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災情不確定性憂慮漸增

長江中下遊的旱情正在揮動著“蝴蝶翅膀”,當地乃至全國的物價(jia) 會(hui) 被“撲騰”到多高?目前,這還是一個(ge) 開放式的命題。

空心菜,以前三塊多,現在賣五塊;青菜,一塊五漲到四塊多。昨天,上海市靜安區一家菜市場內(nei) ,一名來自湖南的賣菜阿姨和《第一財經(微博
第一財經聽眾(zhong) :182081人
+收聽已收聽最新消息 2011年5月30日 10:05國家防辦統計顯示,截至5月29日,全國耕地受旱麵積1.044億(yi) 畝(mu) 。長江中下遊地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旱情較為(wei) 嚴(yan) 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耕地受旱麵積為(wei) 4535萬(wan) 畝(mu) ,占全國受旱麵積的43.4%。5省有329萬(wan) 人、95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分別占全國的50.6%和24%。 更多)日報》記者算起了生意經。

在北京最大的農(nong) 貿市場,本報記者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新發地農(nong) 貿市場統計部工作人員說,北京市場蔬菜供給充足,價(jia) 格也沒有非常明顯的變化。

而在本輪幹旱的重災區湖北,記者昨天從(cong) 該省物價(jia) 局、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獲悉,淡水魚、蔬菜等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因幹旱減產(chan) 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此番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還要考慮到時令、市場、具體(ti) 品種等多方因素,幹旱天氣可能隻是推手之一。

盡管如此,通脹預期“旱”中見漲卻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郝大明告訴記者,隨著旱情的加劇,民生證券上調了5月份CPI的預測值,由5.2%上調到5.4%。

事實上,在4月份食品價(jia) 格環比下降0.4%的背景下,當月CPI依然運行在5%以上的高位。

如何防止旱情加劇並擴大食品價(jia) 格波及麵,這考驗著當前物價(jia) 維穩的智慧。

旱區見聞:龍蝦運不出來幹著急

民政部救災司信息顯示,據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廳報告,截至5月27日,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3705.1千公頃,其中絕收麵積166.8千公頃。

在湖北當地,旱情已經“灼傷(shang) ”部分蔬菜品種。

27日,武漢白沙洲大市場信息中心監測的20個(ge) 蔬菜品種均價(jia) 為(wei) 2.27元/公斤,與(yu) 上周均價(jia) 1.91元/公斤相比上漲18.84%,漲價(jia) 品種占比超過90%。

其中,大白菜價(jia) 格已從(cong) 0.37元/公斤上漲到0.84元/公斤。

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大白菜、包菜、白蘿卜價(jia) 格上漲是由於(yu) 武漢一些產(chan) 地的收成進入尾期,而對於(yu) 一些進入當地市場的外地蔬菜,其產(chan) 地收購價(jia) 格都在提高。小白菜、油麥菜則受幹旱影響,產(chan) 量減少,收購價(jia) 格上漲。

對於(yu) “千湖之省”湖北而言,本次大旱對當地的淡水養(yang) 殖業(ye) 衝(chong) 擊亦較為(wei) 嚴(yan) 重。

上述市場監測顯示,鯽魚當期均價(jia) 由9元/公斤上漲到10.01元/公斤。而潛江市水產(chan) 局的數據亦顯示,全市小龍蝦養(yang) 殖受災麵積達到18萬(wan) 畝(mu) ,減產(chan) 60%已成定局,經濟損失達到3.56億(yi) 元。

而在以小龍蝦聞名的江蘇盱眙,部分沿岸水麵已經“退後”七八百米。

“我們(men) 要推著小船幾百米下去才能下網。”當地一漁民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

當地一名養(yang) 殖大戶說,由於(yu) 水位太淺,隻能肩挑手提,眼看著大批龍蝦運不出來,隻能幹著急。

外地影響:“鄂皖歎息”魚價(jia) 漲

記者昨日從(cong) 北京新發地農(nong) 貿市場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區的蔬菜價(jia) 格整體(ti) 比較穩定,隨著北方地區氣溫逐漸升高,部分蔬菜價(jia) 格還在持續回落。

“目前供給北京蔬菜的區域主要是山東(dong) 、河北等北京周邊地區,北方大棚蔬菜剛剛上市,再過一段時間,陸地菜也將成熟,所以北京市場蔬菜供給充足,價(jia) 格也沒有非常明顯的變化。”該市場統計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除了產(chan) 地因素,大棚蔬菜的供應也有助於(yu) 防止旱情推漲效應擴散。

上海一名大棚種植戶告訴記者,蔬菜價(jia) 格走勢之所以出現漲跌不一,主要還是因為(wei) 蔬菜種類的不同。“黃瓜、白蘿卜、胡蘿卜、西紅柿這些大棚種植產(chan) 量本來就大,而且儲(chu) 存期比較長。但空心菜、莧菜這些嫩葉蔬菜,一是嬌貴,受幹旱天氣影響最大,二是產(chan) 量和儲(chu) 存期都比不上其他蔬菜,再加上時令季節本身需求較大的原因,所以導致價(jia) 格出現明顯上漲。”

