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隕石價格遠高於黃金鑽石 交易合法性存爭議

  這些來自火星或者其他外星球的隕石每克最高可以賣到五六千美元,普通的價(jia) 格也至少在500美元左右,遠遠高於(yu) 黃金甚至鑽石。隨著投資客的增加,這個(ge) 原本小眾(zhong) 的市場開始膨脹並扭曲。

  在長沙白沙路的一家茶館裏,柯作楷興(xing) 奮地談論著他手頭所搜集的隕石,用他自己的話說,即便在全球範圍內(nei) ,他的這些“天外來客”無論是品質還是種類都算得上是業(ye) 內(nei) 極具收藏和研究價(jia) 值的上品。

  為(wei) 了尋獲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隕石,柯作楷二十餘(yu) 年間遊曆了大半個(ge) 地球,同時也耗費了高達千萬(wan) 的家產(chan) 。

  “我從(cong) 1990年開始收藏隕石,到現在投入的金錢至少有一兩(liang) 千萬(wan) 了。”柯作楷平靜地對記者說。

  依據業(ye) 內(nei) 資曆,柯作楷應當是國內(nei) 隕石收藏者中名氣最大的人之一,而對於(yu) 這個(ge) 並不廣為(wei) 人知的群體(ti) ,柯作楷坦誠。

  目前,在中國染指這個(ge) 行當的大約有100人,但真正從(cong) 事隕石收藏、交易的人數不到五六十人,全世界參與(yu) 其中的也不過一萬(wan) 人左右。

  “除了真正意義(yi) 上的隕石愛好者,其他人更多的還是希望借助這個(ge) 載體(ti) 來賺錢。”柯作楷說。

  為(wei) 多數人所不知的是,這些來自火星或者其他外星球的隕石每克最高可以賣到五六千美元,普通的價(jia) 格也至少在500美元左右,遠遠高於(yu) 黃金,甚至鑽石。

  事實上,隨著隕石價(jia) 格的逐年抬高,圍繞著這項生意而四下找尋機會(hui) 的人也越來越多。柯作楷說,他幾乎每天都會(hui) 收到很多人發來的隕石樣圖,以及被誇大的價(jia) 值信息,而絕大多數人都是他所不認識的。

  “可能是因為(wei) 我做這一行久了,名氣比較大吧。”柯作楷笑著說。

  瘋狂的石頭

  目前全球參與(yu) 隕石交易的人已經增加到一萬(wan) 餘(yu) 人。隕石的價(jia) 格也從(cong) 當初的幾美元每磅攀升到堪比鑽石的巨額數字

  每年二月,在美國西南部的亞(ya) 利桑那州圖森市都會(hui) 舉(ju) 辦一場持續半個(ge) 月的礦物寶石、化石、隕石展覽會(hui) ,也正是這個(ge) 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隕石商販都會(hui) 雲(yun) 集在這個(ge) 沙漠小城,互通所得。

  “世界上的珠寶商人沒有人不知道這個(ge) 集會(hui) 的,在隕石展覽期間,組織者還會(hui) 舉(ju) 辦拍賣會(hui) 。”柯作楷說。

  與(yu) 其他商品展覽會(hui) 不同的是,隕石展銷會(hui) 大多都為(wei) 私人組織。在展銷會(hui) 開幕之前,全世界一些在業(ye) 內(nei) 具有相應資格的收藏者都會(hui) 收到組織者發出的邀請,而這個(ge) 以隕石為(wei) 鏈條維係起的商業(ye) 圈子幾乎不對外開放,外人要進入這個(ge) 交易圈則必須通過嚴(yan) 格的身份驗證,“需要有人推薦。”

  在展銷會(hui) 期間,組織者會(hui) 承包下當地一家旅館的一至兩(liang) 層,以減少外界的幹擾。前去參展的隕石商販隻需交納800美元的注冊(ce) 費,總計160美元左右的住宿費,就可以在那裏進行為(wei) 期半個(ge) 月的隕石交易。

