出越來越多的關(guan) 於(yu) 香蕉的信息,李強不太願意評價(jia) 報道的真實性與(yu) 全麵性。
李強說,對“賤賣”這個(ge) 概念,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低於(yu) 去年的價(jia) 格叫賤賣,低於(yu) 成本的價(jia) 格也叫賤賣,但新聞裏並沒有把這些說清楚。
同為(wei) 種蕉大戶的趙明認同李強的說法。在趙明看來,新聞裏不停地強調香蕉賤賣,會(hui) 讓公眾(zhong) 產(chan) 生錯覺:今年種香蕉的人都虧(kui) 損了,香蕉市場應該拯救,應該幫可憐的蕉農(nong) 找個(ge) 出路。
“海南的香蕉全年均可上市,不同的種植戶會(hui) 根據不同的判斷選擇種植時間。新聞裏說95%的種植戶都虧(kui) 損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李強自己的2萬(wan) 多畝(mu) 香蕉上市時間不同。他在6月份基本沒有香蕉出售,全年算下來,盈利仍然可觀。
海南省農(nong) 業(ye) 廳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全島香蕉收獲麵積約87.5萬(wan) 畝(mu) ,香蕉產(chan) 量約190萬(wan) 噸。截至6月30日,已經出島銷售的有140萬(wan) 噸,島內(nei) 消費約7萬(wan) 噸,還有約43萬(wan) 噸將在未來一個(ge) 月內(nei) 上市待售。6月份海南香蕉的出島量為(wei) 40萬(wan) 噸。
經過簡單計算即可發現,除6月份全麵低於(yu) 平均成本價(jia) 格的40萬(wan) 噸香蕉外,1~5月上市的100萬(wan) 噸香蕉不會(hui) 存在虧(kui) 損的問題,剩下的40多萬(wan) 噸待售香蕉根據7月8日已回升至1.6元/公斤的行情看,即使虧(kui) 損,也隻會(hui) 是極少數情況。全年下來,海南香蕉僅(jin) 出現二成多一點的虧(kui) 損。
最大“受害者”是香蕉投機者
“香蕉是高風險的熱帶經濟作物,一個(ge) 台風可以讓蕉農(nong) 的投資打水漂,一個(ge) 謠言也可以讓蕉價(jia) 跌破成本,更不用說供求市場帶來的行業(ye) 性災難。”多年在香蕉市場中摸爬滾打的李強很不解,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香蕉,但看到近幾年蕉價(jia) 不停上漲後就要來海南租地種香蕉。李強粗略估計,僅(jin) 海南的香蕉種植戶中,就有3成多的人是不懂行的。
海南省農(nong) 業(ye) 廳的張建在總結6月份香蕉賤賣時也向媒體(ti) 提及,前兩(liang) 年香蕉的行情較好,導致今年不少農(nong) 戶“跟風”種植,導致香蕉種植麵積同比增長23%。
“我覺得,香蕉產(chan) 業(ye) 現在已成為(wei) 賭博性的行業(ye) 。投機的人越來越多,連搞房地產(chan) 的、賣藥的都有改行種香蕉的了。今年的賤賣讓一些人虧(kui) 損,在一定程度上是件好事。一方麵可以讓香蕉價(jia) 格回歸到合理水平,另一方麵也可以結束香蕉的暴利時代。”李強認為(wei) ,此次香蕉風波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些不懂行的香蕉投機者,賤賣必定讓他們(men) 認識到,盲目跟風總有出事的一天。
作為(wei) 海南的種蕉大戶,李強和趙明這兩(liang) 年也在調整,他們(men) 除了繼續開拓新的市場,也將資金逐步轉向其他一些熱帶經濟作物。李強說:“我們(men) 時時刻刻想的是分散風險,而不是賺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