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我國的“限塑令”主要是針對超市、商場、農(nong) 貿市場等。商務部商貿服務司標準規範處處長李嘉建表示,將擴大限製塑料袋使用的範圍,包括餐館、醫院等場所。商務部“正在抓緊調查研究,還要征求公眾(zhong) 意見”,爭(zheng) 取盡快出台,但未提到具體(ti) 的時間表。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就滿三周年了。在日前召開的“限塑令出台三周年”主題研討會(hui) 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透露,限塑三年以來,超市的塑料袋減少量達到2/3以上,但農(nong) 貿市場裏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出現升溫態勢。
記者探訪
裝菜裝包子 三四分錢一個(ge) 的袋子白給!
如今,雖然“限塑令”將滿三周年了,但在全國很多城市,一些菜市場、路邊小商販處,大批無標超薄塑料袋又大舉(ju) 抬頭,而且被廣泛用來裝食品或者果蔬。記者日前對南京市場的塑料袋使用情況進行了探訪——
農(nong) 貿市場
超薄袋五顏六色 想要幾個(ge) 給幾個(ge)
偶爾才送一個(ge) “環保袋”
在南京南湖菜場,記者看到菜場裏幾乎每個(ge) 攤位都掛著大把的塑料袋,紅黃藍綠……什麽(me) 顏色都有。
一位女士準備買(mai) 點茄子,老板熟練地扯了兩(liang) 個(ge) 青色塑料袋遞給她。“這麽(me) 薄,撐不住吧?”“再多給你套一個(ge) 就行了。”
記者發現,白給的多是無任何標誌的超薄袋,除非顧客主動提出要環保袋,少部分老板才會(hui) 拿出印有“環保購物袋”的正規產(chan) 品,但此類袋子普遍偏小,且一次隻免費給一個(ge) ——這還算好的,在更多市場裏根本沒有。
普遍都用“超薄袋”
同樣,在城東(dong) 一家菜市場內(nei) 記者看到,幾乎所有攤主都在免費提供薄塑料袋。
市場管理員王主任對記者表示,他們(men) 曾多次通過會(hui) 議、告示牌、電子屏幕等進行廣泛宣傳(chuan) ,並試圖在新簽訂的協議書(shu) 裏添加“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條款,但遭到商販們(men) 的一致反對,最後也隻能對此睜隻眼閉隻眼。
裝包子也用超薄袋
“你看我的袋子這麽(me) 白,裝吃的絕對沒問題”,湖西街上的一家燒餅店老板說,隻有五顏六色的袋子才有毒。記者看到,老板這種白袋子非常薄,染色不均,有白點分布,摸起來有些粗糙。
那麽(me) ,這些超薄塑料袋都從(cong) 哪買(mai) 來的呢?南湖菜場的菜販透露,每天都會(hui) 有人到菜場賣,“一個(ge) 袋子隻要幾分錢”、“批發市場也能買(mai) 到,更便宜”。
批發市場
環保袋4毛錢一隻 超薄袋4分錢
隨後,記者在南京建寧路附近的一家大型批發市場,找到了四五家專(zhuan) 門批發塑料袋的鋪位。
記者看到,印有QS標誌的正規環保塑料袋,外觀上以淡白色或透明為(wei) 主,價(jia) 格在4角錢左右一個(ge) ;而超薄袋則鮮豔很多,一捆100個(ge) 隻要4塊錢。“拿的多,可以3塊錢1捆”,平均一個(ge) 袋子隻要3分錢。
記者翻開一捆超薄塑料袋,用手在塑料袋上摸了摸,手上立馬沾了一些粉末狀物質。
“這袋子可以裝包子嗎?”記者假稱開包子店的。“買(mai) 白色的比較好一點”,老板並未回答記者“是否安全”的問題,隻是說“白色看上去幹淨”。
各大超市
顧客撕起來“沒數” 連卷袋用量猛增
和市場內(nei) 免費塑料袋泛濫的情況相比,南京市各大超市內(nei) 的塑料袋免費使用的情況幾乎看不見了。在收銀台處,都有標價(jia) 幾毛錢到1塊錢的環保塑料袋出售。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也注意到,有些超市卻也在打擦邊球,迎合消費者免費拿塑料袋的習(xi) 慣,其中最普遍就是“連卷袋”隨便拿。