  這些遠道而來的參與(yu) 者大多都擁有多重身份,有來自世界各國各種天體(ti) 研究機構的科學家,有商人,也有試圖通過倒轉投機獲利的隕石商販。

  據柯作楷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球涉足隕石交易的人僅(jin) 200人左右,而目前參與(yu) 其中的已經增加到一萬(wan) 餘(yu) 人。與(yu) 此同時,隕石的價(jia) 格也從(cong) 當初的幾美元每磅攀升到堪比鑽石的巨額數字。

  “目前全球已知的隕石數量也就4萬(wan) 塊左右,一百來噸,因為(wei) 稀有所以值錢。”柯作楷說。

  為(wei) 了獲取這些為(wei) 數不多的隕石,如柯作楷般的“玩家”會(hui) 將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消耗在旅途上,甚至荒蕪的沙漠裏。即便如此,在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後他們(men) 也不能保證一定能獲得欣慰的回報。

  “國內(nei) 的隕石數量非常有限,很多收藏者都會(hui) 選擇去隕石墜落較多的地區尋覓,尤其是在北非。”福建省天文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潘小清對本報記者說。

  據潘小清透露,撒哈拉沙漠是目前發現隕石數量最多的區域,全球已知隕石的60%左右都是出自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當地目擊隕石墜地的遊牧居民也開始逐漸“坐地起價(jia) ”,其中很多居民為(wei) 了找尋隕石甚至在沙漠中孜孜不倦地遊蕩了二三十年。

  但並非所有的隕石都能賣個(ge) 好價(jia) 錢,是否具有研究價(jia) 值,以及是否屬於(yu) 稀有種類是判斷隕石價(jia) 值高低的主要標準,而要發現這種屬性,收購者需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財富,還有眼力。

  “隕石分為(wei) 很多種類,比如鐵隕石、石隕石等等,質量的高低主要還是取決(jue) 於(yu) 是否具有研究價(jia) 值,或者稀有程度。”中國地質大學地學院教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徐偉(wei) 彪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經驗豐(feng) 富的買(mai) 家一般都有這個(ge) 判斷力,對於(yu) 一些鑒別能力相對缺乏的人就難免會(hui) 上當受騙,中間還是有一些賭博的成分存在的。”柯作楷說。


  然而在巨額的利潤空間下,還是有人甘冒風險。

  柯作楷說,國內(nei) 隕石交易圈中一大批信息都存在虛假現象,有些甚至連擁有者自己也並不所知,有些則是人為(wei) 地誇大其詞。

  即便如此,國內(nei) 依靠倒賣隕石的數十個(ge) 人仍然為(wei) 此絞盡腦汁,他們(men) 中有些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商人,有些是科研機構的研究員,有些是古董經營者,有些則是從(cong) 事奇石、礦物標本生意的個(ge) 體(ti) 戶。

  “還有高速公路的承包商,修路的時候挖出了隕石,發現可以賺錢就加入了這個(ge) 買(mai) 賣。”柯作楷說。

  隱秘的交易

  “隕石被誰偷走了,又是如何運到美國的,這些我不知道,但我聽說他們(men) 出售的價(jia) 格很高。”

  如果一塊隕石來路不明,它很有可能是通過非法渠道而交易轉手的。

  據柯作楷介紹,在很多國家,隕石被嚴(yan) 禁帶出國境,而在當地進行隕石交易則需要得到當地政府相關(guan) 部門的審批。

  “在非洲北部的一些國家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比如埃及、阿爾及利亞(ya) 和利比亞(ya) 等國家,在他們(men) 土地上發現的隕石一律屬於(yu) 政府財產(chan) 。”柯作楷說。

  但由於(yu) 政府監管力度不夠,還是有很多隕石碎片被通過諸多隱秘的方式交易出境,這些原本應當屬於(yu) 當地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珍貴地質和考古資源也就大量地流失國外。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不僅(jin) 僅(jin) 出現在國外,在我國境內(nei) ,讓業(ye) 內(nei) 諸多資深“玩家”都覺得撲朔迷離的隕石走私案例也屢屢發生。

  北京天文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程師向本報記者透露,2000年,新疆阜康市一名當地居民在戈壁灘上發現了一塊重達一噸以上的隕石,但沒有將這一消息上報至相關(guan) 部門,而是選擇將隕石隱秘藏好後,暗中四處尋求買(mai) 家。

