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適應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進一步推動職能轉變,實現商務事業(ye) 科學發展,近日,經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hui) 辦公室批準,商務部對部分內(nei) 設司局的名稱和主要職責進行了調整,相關(guan) 工作已經到位。
調整的主要內(nei) 容包括:原商貿服務管理司更名為(wei) “流通業(ye) 發展司”,原市場運行調節司更名為(wei) “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原服務貿易司更名為(wei) “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ye) 司”,原信息化司更名為(wei) “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辦公廳加掛“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秘書(shu) 局”牌子,增加“承擔與(yu) 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履行職責相關(guan) 的政務工作”職責。反壟斷局加掛“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hui) 辦公室”牌子。
此次調整將原由市場體(ti) 係建設司負責的“協調打破市場壟斷、行業(ye) 壟斷和地區封鎖有關(guan) 工作”、“牽頭組織規範零售企業(ye) 促銷行為(wei) 及零售商、供應商建立公平的交易關(guan) 係”、“對內(nei) 資直銷進行監督管理”職責,劃轉市場秩序司。原由市場體(ti) 係建設司承擔的“對拍賣、典當、租賃和舊貨流通等特殊流通行業(ye) 進行監督管理”、“推進、發展物流中心和體(ti) 係的建設,大力培育專(zhuan) 業(ye) 化第三方物流企業(ye) ”的職責,劃轉流通業(ye) 發展司。原商貿服務管理司承擔的電子商務有關(guan) 職責劃轉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原商貿服務管理司承擔的成品油流通管理有關(guan) 職責劃轉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
此次調整明確生豬屠宰管理、藥品流通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及追溯體(ti) 係建設相關(guan) 工作繼續由市場秩序司負責。明確市場體(ti) 係建設司負責組織擬訂促進國內(nei) 市場體(ti) 係建設和城鄉(xiang) 市場發展的規章和政策,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chan) 銷銜接和農(nong) 超對接工作,推進農(nong) 村市場體(ti) 係建設和改造升級,培育和發展農(nong) 村市場。明確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統籌商務領域消費促進工作。明確流通業(ye) 發展司作為(wei) 內(nei) 貿工作的綜合牽頭司局。
此次調整將由原商貿服務管理司承擔的住宿、餐飲、國內(nei) 會(hui) 展等商貿服務業(ye) 的管理、促進職責,外國投資管理司承擔的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相關(guan) 職責,對外貿易司承擔的國際貨代和涉外經貿展覽管理職責,劃轉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ye) 司。
此次調整明確機電和科技產(chan) 業(ye) 司繼續承擔加工貿易的日常管理職責,對外貿易司承擔牽頭製定包括加工貿易政策在內(nei) 的整體(ti) 對外貿易政策職責。明確由外國投資管理司牽頭研究推進區域對外開放的政策,協調、推動沿邊開放和其他各類區域對外開放。
商務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陳德銘在日前召開的商務部幹部大會(hui) 上對此次調整做了說明和動員。陳德銘表示,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hui) 議講話中強調,要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此次部分司局職責機構的調整,就是商務部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轉變工作職能,加強機關(guan) 作風建設,提高服務能力的必要舉(ju) 措和重要契機。
陳德銘要求商務部全體(ti) 幹部從(cong)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轉變職能、理順關(guan) 係、優(you) 化結構、提高效能”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此次調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真周密實施,確保調整目標落實到位。並以調整為(wei) 契機,不斷改進、創新工作方式,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jue) 策科學、執行順暢的新機製,切切實實轉變職能;改進工作作風,樹立務實高效機關(guan) 形象,保障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拓寬宏觀視野,提高決(jue) 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