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重慶深入開展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chuan) 箴言(簡稱“唱讀講傳(chuan) ”)活動,老百姓真心喜歡,社會(hui) 各界充分肯定,已經成為(wei) 重慶人的文化自覺和生活時尚。但是,也有極少數人或不明真相有一些疑問,或立場不同有一些雜音。
為(wei) 此,記者近日就有關(guan) 問題采訪了重慶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何事忠。
紅歌既是曆史的產(chan) 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唱紅歌就是唱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
記者:三年來,重慶開展的“唱讀講傳(chuan) ”活動,因為(wei) “唱紅歌”首當其衝(chong) 而被人們(men) 簡稱為(wei) “唱紅”。請問“唱紅”的內(nei) 容有哪些?是否像個(ge) 別人在網絡上發帖所說的有“極左”和“回到文革”的嫌疑?
何事忠:“紅”是漢語中褒義(yi) 色彩最強烈的詞,紅色代表生機、活躍、青春、熱情,代表明亮、鮮豔、力量、奔放和充滿生命力。紅歌來源於(yu) 人們(men) 的生活,是曆史的產(chan) 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歌”的“紅”,不僅(jin) 是昨天革命先烈的“紅”,還有今天幸福生活和未來美好願景的“紅”。
我們(men) 認為(wei) ,歌頌黨(dang) 、歌頌社會(hui) 主義(yi) 、歌頌祖國的歌曲屬於(yu) “紅歌”,歌頌改革開放、歌頌勞動人民、歌頌人民軍(jun) 隊、歌頌民族團結和家鄉(xiang) 美好的歌曲同樣屬於(yu) “紅歌”。重慶“唱紅”,主要唱救國、建國、興(xing) 國、強國的好歌。既唱《保衛黃河》、《在太行山上》、《歌唱祖國》、《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走向複興(xing) 》等愛黨(dang) 愛國歌曲,也唱其他優(you) 秀歌曲。比如,2010年舉(ju) 辦的首屆中華紅歌會(hui) ,就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故鄉(xiang) 的雲(yun) 》、《綠島小夜曲》等;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hui) ,就唱了《東(dong) 方之珠》、《七子之歌》、《我們(men) 都是一家人》等,還唱了美國的愛國歌曲《雪絨花》。這其中一些歌曲還屬於(yu) 港台流行歌曲。同時,我們(men) 還廣泛傳(chuan) 唱結合重慶實際創作的新歌,比如《平安之歌》、《小康路上一起走》、《森林重慶之歌》、《大山大水大重慶》、《祝福重慶》等。這些新老紅歌,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men) 的奮鬥,記錄了人們(men) 的情感和心聲,寄托著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老百姓發自內(nei) 心喜愛。
現在,我們(men) 的社會(hui) 文化生活豐(feng) 富多彩,有喜歡紅歌的,也有喜歡流行歌曲的,還有喜歡搖滾樂(le) 的。紅歌是“主旋律音樂(le) ”,但卻有十分深厚的群眾(zhong) 基礎。“唱紅歌”並不排斥唱其他的老百姓喜歡的好歌,不存在什麽(me) “左”“右”,更不是“回到文革”,而是“正”。重慶“唱紅歌”不僅(jin) 沒有出現“文革”最流行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造反有理》等歌曲,相反,一些在“文革”中禁止演唱的歌曲卻在熱唱。例如,《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洪湖水,浪打浪》、《紅梅讚》、《送別》等。至於(yu) 整個(ge) “唱讀講傳(chuan) ”,其內(nei) 容就更寬泛了,既包括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等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涉及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化精品。因此,那種認為(wei) 重慶“唱紅”是搞“左”的一套、是“回到文革”的觀點,確實是沒有根據的。作為(wei) 黨(dang) 委、政府的宣傳(chuan) 文化部門,我們(men) 理所當然地不提倡大家都去唱“靡靡之音”,旗幟鮮明地反對唱消極頹廢、格調低下的歌曲。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le) 在重慶考察後,用“紅”、“綠”、“新”三個(ge) 字概括了重慶之行的感受。他說:所謂“紅”,包括正義(yi) 、正道、正宗的文化精髓,包括道德、情操、理想,既有革命傳(chuan) 統,也有古今中外經典,外延很廣,我們(men) 對此高度認同;所謂“綠”,山城處處綠樹成陰、綠意盎然,加上整個(ge) 城市起伏跌宕,很有層次感,令人心曠神怡;所謂“新”,重慶新的氣象、新的觀念、新的嚐試、新的實踐、新的麵貌,無不給人以深刻印象。我認為(wei) ,劉長樂(le) 先生對重慶“唱紅”的評價(jia) 是全麵客觀的。
重慶“唱紅”高潮迭起、久唱不衰,源於(yu) 群眾(zhong) 的自覺和自願
記者:重慶“唱紅歌”采取的是行政命令,還是群眾(zhong) 自覺自願?
