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中國民營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浙江中小企業(ye) ,連連被爆“陷入危機”。“溫州市30多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中有20%左右處於(yu) 停工或半停工的狀況”,“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團三家較大企業(ye) 接連宣布破產(chan) 或倒閉,大規模倒閉潮將重現”等傳(chuan) 聞不斷湧現。
浙江中小企業(ye) 有沒有出現倒閉潮?波特曼等企業(ye) 為(wei) 何倒閉?麵對壓力,企業(ye) 如何走出困境?記者赴當地展開了調查。
焦點一:有沒有出現倒閉潮?
【調查】企業(ye) 總體(ti) 運行正常,倒閉潮並未出現
從(cong) 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一組數據來看,浙江企業(ye) 數量不減反增。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在工商局注冊(ce) 的企業(ye) 與(yu) 2010年第四季度相比,同比增長10.50%。4月份,浙江省的企業(ye) 數仍在增長,較3月份同比增長10.36%。
從(cong) 企業(ye) 新設和注銷的絕對數量來看,2011年前四個(ge) 月,浙江共新設企業(ye) 44925家,注銷企業(ye) 7306家。對比浙江省五年來1—4月份的企業(ye) 注銷數量:2007年7410家、2008年8059家、2009年7251家、2010年7610家,今年“倒閉”的企業(ye) 並沒有顯著增加。浙江企業(ye) 的總體(ti) 運行情況是正常的。
而一度處於(yu) 風口浪尖的溫州中小企業(ye) ,也並未出現傳(chuan) 聞中的大規模倒閉現象。據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全市私營企業(ye) 注銷戶數534家,同比減少14.56%。而全市在冊(ce) 私營企業(ye) 數量和注冊(ce) 資金分別同比增長15.11%和28.37%。
焦點二:波特曼等企業(ye) 為(wei) 何倒閉?
【調查】江南皮革等3家企業(ye) 問題出在自身,投資、借高利貸須謹慎
近日,浙江省銀監局和溫州銀監分局出具了一份關(guan) 於(yu) 溫州民企經營狀況的調查,其中內(nei) 容顯示,江南皮革等3家企業(ye) 倒閉,問題主要在於(yu) 其自身,不具普遍性。
這份調查顯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企業(ye) 主因欠巨額賭債(zhai) 外逃致使企業(ye) 倒閉;波特曼咖啡企業(ye) 主因經營不善出走造成相關(guan) 門店停止經營;主營電線電纜的三旗集團則由於(yu) 經營戰線過長又遇內(nei) 部變動陷入破產(chan) 境地。
不可否認,銀根縮緊、企業(ye) 融資難,成為(wei) 浙江中小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的壓力。一份來自浙江省銀監局的報告顯示,今年浙江省(不含寧波)主要銀行機構可用信貸規模較去年下降了12%,而民間“高利貸”利息一路高歌猛進。據溫州市人民銀行監測,一季度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單季上漲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漲幅高8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融資成本大幅度提高。
實體(ti) 經濟不賺錢,民間信貸利潤高,很多企業(ye) 紛紛做起資金生意。“沒有實體(ti) 經濟支撐的虛擬經濟一旦破滅,後果不堪設想。企業(ye) 在投資上一定要謹慎。”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葉航這樣建議。“最重要的一條是,千萬(wan) 不要借超出能力之外的高利貸。”葉航認為(wei) ,如果企業(ye) 的實體(ti) 經濟利潤完全不足以支撐貸款的話,借高利貸,就是飲鴆止渴。這也是導致很多中小企業(ye) 破產(chan) 的直接原因。
焦點三:中小企業(ye) 如何走出困境?
【調查】麵對電荒、成本上升壓力,轉型升級才是出路
紡織是浙江塊狀經濟的代表。記者來到中國紡織基地浙江省紹興(xing) 縣孫端鎮,走訪了一批中等規模的紡織企業(ye) 。
“秀之秀”公司老總王國權坦言企業(ye) 經營的壓力: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現在紹興(xing) 縣紡織企業(ye) 平均每月的人力成本在600美元以上,而一些東(dong) 南亞(ya) 國家僅(jin) 為(wei) 110美元;隨著夏季用電高峰來臨(lin) ,“秀之秀”原有的一周一天限電可能會(hui) 變成一周兩(liang) 天,甚至更多;還有原材料成本上漲、匯率不穩定、銀根緊縮等難題。
成本的上漲直接導致了企業(ye) 利潤的下降。浙江省國家稅務局的統計顯示,浙江(不含寧波)納稅額在50萬(wan) —500萬(wan) 元之間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與(yu) 銷售收入之比正從(cong) 2008年的2.9%開始逐年下降,今年的前四個(ge) 月創新低,隻達到2.55%。這表明,低價(jia) 格優(you) 勢將一去不返。
“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致力於(yu) 提升科技含量與(yu) 搞好管理,保證了利潤率,所以比較從(cong) 容。” 王國權如是說。他認為(wei) ,現在全貿易的公司壓力較大,而像“秀之秀”這樣的生產(chan) 型企業(ye) ,因為(wei) 這幾年轉型升級做得好,當下環境中他考慮的並非生存問題,而是如何更好發展打品牌、抓管理。和“秀之秀”一樣,孫端鎮的紡織企業(ye) 普遍經營情況良好,企業(ye) 不是在發愁生存,而是在謀求發展。
浙江大學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馬良華教授說,在目前來看,浙江企業(ye) 在轉型過程中規模有大小,起步有先後,應該認清自身的情況和條件加以區分應對。對有一定經濟實力和良好基礎的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而言,轉型升級無疑是第一要義(yi) ;對於(yu) 實力雄厚而行業(ye) 前景良好的企業(ye) ,現在是一個(ge) 發展的機遇,要圍繞技術、品牌、渠道及產(chan) 業(ye) 鏈建設,參與(yu) 市場整合,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壯大發展自己;而對於(yu) 缺少資金實力、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和缺乏市場開拓能力的小企業(ye) ,停工歇業(ye) 、保存實力也不失為(wei) 一種策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