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全國地方債餘額超10萬億 部分地區現逾期債務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yi) 27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報告了全國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約10.7萬(wan) 億(yi) 元;全國近兩(liang) 成、共78個(ge) 市級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債(zhai) 務的債(zhai) 務率高於(yu) 100%,部分地區出現了逾期債(zhai) 務。報告提示,一些地區和行業(ye) 償(chang) 債(zhai) 能力弱,存在風險隱患。

部分地區政府出現逾期債(zhai) 務

審計署報告指出,個(ge) 別地方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的債(zhai) 務負擔較重,而且地方償(chang) 債(zhai) 基本上依賴土地出讓收入。2010年年底,有78個(ge) 市級和99個(ge) 縣級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債(zhai) 務的債(zhai) 務率高於(yu) 100%,分別占兩(liang) 級政府總數的19.9%和3.56%。由於(yu) 償(chang) 債(zhai) 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隻能通過舉(ju) 借新債(zhai) 償(chang) 還舊債(zhai) 。

地方債(zhai) 務償(chang) 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2010年年底,地方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的債(zhai) 務餘(yu) 額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wei) 償(chang) 債(zhai) 來源的債(zhai) 務餘(yu) 額為(wei) 25473.51億(yi) 元,共涉及12個(ge) 省級、307個(ge) 市級和1131個(ge) 縣級政府。

對於(yu) 地方債(zhai) 負債(zhai) 情況,審計署全國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審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塵肇表示,總體(ti) 看,我國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負擔尚未超出其償(chang) 債(zhai) 能力。

地方融資平台眾(zhong) 多而且不合規範

報告指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數量多而且管理不規範。至2010年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政府共設立融資平台公司6576家, 而且融資平台公司債(zhai) 務規模龐大。2010年年底融資平台公司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49710.68億(yi) 元,占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的46.38%。

審計發現,有1033家融資平台公司存在虛假出資、注冊(ce) 資本未到位、地方政府和部門違規注資、抽走資本等問題,涉及金額2441.5億(yi) 元;由於(yu) 融資平台公司舉(ju) 借的債(zhai) 務資金主要投向回收期較長的公益或準公益性項目,盈利能力較弱,有26.37%共計1734家融資平台公司出現虧(kui) 損。

部分單位違規使用政府性債(zhai) 務資金

截至2010年年底,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中尚未支出的金額為(wei) 11044.47億(yi) 元,2010年為(wei) 此由財政資金支付利息67.74億(yi) 元。

審計署方麵介紹,一些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資金的舉(ju) 借、管理和使用不夠規範,審計共發現違規問題金額1082.53億(yi) 元。部分融資平台公司等單位以虛假或不合法的抵(質)押物、高估抵押物價(jia) 值等方式取得債(zhai) 務資金。

五大商業(ye) 銀行去年違規發放貸款580億(yi) 元

本報訊 (記者王亮)根據審計署昨日公布的審計報告顯示, 跟蹤審計工商銀行等5家商業(ye) 銀行新發放的3472億(yi) 元貸款,發現違規發放和挪用貸款等問題580億(yi) 元,其中向未批先建、手續不齊或資本金不到位的項目發放貸款254億(yi) 元,還有部分貸款被用於(yu) 還貸。目前國債(zhai) 發行存在漏洞,在2010年發行的1296.27億(yi) 元電子式儲(chu) 蓄國債(zhai) 中,有705.16億(yi) 元(占54%)最終由40家承銷銀行持有。

劉家義(yi) 還表示,至2010年底,中央財政在商業(ye) 銀行開設各類銀行賬戶31個(ge) ,當年累計收到資金5290.4億(yi) 元,年末餘(yu) 額906.32億(yi) 元。其中,有些是預算外收支賬戶,有些全年未發生收支業(ye) 務。

審計署自曝2010年度預算執行情況

據新華社電 審計署27日發布2011年第32號審計結果公告,公布了本部門2010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檢查報告。

檢查審計署本級發現的主要問題有:超範圍列支審計法實施條例培訓、計算機中級培訓等13個(ge) 培訓班支出,以及中央企業(ye) 審計研討班等支出790.12萬(wan) 元,外聘專(zhuan) 家費用195萬(wan) 元,中國審計學會(hui) 研究和課題經費49.99萬(wan) 元;采取以撥代支方式,將“金審工程(二期)”項目建設單位管理費等107萬(wan) 元撥付給所屬計算機技術中心等。

市場分析:風險相對可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 審計署公布的融資平台公司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近5萬(wan) 億(yi) 元,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共10.7萬(wan) 億(yi) 元,這和央行及銀監會(hui) 此前公布的數據相比有較大差異。審計署的統計數字表明涉及地方的債(zhai) 務風險較大,但風險還是處於(yu) 一個(ge) 相對可控的範圍之內(nei) 。

三個(ge) 部門的數據差異主要與(yu) 統計口徑有關(guan) ,但即使剔除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的地方債(zhai) 務可能也是一個(ge) 比較大的數字,這對放貸銀行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大家現在更關(guan) 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流動性,而且純債(zhai) 務與(yu) 財政收入的比例,因為(wei) 前者更決(jue) 定了地方政府長遠的償(chang) 債(zhai) 能力。”劉利剛表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