何事忠:毛澤東(dong) 同誌曾講:“凡是需要群眾(zhong) 參加的工作,如果沒有群眾(zhong) 的自覺和自願,就會(hui) 流於(yu) 徒有形式而失敗。”重慶“唱紅歌”之所以能夠高潮迭起、久唱不衰,主要源於(yu) 群眾(zhong) 的自覺和自願。
大家知道,唱紅歌不分場所、不拘條件,老百姓樂(le) 於(yu) 參與(yu) 、便於(yu) 參與(yu) 。一個(ge) 人可以唱、三五成群可以唱,千人能合、萬(wan) 人能唱。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宣傳(chuan) 文化部門就不能坐視不管、袖手旁觀,而是注重加強了對活動的引導,主要是搭建平台、加強輔導,既抓普及又抓提高,但自始至終突出了群眾(zhong) 的主體(ti) 地位,依靠了群眾(zhong) 的自覺自主自願。
在“普及”方麵,主要是自發開展分散性的活動。在農(nong) 村、社區、機關(guan) 、學校、企業(ye) 和軍(jun) 營,有的自發組建了紅歌合唱隊,有的形成了公園紅歌傳(chuan) 唱基地,街頭巷尾、廣場公園老百姓自發“唱紅歌”隨處可見,天天都有。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群眾(zhong) 不喜歡、不認可,不自覺、不自願,能夠搞得這樣紅紅火火、持久不衰嗎?。
在“提高”方麵,除了基層找熟悉音樂(le) 的同誌加強一些輔導外,主要是在重大節日、節慶和重要紀念日,市和區縣開展一些集中性演出。演出的節目大都是根據不同的主題,從(cong) 老百姓平時搞得較好的節目中遴選出來的。因為(wei) 群眾(zhong) 性的隊伍多的是,基本不需要排練,通知大家到時登台演出就行了。就是這樣的演出,我們(men) 也要求參演人員不統一著裝,做到台上台下一個(ge) 樣,進而使“唱紅”自然化、生活化、常態化。
“唱紅”是一種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有利於(yu) 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基本文化權益,實際上是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範疇
記者:唱紅歌是一種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屬於(yu)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範疇嗎?
何事忠: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涉及到方方麵麵,是一項係統工程,最重要的是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看電視、聽廣播、讀書(shu) 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大眾(zhong) 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開展包括“唱紅歌”在內(nei) 的“唱讀講傳(chuan) ”活動,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nei) 容,本質上是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基本文化權益,是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範疇,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的應盡之責。
這幾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唱紅歌是群眾(zhong) 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好形式。廣大群眾(zhong) 踴躍參與(yu) ,真正由觀眾(zhong) 變為(wei) 演員、觀眾(zhong) 一體(ti) 化,由學生變為(wei) 老師、學生一體(ti) 化,由被動接受變為(wei) 主動上陣,既可聽人唱,又可自己唱,使群眾(zhong) 在凝魂聚氣、扶正祛邪、增智強能、提神鼓勁等方麵有所收獲。
當然,重慶抓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絕不僅(jin) 僅(jin) 是抓“唱紅”。這幾年,我們(men) 在抓區縣文化館、圖書(shu) 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四大件”建設,推進“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工程,加快鄉(xiang) 鎮綜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建設,開展送電影、送圖書(shu) 、送故事、送戲劇、送展覽、送春聯下鄉(xiang) ,打造重慶衛視為(wei) 全國第一家公益電視頻道等方麵,都走在了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前列。因此,全社會(hui) 逐步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鞏固和發展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精神風貌。
“唱紅”成本低成效大,是一項費省效宏、為(wei) 民利民的民生工程
記者:有人說,重慶“唱紅”成本太高,累計花費達2700多億(yi) 。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何事忠:前不久,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說重慶“唱紅”花費太大,還推算出耗資高達2700多億(yi) 的天文數字。這種推算是毫無根據的。2008年到2010年,重慶三年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才2277億(yi) ,說“唱紅”花費超過2700億(yi) ,這可能嗎?