在很多大超市裏,原先放置於(yu) 散裝物品或者水果邊上的連卷袋,這兩(liang) 年使用數量明顯增加,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有的市民甚至一撕撕幾個(ge) ,用連卷袋盛裝洗發水等物品。
一家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限塑”之前就有這種連卷袋了,主要是為(wei) 了裝一些散裝食品。如今他們(men) 並沒有太在意市民是否拿這個(ge) 裝其它東(dong) 西,而且也管不了。他強調說,這種連卷袋含木薯成分,可以降解,因此應該不屬於(yu) “限塑令”的範圍內(nei) 吧。
記者也了解到,在北京部分超市,連卷袋已不“放開”,需要的話得向工作人員要。
張筠 陳鬱
記者實驗
裝食品的薄袋子,光譜圖亂(luan) 七八糟
大家都知道這些無標超薄塑料袋“不好”,但究竟不好在哪裏,它們(men) 和環保塑料袋到底有何不同呢?這種“白給的”超薄塑料袋裝食品後是否會(hui) 傳(chuan) 播有害物質?日前,記者來到省內(nei) 檢測產(chan) 品質量的權威機構——江蘇省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請專(zhuan) 家用專(zhuan) 業(ye) 儀(yi) 器給記者帶去的塑料袋做了“體(ti) 檢”——
實驗前,先普及常識
“體(ti) 檢”前,質檢院工程師向斌首先給記者普及了一些基礎知識。
“塑料袋大體(ti) 分兩(liang) 種,一種以聚乙烯為(wei) 原料,一種以聚氯乙烯為(wei) 原料。食品用塑料袋要求以聚乙烯為(wei) 原料;而聚氯乙烯的用途大多是電線外皮、光纖外皮、包裝紙等。”向斌告訴記者,“限塑令”頒布至今,正規企業(ye) 生產(chan) 的塑料袋在用料上都很注意。
但一些小作坊,原料卻完全不講究,為(wei) 了節約成本有的甚至會(hui) 在原料裏摻加回收料。“用過的藥瓶、廢棄塑料都可以當做回收料,其中混雜著大量的雜質和有毒、有害物質。”向斌介紹。
實驗1
沉浮實驗
結論:好壞難辨
◎實驗原理:氯的比重較大,聚氯乙烯放到水裏會(hui) 下沉;乙烯不含氯,比重比水小,放到水裏會(hui) 浮起來。
◎實驗過程:從(cong) 超薄塑料袋和帶有QS標誌的塑料袋上各剪下一塊,然後將它們(men) 放在純淨水裏,靜置一分鍾後,兩(liang) 片塑料片都浮在水麵上沒有下沉。
◎實驗結論:塑料袋本身質量輕,簡單依靠水中沉浮這一物理現象,對物質結構進行檢測,很難判斷準確。
實驗2
明火燃燒
結論:超薄袋(火焰右)黃綠色帶黑煙,有毒
◎實驗原理:聚乙烯可連續燃燒,燃燒過程中會(hui) 像燃燒蠟燭一樣有連續的流滴狀物質產(chan) 生,氣味是一種蠟味。聚氯乙烯不易燃,燃燒時冒黑煙,伴有刺鼻氣味,火焰呈綠色。
◎實驗過程:超市購買(mai) 的環保袋,打火機一點就著,火焰呈黃色,不斷有流滴狀物質產(chan) 生,味道和燒蠟燭很像。菜場裏拿的超薄塑料袋點燃後不會(hui) 持續燃燒,火焰邊緣呈綠色並伴著黑煙,味道也很嗆人。
◎實驗結論:超薄袋含氯元素的可能性很大,也不排除加色母料和回收料,有毒性。
實驗3
紅外光照射
結論:超薄袋光譜(右下)較亂(luan) ,不能裝吃的
◎實驗原理:不同物質用紅外線照射會(hui) 產(chan) 生不同的光譜圖像。
◎實驗過程:將兩(liang) 種塑料袋分別剪下一塊,放在紅外光譜儀(yi) 上。環保袋的光譜圖結構單一,主要物質就是聚乙烯;超薄袋主要物質是聚氯乙烯,光譜圖結構非常雜亂(luan) ,同時含有多種有待逐一排查的未知物質。
◎實驗結論:“以我經驗,這個(ge) 超薄袋子肯定是不合格的,絕對不能與(yu) 食品接觸。”向斌說,食物中的油脂、水分,與(yu) 塑料袋接觸後很容易發生一些難以判斷的化學反應,如果食品本身自帶溫度,則加劇了反應的進行。