市場反饋印證了上述判斷。

上海市商務委網站數據顯示,5月2日到5月28日期間,西芹、大白菜、廣東(dong) 莧菜價(jia) 格都出現了超過50%以上的增長,而毛豆、卷心菜、生菜、油麥菜等8種蔬菜都出現了1/3的提價(jia) ,總共近20種蔬菜價(jia) 格都超過了20%增長。茼蒿、冬瓜、馬蘭(lan) 頭等20餘(yu) 種蔬菜在過去一個(ge) 月內(nei) 都出現了較明顯的價(jia) 格下跌。

一些菜市場從(cong) 業(ye) 人員也表示,並不是所有蔬菜都出現了價(jia) 格上漲,西紅柿、黃瓜以及胡蘿卜等品種就沒有漲價(jia) 。

即便如此,各地蔬菜價(jia) 格回漲依然值得關(guan) 注。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的全國50個(ge) 大中城市5月中旬食品價(jia) 格顯示,僅(jin) 僅(jin) 10天,大白菜、油菜、芹菜較5月上旬的漲幅都超過了11%。

此外,旱區水產(chan) 品養(yang) 殖告急的影響也已經顯現。

“最常吃的幾種魚基本上都漲了10%左右吧。”上海一家菜市場的魚販告訴記者。

新華社全國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農(nong) 資價(jia) 格行情係統監測數據顯示,與(yu) 5月1日相比,5月22日的鯉魚、鯽魚、草魚價(jia) 格分別上漲8.2%、6.3%和4.5%,同比漲幅分別為(wei) 19.9%、11.7%和3.7%。

一名負責水產(chan) 品采購的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淡水魚養(yang) 殖遵循春天投魚苗,秋天成熟開捕上市的規律。

該人士告訴記者,當前本來就是水產(chan) 品價(jia) 格高位期,上海、蘇州等本地魚供應不足,湖北、安徽等原產(chan) 地的旱情進一步降低了供應量。

產(chan) 糧影響之辨

作為(wei) “百價(jia) 之基”,糧價(jia) 的走勢亦引人關(guan) 注。

湖北、湖南、江西早稻種植麵積占全國半壁江山。

湖北省社科院農(nong) 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預計,夏糧減產(chan) 已經是肯定的了。而在秋糧方麵,很多地方無水插秧。

不過,申銀萬(wan) 國研究報告給出的分析則顯示,假設目前上述三省受旱水稻均絕收,按照本次受災麵積占今年早稻播種麵積30%、早稻占夏糧比重30%、夏糧占全年糧食生產(chan) 比重23%的比例粗略測算,受旱早稻對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影響幅度大約為(wei) 2.07%。

中信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早稻產(chan) 量盡管占全國早稻的比重高達53%,但僅(jin) 占全國水稻產(chan) 量的10%,因此,即使局部地區減產(chan) ,對於(yu) 糧食總產(chan) 量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農(nong) 業(ye) 部近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從(cong) 各地反映的情況看,今年早稻麵積增加,基本苗充足,個(ge) 體(ti) 發育健壯,生產(chan) 形勢是近幾年較好的一年。

但有專(zhuan) 家指出,若旱情及時緩解則夏糧仍有望豐(feng) 產(chan) ,但如果後期降水持續偏少,出現“春旱”連“伏旱”,可能對秋糧生產(chan) 產(chan) 生影響。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5月中旬食品價(jia) 格數據顯示,大米價(jia) 格仍然保持穩定。

分析人士昨天對記者表示,長江中下遊旱情預計造成南方早秈稻減產(chan) ,但早秈米的主要消費者是打工者,目前沿海地區一些企業(ye) 經營勢頭放緩,導致用工人數出現下降,這將減少對早秈米的需求量,因此大米市場價(jia) 格並未出現大幅上漲。

由於(yu) 糧食價(jia) 格直接關(guan) 係到通脹水平,因此,旱情也牽動著“通脹神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CPI同比上漲5.3%。

這一增幅比3月份創下32個(ge) 月曆史高點的5.4%略有回落,但依然運行在5%以上的高位。當月CPI回落,食品價(jia) 格同比漲幅放緩、環比漲幅回落是主要原因。

當時有分析認為(wei) ,食品價(jia) 格回落、非食品價(jia) 格上漲的格局將持續一段時間。

食品價(jia) 格能否繼續保持回調的態勢,幹旱成為(wei) 一大不確定因素。

“雖然我們(men) 不認為(wei) 幹旱會(hui) 將長期對物價(jia) 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但是由於(yu) 區域性蔬菜價(jia) 格、水產(chan) 價(jia) 格都有明顯的變化,5月份CPI上漲可能會(hui) 更明顯一些。”郝大明告訴記者。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範劍平則表示,斷言下半年物價(jia) 會(hui) 較大幅度下降還為(wei) 時過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