重慶“唱紅”,絕大部分活動是在公園、廣場、學校、軍(jun) 營、社區等公共場所自發開展,這些活動場地都是免費開放,參加活動的市民並不存在什麽(me) 服裝、租車、補助等費用。所有集中性演出,學生穿校服,軍(jun) 人穿軍(jun) 裝,其他方麵的演出人員穿日常生活服裝,財政也好、部門單位也好,不存在投資統一購買(mai) 或製作演出服裝的問題。憑空推算出2700多億(yi) 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即便是重大節日舉(ju) 行上千人的大型演出,每場演出的場地、舞美、音響、編導、交通等方麵的開支,全市性的大活動一場不過二三十萬(wan) 元,區縣就更少了。前不久,我們(men) 應中國文聯之邀進京組織的“唱讀講傳(chuan) ”活動,上千人的隊伍坐的是火車,住的是普通賓館,4天時間演出7場,總花費沒超過600萬(wan) 元,還不及一些地方請幾個(ge) 大腕明星演出一場的耗資。
有人說:花錢唱紅歌,不如把錢花在解決(jue) 民生上。這話不無道理。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唱紅歌也是一種文化民生,而且是一項費省效宏、為(wei) 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中國的改革發展到了今天,再也不是隻解決(jue) 吃飯穿衣就行了的,精神文化方麵的需求同樣重要。其實,這些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物質方麵民生的重視程度和實施力度,恐怕不差於(yu) 任何一個(ge) 地方。去年,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hui) 專(zhuan) 題研究,出台了“民生十條”,內(nei) 容涵蓋建設公租房,解決(jue) 進城農(nong) 民工戶籍並享受城裏人的住房、醫療、教育、保險等待遇,推動“兩(liang) 翼”農(nong) 戶萬(wan) 元增收,讓農(nong) 村130萬(wan) 留守兒(er) 童免費吃上雞蛋、牛奶和營養(yang) 午餐,實現農(nong) 村養(yang) 老保險全覆蓋,支持創辦微型企業(ye) 增加就業(ye) 等方麵,計劃兩(liang) 年半內(nei) 投入3000億(yi) 元解決(jue) 民生問題。細心的同誌對此恐怕早就知道了。
“唱紅”主要是利用業(ye) 餘(yu) 時間開展的,不但沒有耽誤工作、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提振了人們(men) 的精氣神,促進了重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記者:唱紅歌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時間,它影沒影響人們(men) 的工作和經濟發展?
何事忠:重慶“唱紅歌”的重點人群是離退休老同誌和大中小學學生。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幹部職工唱紅歌,一般都是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極少占用工作時間。
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把“唱紅歌”與(yu) 人們(men) 的工作學習(xi) 生活有機地統一了起來。例如,圍繞“打黑除惡”,創作傳(chuan) 唱的是《平安之歌》;圍繞建設“森林重慶”,創作傳(chuan) 唱的是《森林重慶之歌》、《森林長江》;圍繞黨(dang) 的建設,創作傳(chuan) 唱的是《小康路上一起走》、《創先爭(zheng) 優(you) 之歌》,力求使“唱紅”倡導的價(jia) 值觀念與(yu) 具體(ti) 實踐不脫節、不反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吸引力。
事實上,重慶“唱紅”不僅(jin) 沒有耽誤正常的工作和學習(xi) ,反而激發了人民群眾(zhong) 幹事創業(ye) 的昂揚鬥誌,優(you) 化了發展環境,推動了重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08年以來,重慶的GDP年均增速超過15%,2010年高達17.1%;財政收入2010年增幅更是達到49.4%。今年一季度,重慶GDP增幅達16.3%,高出全國水平6.6個(ge) 百分點,與(yu) 去年一樣居全國第3位,西部第2位。2010年,全年累計新簽外商投資項目232項,同比增長44.1%;外商投資實際到位63.44億(yi) 美元,增長58.0%,增速名列全國各省區市前茅。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來渝考察後感慨:“重慶廣大市民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chuan) 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種有效的愛國主義(yi) 教育,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稱讚“唱讀講傳(chuan) ”是個(ge) 很不錯的創意,讓人們(men) 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曆史與(yu) 傳(chuan) 統。老年人、青年人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也能在這樣的活動中找到共同點。他說:“我還了解到,重慶的‘唱讀講傳(chuan) ’活動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既有中國革命領袖的著作,還有居裏夫人、愛因斯坦等來自歐美的偉(wei) 大人物的警世格言。所有這些,無疑都是了不起的進步。”英國政府亞(ya) 洲特別工作組查爾斯·鮑威爾主席來渝訪問後說:“重慶市民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chuan) 箴言,傳(chuan) 承民族文化,增強了自豪感,提振了精氣神,我很想學習(xi) 幾首紅歌,感受唱紅歌帶來的激情。”
中國文聯邀請“唱讀講傳(chuan) ”晉京演出,與(yu) 文化部聯合舉(ju) 辦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hui) ,目的是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90華誕
記者:6月中下旬,重慶“唱讀講傳(chuan) ”晉京演出、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hui) 成功舉(ju) 辦,請問有哪些主辦單位,效果怎麽(me) 樣?