  5年後,這塊以隕落地點命名的阜康隕石突然出現在美國市場,並被切割分解後以每克300美元的價(jia) 格公開出售。

  根據國際隕石聯合會(hui) 公布的資料顯示,這塊隕石分類為(wei) 橄欖石鐵隕石,總重量為(wei) 1003公斤,正是2000年在新疆墜落的阜康隕石。

  而這塊隕石何以被偷運至美國,上述知情人士也不得而知。

  隨著阜康隕石的境外曝光,國內(nei) 隕石交易圈中的人都倍感詫異。最後幾經傳(chuan) 言,柯作楷被誤以為(wei) 是走私阜康隕石的始作俑者。

  “大家都說是我賣出去的,維基百科上對這塊隕石的注明也說是從(cong) 我這兒(er) 流傳(chuan) 出去的,對於(yu) 這樣的誣陷,我非常氣憤。”柯作楷說。

  此後,柯作楷不止一次通過互聯網,以及其他渠道發表聲明,以示清白。而對於(yu) 阜康隕石被走私海外的真實內(nei) 幕,柯作楷則向本報記者透露,他目前掌握的可靠信息是:一個(ge) 名叫Mike Famer的美國人是這塊隕石的第一買(mai) 家,這個(ge) 50多歲的美國人有一個(ge) 專(zhuan) 營隕石的公司,叫西北隕石實驗室。

  柯作楷告訴記者,隕石被運到美國後,最初被切割成三大塊,另外兩(liang) 塊分別被某影視明星和一個(ge) 博物館所擁有。而由於(yu) 阜康隕石屬於(yu) 稀有種類,之前被切割的部分又再次被分解至近百塊不同大小的碎片,在國際隕石市場秘密流通。

  2010年冬天,天津一名收藏者從(cong) 美國帶回一塊兩(liang) 公斤重的橄欖石隕石,而這塊碎片也正是阜康隕石的一部分。

  除了阜康隕石離奇“失蹤”以外,2009年在湖南湘江發現的五塊重達十幾噸的鐵隕石也同樣被人神秘套走,時隔三年,柯作楷至今依然耿耿於(yu) 懷。

  2009年7月,湘江進入枯水期,灘塗顯現,五塊碩大的石頭裸露在湖南湘潭縣易俗河鎮鐵牛埠碼頭的河床之上。

  “剛發現的時候我還不能肯定是隕石,很多人也都對此表示懷疑,所以一時大意錯過了。”柯作楷說。

  本報記者從(cong) 知情人士處獲悉,2009年10月20日,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原總工程師童潛明前往現場勘查,發現五塊形狀各異的鐵質體(ti) 塊,較大的長2.8米,寬0.8米,厚0.45米,按鐵的比重7.9克/cm3計算,僅(jin) 一塊就重達8噸。後經童潛明檢測,鐵礦均具有磁性,羅盤等儀(yi) 器接近會(hui) 出現失靈現象,錘擊時則伴有清脆的金屬聲響,表層在捶打之下為(wei) 鐵黑色金屬光澤平麵。童潛明用地質錘反複敲打未能獲得碎片樣品,隨後,童潛明認為(wei) 這五塊石頭並非隕石,而是人工鑄造的鐵塊。

  2009年元旦前後,這五塊隕石突然失蹤,隨後,柯作楷找到隕石失蹤前的照片反複考證,並將照片發給徐偉(wei) 彪,以及“全世界收藏隕石數量最多的人”羅伯特·黑格,最後得到統一答案,被盜的五塊石頭不僅(jin) 是貨真價(jia) 實的隕石,還具有極其珍貴的收藏和研究價(jia) 值。

  2010年7月,柯作楷收到消息稱,湘江河底掩蓋的隕石在美國被切割出售,賣家是一個(ge) 德國人。

  “隕石被誰偷走了,又是如何運到美國的,這些我不知道,但我聽說他們(men) 出售的價(jia) 格很高。”柯作楷說。

  據了解,北京天文館一位研究員曾前往鐵牛埠碼頭考證,為(wei) 此,柯作楷曾一度懷疑是其套走了鐵牛埠隕石。但該研究員得知後大為(wei) 光火,惱怒地對柯作楷說:“如果你不是我朋友,我就上法院告你誹謗!”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