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臨(lin) 泉縣7000多畝(mu) 耕地被上百座無證粘土磚窯廠“侵占”。相關(guan) 部門的監管竟變成堂而皇之的收費。
農(nong) 民被迫賣地
記者日前在臨(lin) 泉縣采訪,有些農(nong) 民說,賣地給窯廠是迫於(yu) 無奈。楊橋鎮冷樓村民談可欣(化名)說,要是不賣地給窯廠主,窯廠就在農(nong) 民土地邊挖很深的坑,一下雨地就自然塌陷了,為(wei) 降低損失,農(nong) 民被迫賣地。
磚窯廠用地均無證
臨(lin) 泉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王春雨稱,全縣磚窯1年累計可“吃掉”可耕地1000畝(mu) 。“這個(ge) 賬我們(men) 也算過,這些磚窯早一天取締,我們(men) 也早一天安生。”
考慮到用地審批手續“誰簽字誰負責”,土地管理部門的幾位負責人無人敢簽,結果當地152座磚窯廠的“臨(lin) 時用地”無一獲得用地審批手續,全部涉嫌違法生產(chan) 。臨(lin) 泉縣國土資源局地礦股工作人員、原股長張文海承認,全縣窯廠累計違規、違法占用土地7000多畝(mu) 。
國土局是收費大戶
“一個(ge) 磚窯廠要想‘和諧’生產(chan) ,每年必須上繳約20萬(wan) 元的各項費用。”臨(lin) 泉縣楊橋鎮一磚窯負責人邢順利說,他每年上繳的稅費在20多萬(wan) 元。“我們(men) 要是不交錢,我們(men) 就燒不了磚。”邢順利說,每年春節時候,連慰問五保戶的錢,都是磚窯廠給出的。牛莊鄉(xiang) 寧大村一磚窯負責人牛坤說,除去向政府繳納的各項稅費外,一年就能將投資賺回。
“像國稅局、地稅局、國土局等多個(ge) 部門都來收過費,一般是打電話,限期多少天,到哪裏交錢,否則,窯廠就得整改或停產(chan) ,那樣損失更大。”齊超(化名)說,“給這些部門交錢,能有一半部門給發票就不錯了,其他都是白條,說白了,這樣交錢就是為(wei) 了買(mai) 平安。”
據國土資源局的一份財務數據顯示,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全縣磚窯廠上繳費用1400多萬(wan)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