何事忠:6月11日至19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ju) 行的紀念建黨(dang) 90周年“百花芬芳 黨(dang) 的旗幟高高飄揚”主題係列演出,包括“紅歌傳(chuan) 萬(wan) 代”重慶各界群眾(zhong) 演唱會(hui) 、“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著名藝術家演唱會(hui) 、“愛我中華”喬(qiao) 羽作品演唱會(hui) 、“永遠跟黨(dang) 走”青年歌唱家演唱會(hui) 、“黨(dang) 啊,親(qin) 愛的媽媽”著名歌唱家演唱會(hui) 、“紅梅向陽開”戲劇經典選段演唱會(hui) 、“和諧陽光”相聲小品綜藝晚會(hui) 、“閃閃的紅星”紅色經典舞蹈專(zhuan) 場、“光輝的曆程”部分省市綜藝晚會(hui) 。中國文聯邀請我市擔綱“百花芬芳 黨(dang) 的旗幟高高飄揚”主題係列演出開幕式,要求組織重慶各界群眾(zhong) 演唱。我市接受任務後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並與(yu) 首都相關(guan) 部門銜接,在他們(men) 的熱情歡迎和支持下,借機在解放軍(jun) 第二炮兵部隊、北京朝陽區、清華大學、全國政協、中央黨(dang) 校舉(ju) 行了6場演出。每場演出既有合唱又有誦讀,鮮明的主題、強大的陣容、精彩的表演,引起了首都觀眾(zhong) 的強烈共鳴,得到了首都各界的高度評價(jia) 。
6月28日至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yu) 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hui) 取得圓滿成功。這項活動被文化部作為(wei) 全國人民慶祝建黨(dang) 90周年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重頭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發來賀信,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包括港澳台在內(nei) 的全國各地的108支合唱團共8000餘(yu) 人齊聚重慶,30餘(yu) 萬(wan) 名群眾(zhong) 參與(yu) ,開展了8大係列活動,集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群眾(zhong) 性和觀賞性於(yu) 一體(ti) ,是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90華誕的大獻禮、全國傳(chuan) 唱紅歌的大匯演、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大宣傳(chuan) 。
紀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0周年,是今年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市組織的這兩(liang) 次大型活動,與(yu) 全國各地開展的慶祝活動一樣,抒發了人民對黨(dang) 的感恩之情、熱愛之情,表達了人民堅定跟黨(dang) 走、創造新輝煌的決(jue) 心和信念。這猶如一個(ge) 家庭的孩子們(men) 為(wei) 父母做大壽,合情合理、理所當然!
恩格斯在《萊茵省的節日》一文中說:“圓心沒有圓周就不成其為(wei) 圓,同樣,沒有愉快友好的生活,音樂(le) 也就不成其為(wei) 音樂(le) 了,因為(wei) 愉快友好的生活構成音樂(le) 這一中心的圓周。”重慶開展“唱讀講傳(chuan) ”活動已有三年,“唱紅”有著“愉快友好”的人文氛圍。站在新的起點,我們(men) 將繼續堅持以人為(wei) 本,緊緊依靠群眾(zhong) ,進一步豐(feng) 富內(nei) 容、創新形式,更好地滿足群眾(zhong) 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我們(men) 也熱情歡迎社會(hui) 各界多為(wei) “唱紅”出謀獻策,讓“唱紅”的圓周更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