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參加第十三屆海峽兩(liang) 岸經貿交易會(hui) (下稱“海交會(hui) ”)的台灣花蓮縣10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收獲了驚喜——他們(men) 展出的多種高質量農(nong) 特產(chan) 品,不到一天即銷售一空。
組委會(hui) 數據顯示,短短5天,台灣館現場成交額達4831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簽訂意向合同金額1.85億(yi) 元。
“我們(men) 爭(zheng) 取用3至5年的時間,構建一個(ge) 穩定的兩(liang) 岸采購平台。”5月22日,由國台辦、中國貿促會(hui) 、海關(guan) 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商務部支持的海交會(hui) 閉幕時,組委會(hui) 秘書(shu) 長、福州市副市長陳為(wei) 民表示。
同時,他在回答《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提問時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下稱“海西區”)已形成非常強大的引資氛圍。
采購是硬道理
今年的海交會(hui) ,采購額及成交額效應凸顯,台商獲得了實惠。
此次參加海交會(hui) 的台灣本土企業(ye) 達468家,參展展位達1124個(ge) ,僅(jin) 食品產(chan) 業(ye) 展區就有130家台灣食品企業(ye) 展出十大類數百種台灣食品。
陳為(wei) 民透露,今年首次參展的台灣花蓮縣10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會(hui) 展出的多種高質量農(nong) 特產(chan) 品,不到一天即銷售一空;首次參展的台灣機床龍頭企業(ye) 程泰機械帶來3台整機,不到3天就全被買(mai) 走。
陳為(wei) 民還表示,從(cong) 本屆開始,海交會(hui) 要爭(zheng) 取用3~5年的時間,建立一個(ge) 穩定的兩(liang) 岸之間雙方采購的平台,使得海交會(hui) 在經貿交流和商品交易方麵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海西區現引資磁場
值得注意的是,海交會(hui) 上,福建全省簽約項目利用外資35.18億(yi) 美元,展現出海西區的較強引資磁力。
以福州為(wei) 例,本報記者發現,該市利用外資千萬(wan) 美元以上項目居多——簽約外資項目利用外資27.95億(yi) 美元,其中投資總額超千萬(wan) 美元的項目利用外資27.30億(yi) 美元,占97.67%。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與(yu) 港台產(chan) 業(ye) 合作呈現深度對接,港台簽約項目數、利用外資分別占項目總數和利用外資總數的74.02%、74.38%。
同時,福州市的內(nei) 資項目投資勢頭強勁——海交會(hui) 福州簽約的128項內(nei) 資項目中,20億(yi) 元以上的特大項目有13項,總投資376.47億(yi) 元人民幣,占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
為(wei) 此,陳為(wei) 民將該市內(nei) 資企業(ye) 強勁的投資勢頭形容為(wei) “井噴”。
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務院正式批準《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加上省市有關(guan) 部門在投資軟硬件環境上的打造,已在台灣海峽兩(liang) 岸、港澳及福建內(nei) 資回歸工程方麵,形成非常強大的引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