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產(chan) 能進一步過剩的趨勢,我國將控製純堿產(chan) 品總量,保持純堿供需基本平衡,到2015年控製純堿生產(chan) 能力在3000萬(wan) 噸。根據規劃思路,未來我國將鼓勵對產(chan) 業(ye) 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純堿企業(ye) ,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並對新建項目嚴(yan) 格控製。
純堿市場供過於(yu) 求
2005年-2008年,我國純堿產(chan) 量增長勢頭強勁,四年間純堿產(chan) 量增加575萬(wan) 噸,年均遞增10%。2008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純堿消費市場低迷,但同一時期,國內(nei) 新建和擴建純堿項目卻集中投產(chan) ,產(chan) 能迅速增加。到2009年底,我國純堿產(chan) 能已達2300萬(wan) 噸,約占世界總產(chan) 能的41%。2009年我國純堿產(chan) 量為(wei) 1870萬(wan) 噸,約占世界總產(chan) 量的42%。
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純堿生產(chan) 企業(ye) 有46家,其中生產(chan) 能力達到或超過60萬(wan) 噸/年的企業(ye) 就有13家之多,而前十大純堿企業(ye) 產(chan) 能占全國62%。
然而,由於(yu) 近幾年我國純堿生產(chan) 能力增長迅猛,產(chan) 能增長過快,市場供過於(yu) 求。而且,在“十二五”的前三年內(nei) ,每年都會(hui) 有兩(liang) 百萬(wan) 噸以上的新增純堿生產(chan) 能力投入市場。預計到2012年底我國純堿生產(chan) 能力將達到3000萬(wan) 噸。
記者了解到,我國純堿企業(ye) 存在數量多、規模小特點,尤其是聯堿企業(ye) ,多是從(cong) 中小氮肥企業(ye) 發展而來,企業(ye) 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zheng) 力較差。
“近幾年我國純堿生產(chan) 能力增長迅速,產(chan) 能過剩嚴(yan) 重,而且在‘十二五’期間,還將有六百萬(wan) 噸以上的新增產(chan) 能投入市場,這將進一步加劇我國純堿產(chan) 能過剩局麵,企業(ye) 競爭(zheng) 也將進一步加劇,行業(ye) 內(nei) 部、上下遊之間的兼並重組不可避免。”一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向記者表示。
堅持總量控製
針對純堿市場的過剩,規劃提出對純堿工業(ye) 發展要堅持總量控製,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對產(chan) 業(ye) 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業(ye) ,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對新建項目要嚴(yan) 格控製,新上純堿項目要經中國純堿工業(ye) 協會(hui) 等有關(guan) 方麵認定為(wei) 符合產(chan) 業(ye) 政策之後才能實施。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控製純堿生產(chan) 能力在3000萬(wan) 噸,同時增加純堿出口,以滿足市場需求平衡。根據行業(ye) 中期規劃,到2015年,力爭(zheng) 純堿出口達到250萬(wan) 噸。
規劃還提出,充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形成的生產(chan) 能力,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合理布局和東(dong) 中西部協調發展。對產(chan) 能集中的東(dong) 部沿海地區,應嚴(yan) 格控製新增產(chan) 能,重點在質量、品種、技術開發、企業(ye) 重組等方麵突破。
記者注意到,受近期部分地區“電荒”影響,國內(nei) 重質純堿價(jia) 格上一周大漲13%,預計隨著各地區限電情況的日趨嚴(yan) 重和純堿廠家相繼進入停產(chan) 檢修期,未來國內(nei) 純堿貨源將依然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